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关于中国民俗学会 >>> 代表大会与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页

 

论文提要

建设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基层民俗工作者队伍
辽宁省锦州文联 王 光

  1、必要性:目前国家正处于转型期,传统民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消失,新民俗也正以空前繁纷的形式,此消彼长的形成和消失。传统民俗事象需要抢救记录,对新民俗消长的社会机制和文化背景,更需要及时记录和深入研究。
  基层民俗工作者正生活在中国社会民俗事象最鲜活的时空里,应该是工作在中国民俗学事业的最前沿,承担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不可替代的那份重任。但是,基层民俗工作者的现状,缺乏担负这个重担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解决办法:
  由中国民俗学会举办基层民俗工作者专业培训班。
  由中国民俗学会协调大专院校举办基层民俗工作者专业培训班。
  开办民俗学专业函授课程,在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各市群众艺术馆中发展学员。


南楚巫术民俗与当代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战略研究
湘潭大学中文系 王建章

  一、本文的基本思路
  以世界与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作为宏观视野的出发点,具体从民俗学角度,并适当从比较巫术、民族民间文艺和语言的角度探讨南楚巫俗的特征、流变、现代及与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民间作调查并进行文献检索,较全面掌握并分析南楚巫俗的内容、南楚民众的巫术心态,分析 当今巫俗的消极影响,探索思想文化建设的途径。
  二、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一)主要观点:1、南楚巫术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内容复杂,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分析;2、要采取措施抢救巫术材料;3、破除迷信和移风易俗要与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相结合。
  (二)主要内容:1、南楚巫术民俗的特点。是一种异常古老的民俗,具有群体性特点和上升趋势。这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2、南楚巫术民俗至今呈现的多种形态。
  三、本文的研究基础

中国民间色彩学简论
中国奥林匹克出版社 王惕

  被俗称为“大红大绿”的中国民间色彩,无论从其视觉效果(冲击力)和在应用中体现出的特殊的东方魅力,在世界上都占有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地位,使无数外国友人吃惊而加以赞叹。
  中国民间色彩学应包含在“美术民俗学”中,在当今,把中国民间色彩理论化、规范化,较系统地介绍给世人,将这个特殊的东方色彩体系和共通的色彩学理论接轨,对发展新世纪的文化和经济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将《中国民间色彩学简论》提要内容列出:
  一、中国民间色彩在色彩学中的地位
  二、中国民间色彩的特征
  三、中国民间色彩的构成
  四、中国民间色彩在美术民俗中的应用
  中国民间色彩学简论的核心部分是中国民间色彩的构成,应用部分具体分析中国民间色彩在衣食住行、婚丧、年画、戏剧、通信礼仪、唐卡堆绣等方面的应用科学,并以国际通用色彩学词汇加以诠释。


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俗学走向重建、发展和兴旺
中国民协研究所 王文宝

  改革开放使中国民俗学得到了重建,并同其他文化、经济事业一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这主要表现在:
  (一)民俗调查、采录的规模空前:解放前我们的民俗调查、采录多是由少数学者进行;1978年改革开放前,主要是民间文学方面的搜集整理,和从民族调查中得到一些民俗材料。改革开放后所进行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的调查采集则是全国性的大规模活动,三大史诗等的有关民间长诗得到了抢救,等等,都是空前的。
  (二)民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三)民俗学基础理论体系建设。
  (四)积极开展应用民俗研究。
  民俗伴随人类而产生发展。在当代,民俗在发生急剧的变化。20年来中国民俗学之兴旺,乃是时代使然,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我国的民俗学研究将展开更加广阔的天地。


民间物质文化初论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增永

  人们常把人类文化划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分别给予描述和研究。民间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现在的民俗学,大多侧重于精神民俗的阐释和探讨,对物质民俗缺少必要的关注和研究。21世纪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中国民俗学遇到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加强对民间物质文化的研究,紧跟世界民俗学的发展(日本有“民具学”),非常现实地摆在中国民俗学的面前。
  1、 前人对民间物质文化的认识和研究。
  2、 民间物质文化的概念。
  3、 民间物质文化的范畴。
  4、 民间物质文化的基本特征。
  5、 民间物质文化与民俗文物学的关系。
  民俗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有许多分支学科,民间物质文化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建立中国民间物质文化学是我们这一代民俗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盘山地区民俗文化发展前景初探
甘肃省静宁县文联 王知三

  本文首先概述了六盘山地区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关陇民俗文化圈的丰富资源,再从这个地区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源渊落笔去探讨分析其长期存在的原因,以及民俗文化在六盘山地区的社会功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该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客观评价、论证,并较准确的界定其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在对该地区民俗文化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特色的内容,赋予科学的、时代的生命,大力发展,使它为民众的经济产生利益,从而得到保护和发展。根据现存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状况,掌握其发展规律,指出它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保护范围,保护方法,以及保护措施,从理论的高度引导当地群众提高认识,形成文化产业的观念,特别是对当地产生过一定历史影响的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要引导民众自觉的去发展、去传承。传统文化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我们认为∶全面而有重点的发展,全面而有重点的保护,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作为地方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工作者必须要有长期工作的准备,这种“长期”,甚至是几代、几十代人,只有这种长期“牺牲”,才有可能使一种或多种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下去、发展下去。


