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98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次大会是中国民俗学会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也是纪念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的一次重要的学术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40多位会员代表和20多位非会员特邀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卢正佳、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师渠、中文系主任刘象愚等领导同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大会收到数十封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贺信与贺电,正在德国柏林进行学术访问的、中国民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乌丙安教授也发来了贺信。
中国民俗是由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所构成的多元一体的人文传承,中国民俗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自己特定的历史轨迹。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中国民俗学自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征集活动起,经历了整整八十年漫长而曲折的史路历程。正是随着中国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民俗史之嬗递,现代民俗学研究的承前启后,这一学科逐步建立起厚实的研究基础和日趋丰富的理论内涵,并历史地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重点课题、结构体系、工作方法与学术走向。
“五四”前后,西方人文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输入,促使中国民俗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北大歌谣征集活动引发出了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构,这可谓是中国民俗学的重要发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中国民俗学在我国古老悠久的人文传统中,由历代史乘杂纂中的文人记录与学者论评进入了科学意义上的专门性学科建构,并逐步由歌谣学、民间文艺学渐进到民俗学而随之更新并矫正自己的学术形态与学术路线,中国民俗学终成一门既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又汲取世界先进人文理论的现代学科。
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后,在著名民俗学家、学会理事会理事长钟敬文教授的率领下,乘改革开放的东风,针对我国多民族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注重实地田野工作,调查研究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传统和民俗事象,出版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和学术理论著作,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基地培养了一批批的民俗学研究高级人才和专门学者,中国民俗学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和学术生气。在国际上,中国民俗学会与世界各国同行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多边协作与学术对话也在国际学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国内,从中央到地方,民俗学的组织机构、书刊出版和学术队伍等,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目前中国民俗学会已发展成为会员上万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与社会影响的全国性学术组织。
中国民俗学在其八十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老一辈民俗学者筚路蓝缕的开拓,历经长时期的演进发展与几起几落的波折,如今已从复兴过渡到学科重建与振兴的新的历史阶段。世纪之交,本着认真回顾中国民俗研究那源远流长的历史,总结和概括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源流和历史承续,审思并观照当代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学术体系、发展走向及其所面临的各种现实性学术课题,中国民俗学会召开本次大会,旨在总结中国民俗学八十年来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民俗学今后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发扬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严肃活跃的学术氛围中讨论各方学者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通过换届改选使学会理事工作机构更加精干和年轻化,在体制上进一步实行改革以增强工作活力;鼓舞全体会员以昂扬姿态跨入二十一世纪,为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事业服务。
大会期间,年届96岁的“世纪老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导师钟敬文教授作了题为《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的重要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将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分组式的学术对话与重点讨论。不言而喻,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到来之际,中国民俗学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并隆重纪念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不仅具有深长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展望,随着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中国民俗学将以蓬勃发展的学术姿态和崭新激扬的学术精神走向二十一世纪。
大会宣传组
1998年12月18日
--------------------------------------------------------------------------------
钟敬文倡导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
1998年12月24—26日,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民俗学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民俗学会会长、著名学者钟敬文教授在会上作了《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的学术报告,就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中国民俗学派的特殊性格、旨趣和结构体系,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钟敬文教授指出,中国民俗学学派,指的是中国的民俗学研究,从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建设。中国的科学的民俗学,应该从晚清算起。晚清时期的民俗学,是与五四的新文化运动相接续的,它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五四前后兴起的北大歌谣学运动,在现代民俗学的建设上,迈出了学科独立的第一步。其中不可否认是借助了当时输入的西学的推动。在学科建设的早期,我们也经历了向外国理论“描红格子”的阶段。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中国民俗学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特别是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获得迅速发展。新的民俗学机构不断出现,队伍还相当壮大。迄今已过了18岁,到了成人期,难道还要描红格子吗?假如不“描红格子”,那就要自主,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本民族学科的建设上来。中外民俗学发展应该互相尊重。我们的民俗学不应该是外国民俗学的派出所。这并不是不向他们学习,但是学习的出路,只能是发展我们自己。钟敬文教授认为,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是中国民俗学的独特性格,一般的民俗学都是一国民俗学,或说单一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比如,德国的民族成分构成,以日耳曼人为主,他的民俗学就主要研究日耳曼人。日本的民俗学也是单民族的,只研究大和民族,对本国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他就不大去管。这是世界民俗学发展的一般情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点,我们面对这样丰富的研究对象,不可能只搞局部、不顾整体的研究。中国的社会结构,规定了中国民俗学的性格,是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
钟敬文教授提出,建设民俗学的中国学派,需要明确中国民俗学的功用、任务和目标。这就是,清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财富,增强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和民族意识与感情,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与民俗学的宝库。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的学术根基,是建立自己的民俗学结构体系,这其中包括理论民俗学,记录民俗学,历史民俗学。立场、观点论、方法论、资料学等内容。而重视整体观念和联合活动,强化或新建有关的各种机构,有计划地继续收集整理民俗资料与开拓和深入理论研究工作,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加强中国古代民俗学著作的整理及对外国本学科名著的译述与介绍,适时举行各种有关的学术讨论会,利用各种条件展开本学科的国际文化交流,则是今后亟待进行的工作。(申 文)
--------------------------------------------------------------------------------
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暨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中华读书报〉1999年01月06日
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98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次大会是中国民俗学会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也是纪念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的一次重要学术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40多位会员代表和20多位非会员特邀代表将参加本次大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卢正佳、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师渠、中文系主任刘象愚)等领导同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大会收到数十封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贺信与贺电。
中国民俗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自己特定的历史轨迹。自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征集活动起,经历了整整80年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正是随着中国各民族的民俗史之嬗递,现代民俗学研究的承前启后,这一学科逐步建立起厚实的研究基础和日趋丰富的理论内涵,并历史地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重点课题、结构体系、工作方法与学术走向。
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重建后,在以著名民俗学家、学会理事会理事长钟敬文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民俗学家率领下,各方民俗学工作者乘改革开放的东风,针对我国多民族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注重实地田野工作,调查研究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传统和民俗事象,出版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和学术理论著作,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基地培养了一批批的民俗学研究高级人才和专门学者,中国民俗学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和学术生气。
本次大会,旨在总结中国民俗学80年来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民俗学今后的奋斗目标;在严肃活跃的学术氛围中讨论各方学者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通过换届改选使学会理事工作机构更加精干和年轻化,在体制上进一步实行改革以增强工作活力;鼓舞全体会员为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事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