当前中国民俗学会的学科建设任务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地压在了全国民俗学者的身上,也沉重地压在了中国民俗学会的双肩。在我国现行体制中,任何一个学术单位的学科带头人都难以直接推动学科建设的进程,民俗学科也不例外。
  在我国,学科发展至少要具备4个条件:一是该学科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对国家能作出实际贡献;二是该学科的重要性和已有成就得到决策机构领导层的认可;三是该学科拥有为国际承认的国家级学术权威并具有参与或干预学科发展能量的人士;四是该学科的学人形成合力,增强使命感,通过多种媒体和渠道,全面对“外”、向“上”传播本学科的价值和成就,营造学科发展氛围。民俗学科的建设也必须具备以上4个条件。过去民俗学界在这四方面都做过努力。第一、全国从事民俗学工作的同事们都做出了应有的或出色的贡献。第二、民俗学科的重要性和许多成就已经在一定层次机构及其决策人中得到承认或有限的肯定。第三、以钟老为代表的国内外公认的学术权威,直接参与并干预学科发展,已经在所在高校及全国高教范围内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第四、在传播民俗学科信息的舆论上,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民俗学学科发展还存在许多难题和缺欠,有待解决和弥补。如民俗学人要不要投入全国民俗文化活动热潮,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项实践中做贡献?民俗学科应该以什么形式、走什么程序才可能使决策领导人认可民俗学科的发展需要?钟老逝世之后,谁还有那么高的威望和个人魅力,有效参与干预民俗学科建设?要不要考虑今后如何以集体合力参与或干预主管部门对民俗学科建设的工作?要不要策划民俗学科在舆论传播方面的影响及做法?
  ……所有这些学科发展任务,落在了中国民俗学会的双肩;学会也只有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努力下,才可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民俗学会理当能够执行并促进完成本学科建设的历史任务,别无选择。

丽水畲乡生活风俗
浙江丽水市文联 吴刚戟

  丽水地区是浙江畲族主要聚居地,全区畲族共约有8万余人,其分布是“大分散、小集中”。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用汉字,但有自己的语言。
  畲族一般居住在山区、半山区,有少数村落在平原。住房多以泥瓦房为主,现在也有住洋房的。丽水畲族过去以番薯为主食,兼吃玉米、麦、小米、高粱等。现在主食以大米为主,少吃杂粮。他们有平分食物习俗,喜欢喝酒、吃热锅。畲乡待客与自家都爱喝三碗茶,自己种茶制茶。畲家男女穿戴有别。
  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原先在族内通婚,现在畲汉通婚。
  畲乡人民喜爱编织、刺绣工艺活。
  畲乡还有自己喜爱的文体娱乐活动,最崇尚山歌。他们的传统舞蹈,保留下来的有祭祀仪式时常跳的祭祖舞和功德舞。其体育活动,在畲乡保留有抄扛、稳凳、踩石球、操石磉等传统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畲族现代意识增强,基本上与汉族人民生活相差无几,日常生活风俗日趋类同。

解构与建构:中国民俗学滞后的分析与重建思考
兰州大学 武文

  近20年里,我国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学科建设发展迅速,然而,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其表现有:学术队伍不景气;已有的学科点不容乐观;用于民俗学教学与研究的经费极其匮乏;学术成果少而不精。
  我以为造成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滞后的原因,就其大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社会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俗学一直未得到重视,未能给民俗学一个恰当的地位。 第二方面是历史原因。在大学里民俗学课程设置在中文系,随着汉语言文学主干基础课被日益重视,民俗学被排挤到选修课的行列里。第三方面是思想原因。长期以来,我们自身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为搞民俗学出息不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人去做民俗旅游的“导游”挣小费,很少有人关注民俗学基础理论以及中国民俗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我认为中国民俗学科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眼动手。 一、用后殖民理论与方法建构中国民俗学话语,一方面扬弃用西方民俗学理论架构解读中国民俗;另一方面扬弃用政治视角解读中国民俗。二、后现代理论及方法对解构中国民俗学传统及建构中国未来民俗学理论无疑是一种启示。三、以文化市场经济为导向,激发同人的创新思维空间。一方面要广泛开展涉外与域内民俗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积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学派”。
  最后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一、充分认识民俗学的学科地位,倡导有条件的学校成立民俗学系或民俗人类学系。二、创办国家级民俗学研究刊物,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扩大我国民俗学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三、争取每年在不同地区召开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争取横向课题。

从门文化、井文化说开去
新世纪民俗学大有可为的一个领域
天津今晚报 吴裕成

  做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民俗学研究在新世纪里大有可为。多彩而常新的现实生活,永远走在民俗学的前头,召唤着民俗学的发展。同时,悠久而深厚的民风民俗积淀也是可珍贵的,深入发掘清理这样一笔历史文化遗产,以古鉴今,有助于认识风俗演变的来龙去脉。再加上理论创新的需求,笔者以为,新世纪民俗学用武之地,可概括为三方面:追新——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审古——对于古风旧俗的清理和审视,理论——理论的出新将促进民俗学的发展。三者不可偏废。
  所谓“审古”,实际上是对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在只重政治史的年代,难得被学术界青目相待的社会生活史研究,近年受到了重视。在这方面,20年来我国民俗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但仍有许多工作尚待有志者付出艰辛。
  不妨这样讲,比起政治史来,社会生活史更多文化味。酒也文化、茶也文化,有人不以为然。可是,“文化”就该那么象牙塔吗?自然,也会有相反的设问:一种器物,司空见惯,真的与文化沾边?是的。它从远古延续而来,不断完善发展,表现为“形而下”的传承——物质的;它又存在于千百年人的观念中,被赋予种种说法,关乎“形而上”,是精神的。如此这般,难道还不“文化”?弄清这些“文化”,需要分门别类,逐一清点——并且是“三皇五帝到如今”式的清点。这就形成巨大的工作量。
  继《中国的门文化》之后,拙著《中国的井文化》已付梓,该书后记表达了这一想法:“用文化的视角端详一种器物,其实是在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对象,专注于一个切入点,解剖麻雀。这样的‘麻雀’,如果能够琢磨透三百五百个,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将会登上新台阶。”我觉得,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应当而且有能力担当起这一历史的重任。

试论唐代三峡少数民族“獠人”的民俗生活特色及影响
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鲜于煌

  唐代,在长江三峡地区,除汉族外,少数民族“獠人”也生活在这里。汉人和“獠人”等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唐代的物质精神文明。但历代统治者的史书记载中,却根本不把“獠人”当人待。“獠人”从南北朝以来就居住在三峡、贵州一带偏远地区形成了特有的“獠人”风俗。其特色有:第一、像“有巢氏”那样“依数积木”的“巢居”之俗;第二、“持刀刺鱼”的渔猎生活之俗;第三、古老的耕作方法——“畲田”之俗;第四、 打鼓鸣鸟之俗;第五、“坐男立女”之俗;第六、采野菜、吃山柰八角之俗;第七、“用竹为簧,群聚鼓之”的歌舞之俗;第八、 以十月为岁首的早春之俗。


从成年礼的传承变异看传统社会中的文化示范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萧放

  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它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历史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部落社会,成年礼是补充部落成员的必要集体性仪式,在开化的社会,成年礼主要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当然它也有一定的集体因素。依照范.热纳(Amold van Genenp)的“通过仪礼”(the Rites of Passage)的理论,成年礼的文化结构可划分为三个环节:分离、边缘(或阈限)、聚合。即是说一般社会的人们要实现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角色转换,需要经过一种特定的过渡环节,这一环节是一个非常的时空状态。这一非常时空状态在简单社会通常表现为神秘的隔离,在复杂社会更多地是一种象征的仪式行为。中国的成年礼据文献记载的是冠礼与笄礼,这是士阶层的成年礼,并且它的施行时间也较短暂,后世人们常常回忆的就是这种“士冠礼”。除了士冠礼之外,中国有没有远古的成年礼,近代以前成年礼在社会上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当代民间成年礼是否有复兴的趋势,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中国民俗学研究与伪民俗倾向
——兼论民俗学学科的本体问题
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 谢国先

  民俗学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受传统所支配的那部分内容。这里所说的传统,既指习得方式,也指思维方式。就习得方式而言,传播者口传、继承者心受是最常用的办法。此外,继承者参加活动、观察模仿这一环节也必不可少。民俗的各项内容就在这些过程中代代相传,由近及远。口头文学就这样得以流传,风俗习惯也因此得以扩散。就思维方式而言,民俗所体现的传统意味着民俗的本质是民间的思想,而不是科学的思维和官方的意识。科学思维要求理性和客观,官方意识重视统一和谨严,而民间思想放纵信仰和情感。因此,就主流而言,民俗既是表现大众思想情绪的手段,也是体现大众生活情形的舞台。
  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研究范围不宜过于宽泛,以免大而无当。缺乏主位即是丧失自我。
  民俗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民俗的项目也是不断变异的,但民俗是民间思维方式的产物这一本质特征却未曾改变。每一时代的人们都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合适的演员,演示他们对鬼神的迷信和对善恶报应的信仰。然而,我们越来越多地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民间生活中包含的民俗成分渐少。我们要注意区分带有民俗形式却缺少民俗本质的“伪民俗”。
  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不能指望随意扩大地盘,而应该守住阵地。须知,民间生活的内容不都是民俗。


云南少数民族民俗的传承及变迁
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 谢沫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渗入,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上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民俗的传承与变迁,对于新时期民俗学的研究、民俗学学科建设无疑是具有很重要意义的。
  一、云南少数民族民俗传承的本质与属性
  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递过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制过程,具有模式化的特征;是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过程,具有群体性的特征;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二、云南少数民族民俗的传承机制
  以家庭为核心的技能传承机制;以村寨为核心的仪礼传承机制;以与外界交往为核心的强化自我认同传承机制;云南少数民族民俗传承场举要:
  山林——最原始的民俗传承场;火塘——个体学习与认知的传承场;仪式——群体认知与强化的传承场;寺庙与学校——模式化的传承场;市场——传承、融合的大舞台
  四、云南少数民族民俗变迁类型
  边缘变迁型——民俗的表层或部分发生了变迁;核心变迁型——民俗的核心部分发生了变迁;消亡型——民俗已消亡
  五、云南少数民族民俗变迁的动因
  1. 外部因素 外部环境的变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 内部机制的因素(对异文化的认同与对变迁民俗的认同)
  结语(在微妙点上求取平衡):民俗总是在“传”与“承”之间不断运行,如何使民俗在“传”与“承”之间不断发展,避免因僵化而走向消亡或因快速变迁而消失,就必须在微妙点上求取平衡。


多民族的一体的中国民俗学
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 邢莉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很多经济产品也是文化产品,其内容就包容着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会出现世界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华民俗文化应有一个恰当定位。钟敬文先生1999年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对于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有重要意义。
  民俗文化的内容是多样的,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受生存环境制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两大主要文明。而这两大文明 在中国文化的总框架上都有明显体现。今天是否可以从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角度研究一下游牧民族。
  我们的民俗学首先是多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每种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生命和动力。这是我们建构独具特色的民俗学科的重要资源。在中国多元文化之间,各种文化是互动的。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是多个民俗链既连接又整合在一起的文化现象。其其含义包括:
  其一、不同民族间民俗文化的连接,构成中华民族文的完整内容。
  其二、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既存差异又相连接,构成这一民族民俗文化的有特色的完整内容。
  其三、中国境内有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与跨境民族的民俗文化既存差异又相连接。
  民俗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研究民俗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泛民俗研究与学科的建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徐华龙

  近来,不断有泛民俗的内容见诸于报端。据传媒报道:南京相爱的青年以赠小鞋濑表示男女感情。美国9.11事件是恐怖分子对世界文明的挑战,但是在海外占星论坛称:9.11灾难其源盖出于恐怖星图。星象家断言,当时纽约星象呈现“极凶的大十字”。此外,还有各种商业性的节庆活动、现代体育运动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都会产生层出不穷的泛民俗文化现象。这些泛民俗现象的出现,都为传统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是传统民俗学的理论面临着挑战。因为传统的民俗学理论强调的是民俗事象的集体无意识传承,但是泛民俗现象却打破了这一传统的理论,泛民俗所强调的是个人(或某一群体)的作用,和有意识的创造,传承的要素已经不再是重要的考核标准,这是与传统民俗最大的不同,但是泛民俗又是传统民俗的衍生产品,因此与传统民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人们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今天,泛民俗现象尤为表现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新的诠释,这些诠释的理论很可能就是传统民俗学理论的一种发展。
  其次,正是由于泛民俗现象的出现,不仅为传统民俗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同时也为民俗学的体系和分支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过去,民俗学的分支学科已经在不断出现,如旅游民俗学、文艺民俗学、心理民俗学等等,现在泛民俗文化的现象也为民俗学分支学科的产生做出了材料方面的保证,而且也为其新学科的建立准备了必要条件。只有对新的泛民俗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才有可能真正建立新的民俗学分支学科。
  因此,当代民俗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新出现的泛民俗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只有注重新出现的与民俗有关的文化现象,才能对现代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中国民俗学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道路。

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田野作业?
中山大学 徐霄鹰

  对于田野作业,在民俗学界,有两种不同声音,一种是说田野作业做得不够,一种是说我们的田野作业太多了。我想这其中其实并没有矛盾,关键在于什么样的田野作业不够,什么样的田野作业太多了。以下是我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田野作业的几点思考。
  一、整体化
  以往的民俗学田野作业总是侧重于民俗事象的静态收集,某地的春节吃什么、穿什么、仪式过程一二三四……现在,民俗学正往整体研究方向发展。研究者不再只看到静止的民俗,而且要关注作为民俗主体的人和民俗发生的情境。同样的,田野作业仅仅关注表现出来的民俗事象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田野中还必须时刻关注承载这些事象的人和他们的生活,也就是说整体化的民俗学研究要求整体化的田野作业。
  二、深度描述
  阐释人类学的代表吉尔兹提出了“深(度)描(述)”理论,“深描”的概念“暗示着人类学知识的源泉不是社会实在而是学者式的构造之物”,因此,田野作业的报告在本质上不是客观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而是一种写作,这种写作的目的是使我们得以接近别人。
  三、女性主义的视角
  在田野作业时,我们要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学习他们看世界和想问题的方法,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就会时刻骚扰着我们。鉴于女性话语体系的特征,女性主义的视角自然而然地凸现了出来。女性主义承认“自我是沉浸在与他者的网络关系中的”,田野作业不是“研究者研究被研究者”这么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双方建立关系的过程。因此,女性主义在研究方法论上坚持三个理论立场:首先,拒绝普遍化。其次,强调着力描述真实环境、个人历史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描述和解释某地的人们在做什么是清楚地展现当地的生活进程的最有效的方式。


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及其表达方式、功能与特征
浙江温州师范学院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 姚周辉

  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承文化现象。但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交际工具还有包括体势语、情态语、实物语等在内的大量的非语言交际形式。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尽管非语言交际形式不能与语言等量齐观,但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形式在某种场合甚至还发挥了语言不能或不便发挥的作用,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本文重点讨论我国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及其独特而有趣的表达方式、功能与特征。
  一、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人生礼俗,指人们在不同生活年龄阶段所举行的有关生育、成年、婚恋、丧葬等方面的礼俗。人生礼俗中伴随着极其丰富有趣的实物语。
  二、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的主要表达方式。 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的内容十分丰富,这种丰富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以下有趣方式表达出来的:(一) 不同方位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二) 不同数量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三) 不同颜色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四) 不同搭配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五) 不同特性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
  三、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的功能与特征。 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发挥着以下主要功能:(一) 表达思想感情;(二) 标明阶段状态;(三) 指示场所方位;(四) 祝愿吉祥美好;(五) 避邪破邪趋吉。 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与语言形式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克服了语言在时间上的即逝性和空间上的狭小性;二是表态巧妙自然。
  四、研究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的意义
  可以加深我们对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文化内涵的认识,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史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也大有裨益。


新世纪民俗学的道路
西北师大 杨景震

  面向21世纪,中国民俗学的道路,应该是顺乎时代的潮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在健全民俗学本体结构的同时,总结以往民俗学发展的历史经验,移风易俗,推陈出新,改革现状,出现一个崭新世纪的民俗天地。
  一、对现有民俗的态度 民俗的种类 批判的继承
  二、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从封闭到开放 从保守到创新 从单一到复杂  从生产到商品 从物质到精神
  三、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纪的民俗学 现代化 科技化 讯息化 电子化 商品化 市场化



关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现状的思考
广西师大中文系 杨树喆

  民俗学在20世纪初叶传入我国,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期间由于受中国社会与政治变动的影响,中国民俗学几经演进与波折。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以及民族文化自觉的要求都深刻地规定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特殊地位,与此同时,在这种密切关系当中也表现出民俗学学科自身独立发展的某些不够强壮的弱点。改革开发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学术大背景下,中国民俗学不失时机地得以恢复起来并造成了一定的声势,不仅多少适应了国情认识的需要,也重新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本文认为,改革开发以来,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地位已基本确立,民俗学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民俗学研究的范围日益广泛、层次日益深入、质量日益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方法论也正逐步形成。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民俗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宣传与普及有待进一步加强;(2)基础理论研究虽说有了长足发展,但远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3)记录民俗学或民俗志工作方面虽出版了不少著作,但以往的著作在对民俗的考查与描述中,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4)民俗学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研究机构不够健全。
  【关 键 词】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存在问题


漫话民俗工艺品与旅游产品的开发
中南民族学院 杨万娟

  一、民俗工艺品旅游市场潜力研究
  二、全国民俗工艺旅游产品资源分析
  三、民俗工艺品开发构想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民俗研究
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 叶春生

  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带来文化的整合,促使文化也向一体化发展,而“民俗热”正是对异化的抗争,是对自己传统的认同、回归。马克思曾反对为民族文化设置堡垒,认为一个民族要保存传统,就要优化传统。因此,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要真正保存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充实、优化自己的传统文化,使之焕发新的活力。
  全文分三个部分,约8000字:一、调整理念,重新评价文化传统,打通古今,沟通中外,关注民间;二、壮大自身,提高素质,综合考察,立体研究,贴近民生,为经济建设服务;三、跳出文本,深入田野,研究民众的文学世界,解读深层民俗心理,创建中国民俗学派。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加强应用民俗研究
温州 叶大兵 叶丽娅

  去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亚细亚民俗学会学术大会,会议主题是:面对21世纪的开发、自然、环境问题民俗学的贡献。我们在题为“加强应用民俗研究”的演讲中,着重介绍了我们数年来深入企业,开展民俗研究的体会,提出:21世纪的民俗学研究,要把田野作业、理论研究、社会实践三者密切结合起来,扩大民俗应用功能,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努力把民俗学研究成果(文化力),有计划地转化成生产力,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强调现代民俗学要参加社会实践,出于三方面的需要。首先,是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民俗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面对剧烈变化的现实世界,我们必须对我国民俗学的思想和实践以及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工作方法等,重新审视,以期构筑一门更完整科学的民俗学体系。强调民俗工作者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应用民俗研究,就是进一步扩大民俗功能,使其和社会结合,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其次是出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参加企业的实践证明:民俗文化和经济结合,是企业腾飞的双翼,并且转化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同时可以取得民俗研究和发展经济双丰收的效果。我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民俗学积极参与。第三,出于推动社会前进的需要。民俗工作者参加社会实践,除直接或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倡良风,破陋俗,充分发挥民俗的潜移默化功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本文的结论是:21世纪的到来,为我们民俗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也带来新的契机,这就是:正视现实,探索规律,发展理论,推动学科建设。要坚持田野作业、加强理论研究、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民俗学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展。面对21世纪,民俗学应该成为一门加强有效性实践的学科。

民俗文化视域中的女性研究
重庆师院中文系 易小松

  在民俗文化研究中,对民众群体的分析历来很重要,但以往人们的研究多集中在论证群体性格显示民族性,地域性这方面,因此,进一步拓展领域非常必要。尤其是对性别群体的研究,如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女性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还很不够。
  女性研究是以妇女自身的体验为中心的研究。妇女的传统地位是在家庭里,可以活动的领域多在民间,因此,从民俗文化认识女性,更能反映女性的实际处境和心理状态。从这种认识出发,民俗文化视域中的女性研究应该也有自身的特色。
  从生命起源领悟女性的纯真本质。从女性观的矛盾来看,上、中、下层文化中往往对女性的评价和态度有所不同。女性要活得真实,就必须认清自己的本性。只有在民俗文化中才保留了人类生活最初的印记,而史前社会人类生命的开放和凋落都是自然而美丽的。因此要认识女性特质,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作用。
  从历史发展认识女性的地位失落。随着男性中心社会的确立,女性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各种民俗的约定俗成,越来越多地束缚女性,尤其是禁忌民俗的首要对象往往是女性。但是由于在民间生产和生活中,妇女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间也有尊重和保护女性的民俗。因此甄别良俗与陋俗,要维护女性权益,注重女性的体验。
  从日常生活描述女性的生存状态。在众多的学科中,民俗学注重与长于田野作业,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真实、细致地描述女性日常生活,最能表现女性生存状态。这样的实证性研究应该是现代学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从自我意识探索女性的发展前景。目前要提高女性在政治、经济、高科技领域的地位,同时还要提高女性自我意识,在具体的民俗生活中创建良好的女性民俗,让女性切实地感到平等、自由,这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可能更具有普遍意义,也是达到人性完善的重要方面。

关于齐白石家族世系的几个问题
湖南省湘潭县政协 鄢光润

  《湘潭齐氏五修族谱》系齐良辰、齐良心、齐良昆等人修纂,民国二十年(1931)季秋付梓面世,全册共16卷。齐白石的有关事状主要载于《卷五·镒裔潢命下一支齿录》。现将齐白石家族世系的几个问题作如下简述。
  一、齐白石的派系源流;二、齐白石的历代旁系先人;三、齐白石的后代直系亲人;四、齐白石祖母祖父的墓志铭;五、 齐白石的寿年与胡宝珠称“副室”的两点说明。


对“中国民俗文化学”须要再认识
——关于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袁志广

  当代中国的民俗+文化+学=中国民俗文化学,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升华的中国人自己的学问,有许多特点和不可取代的学科优势。但在本学科领域内有许多人都处于知之不清的状态,其他社会各界更是如此。再加追求“大、洋、玄、奇”的社会心态,使这一学科受到排斥。因而,对这须要再认识,且从学界自身开始从实求知,取得社会共识。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的智力或智力与体力的共同参与下产生的所有事物,不论是物质的和精神的。它相对于自然物而存在,比如 “河是自然,桥是 文化”。
  精英文化(上层 其特点是非直接的实践性,文化、官方文化)光芒四射的瑰宝。 如职能部门决定, 专家设计,工人制造等,表现为国家意志,政府行。
  民俗文化,又称民间文化。集体性(匿名性) 和个人直接的实践性,是它与精英文化的根本区别。但二者之间有互动地辨证关系。
  塔身和底座——精英 文化的支撑与基础: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内聚力和向心力, 即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坚实的堡垒。

  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其根本目的是损害主权国的本土文化,俘获其“民心”,实现“不战而胜”。西方某些学者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随着国门的开启,“文化帝国主义”在我国的预谋也早已实施。许多青少年在媒体的导向性煽动下崇洋媚外,文化认同意识开始模糊。还有各行各业的腐败现象。学术界也出现了求洋、浮躁等新的思想僵化。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也乘机渗透。入世后“文化帝国主义”渗透将会加剧。这就需要发挥中国民俗文化学在维护祖国文化安全体系的斗争中不可取代的优势,巩固它的学科地位。


新时期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学科建设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余 悦

  在传统的学术规范中,一般把茶的研究归到茶学。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逐步完善,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认同围绕着茶的子学科可分为三个:一是茶学或称茶叶学,以农字号为主,重在茶叶生产。二是茶业学或称茶叶商品学、茶叶经贸学,以茶的销售研究为主。三是茶文化学,以品茗艺术和饮茶习俗为中心的综合性文化事项。
  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与学科建设的迅速,其重要原因:一是拨乱反正之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二是国际性学术交流频繁;三是茶文化研究的发表园地增加;四是研究队伍扩大,已经形成多学科人员参加的老、中、青的学术梯队。
  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成就,很重要的是一批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学术论文与专著问世。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宏观研究的长篇大论,也有微观探索的专题短说;既有对古代茶事的历史研究,也有对当代状况的跟踪追索。其特点表现在:一是学科意识增强,对于茶文化的学科体系有一批论文和专著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二是论文内容广泛,涉及茶文化史研究,品茗艺术研究,饮茶风俗礼仪研究,茶与文学艺术研究,茶与儒释道研究,中外茶文化交流研究,茶文化历史文献研究等。三是学术争鸣初步兴起,特别是关于茶道精神、茶艺美学、茶文化史等,都有广泛的学术争鸣。另外,茶文化研究方法也展现出多样性,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多种方法的运用。
  目前,中国茶文化的学科建设还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是学术的空白点仍很多;有学术创见,有学术突破的论著有待进一步加强;治学态度浮躁,急功近利的弊病时有发生。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正在努力做的事情:一是进一步加强茶文化的学科建设。二是加强基础性研究,特别是茶文化原典的研究,饮茶习俗的调查,力争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三是加强学术人才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形成中专、大学和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我们已主持制定《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和主编全国统一的《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

 

仪式文化的传承和民俗信仰
江苏省镇江市文联 张丹

  仪式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反映人们的庆节祁年、贺喜禳灾、祭祖等典礼的一种问文化现象。它融文学、音乐、舞蹈、宗教等为一体。
  古老的仪式是伴随原始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的。由于生存艰难和生产力低下,原始人往往依赖于大自然,形成了“万物有灵论”的世界观,并祈求“有灵”的大自然的帮助,于是出现了向大自然呼吁、诅咒、祈祷之类的原始仪式。而宗教的加盟则使其更加多姿多采、渗透到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劳动等各个方面。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这些仪式的社会条件和思想基础则逐渐消逝,仪式中民俗信仰的色彩也逐渐淡漠,以至于仪式或自然消亡,或发生质的变化而独寻其娱乐性、游戏性、纪念性等,或分裂成独立存在的歌谣、舞蹈、音乐等。
  总之,在仪式文化传承过程中,民俗信仰是其核心之所在。民俗信仰的有无,以及民俗信仰元素的多少,决定着某种仪式文化样式的存亡和变异。


民俗研究途径简论
河北石家庄市54中 张建英

  首先,建立一条完整的“主线”,将民俗理论与实践、高雅与平凡、局部与整体有机的贯穿于一体。主线的基点包括“理论”、“队伍”、“机构”和“基地”,其中“理论”是民俗研究的方向性、方法性和成就性体现;“队伍”是民俗研究的人才资源保证;“机构”是民俗研究的框架支撑;而“基地”则是民俗研究的生活资料库,是整个研究的基石。此四个基点组成的民俗研究“主线”,是所有民俗研究者和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其次,积极创造条件,促成民俗研究成果的回归。民俗研究成果是民俗事像的理论概括,不深入民间,不了解绚丽多彩的民俗事像极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取得优秀的民俗研究成果。反之,优秀的民俗研究成果,还需要及时的回归与民间,忠实的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民俗革新与发展,财富和民俗研究的主旨方向。单纯为研究而研究,即会形成孤芳自赏似的“高雅”成果,因为不能根植于民间生活,而失去生命力和社会存在价值。
  第三,实现民俗研究“主线”向“网络”的转变。民俗学要根植于民间、服务于社会,而不成为“象牙塔”里的“高雅”清谈,需要众多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研究者爱好者积极参与。由于经费或时空的限制,既有必要在“主线”的“机构”环节上设立或依托设立专门的网点,方便各地各阶层同仁经常性的“减缓资料”、“发布资讯”、“质疑”或“寻求帮助”,从而使原有的民俗研究之“(主)线”,变成触角庞大的民俗研究之“网(络)”,借鉴经济领域集团发展的经验,形成民俗研究的“合力”,开创民俗研究的新局面。

重视民族民间信仰仪式的田野调查
湖南省文联 张劲松

  我国多民族遗留着各自传统的民间信仰仪式,除原始信仰仪式,还有深受儒、释、道文化或其它人为宗教影响的仪式。在新世纪的民俗文化研究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加强对民族民间信仰仪式的田野调查研究。
  第一、田野调查民族民间信仰仪式,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民族民间信仰仪式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应该开掘的富矿。预测伴随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民间信仰仪式会加速消失。田野调查未见于文献典籍的民族民间信仰仪式,具有为促进学术研究而抢救资料的重要意义。
  第二、田野调查民族民间信仰仪式,是全面深入弄清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这是因为一是多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间信仰仪式,表现出各自传统文化的差异。二是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间信仰仪式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几乎融为一体。如果不调查研究多民族的民间信仰仪式,就无法全面弄清多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更难将其说清楚。
  第三,田野调查民族民间信仰仪式,是抛弃落后文化,建设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需要。
  第四、田野调查民族民间信仰仪式,是保护利用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民族民间传统信仰仪式是多民族本位文化中古老、隐性和深层的文化,经由田野作业将它们保留下来,在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在各民族文化认同中都会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近几年我对湖南省蓝山县瑶族信仰仪式进行了系统微观的田野调查研究,写出了三十余万字的书稿。我们田野工作方法是深入仪式现场目察与访谈。书写报告力求反映仪式全貌。第一部分为脈络交待;第二至第七部分为仪式调查报告,每一报告有仪式的基本资料;最后的结语,就仪式的有关意见和问题进行探讨。我认为,宏观学术思想指导下的民族民间仪式的系统立体的微观田野调查报告有较多较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艺术民俗学视野里的民间文艺
山东 张士闪

  我国的民间文艺学学科则是由既是民俗学泰斗又是民间文艺界元老的钟敬文先生率先倡导的。在艺术民俗学的视野里,民间文艺起源于民俗生活,并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民俗事象的附生物而存在;民间文艺中具有浓重的民俗成份,主要的民俗事象都在民间文艺中有所表现。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来,民俗是民间文艺产生的土壤,民间文艺是对民俗生活包括民俗事象的审美观照或生活承袭。民间文艺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在于民俗事象,民俗为民间文艺创作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依据。而后起的诸多民间文艺现象的缘起,都能追溯到民俗生活本身。民间文艺是民俗最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部分民间文艺可以视作古有民俗的遗存或变体。民间文艺是即时民俗社会的传神写照,重要民俗事象正是民间文艺的大显身手之地。


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抉择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张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疆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带来人们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传统民俗文化也面临着抉择。对此,笔者认为会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适应现代化进程,民俗文化产生变异;其二,不适应现代化进程,民俗文化产生碰撞;其三,加强引导,使民俗文化融入现代化进程之中。
  一、民族民俗文化的变异
  文化转型模式是被一个民族文化适应机制决定的。纵观维吾尔族发展历史,其经济文化类型经历了一个由草原游牧文化的绿洲耕牧型向农业经济类型的转变时期。维吾尔族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多种宗教在这块土地上此消彼长,使维吾尔族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特点。进入现代社会,维吾尔族民俗文化变异的特点表现为,总是在寻找适应本民族现实生活需要,又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异质文化。
  二、民族民俗文化的碰撞
  在现代化进程中,一部分传统民俗文化总要固守其领地,抵御外来文化入侵。在新疆,伊斯兰教对于广大信教群众来讲,不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是一种生活。对“胡达”的虔诚表现在多方面。据调查统计,目前新疆各类清真寺的总数为2万4千多个,这个数字远远超过现有的学校数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的例子还有许多,如何协调好二者关系,对民俗学者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三、民族民俗文化的融合
  一般来说,对现代文明的接受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更新观念,然后再用观念影响行为、生活方式;另一种先让大量的特质文明涌入,在迫使人们接受它、使用它的同时,促使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于新疆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化的融合,必须是两种方法并用。
  概言之,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当前局势,多做实事,尽快使新疆的广大民众早日进入现代化的文明时代。


开发我国民俗学田野作业的新领域
——从河南新密市伏羲山(浮戏山)考察谈起
河南大学 张振犁

  在新密市的伏羲女娲神话遗存及庙宇建筑、庙会活动不下五六处,这在一个不大的地区的神话信息来说是罕见的。它标志着伏羲女娲创世造人圣绩深入人心,对伏羲女娲的信仰“入人之久”。
  从庙宇中的碑文知道,“伏羲女娲庙”重修的年代至少在四五百年前就有了先人的祭祀活动和庙会的盛况记载。如果把目光投向嵩山、少室山侧的中坡山,伏羲女娲补天造人神话和伏羲女娲庙宇遗迹,时间还可以上推至公元8世纪。卢仝的“女娲本是伏羲妇”的根就充分了。此类神话在中原腹地的流传就是肯定的结论。闻一多在20世纪30年代曾怀疑此类西南的“伏羲女娲兄妹婚”神话可能是中原传去的”观点,现在就找到娘家了。(见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
  新密市的“伏羲女娲祠”(庙)普遍是二人以人祖的夫妻身份,同坐庙堂共享后人的崇祀。这一现象反映出伏羲女娲时代,婚姻制度从“族内婚”向“族外婚”过渡的被认可,决无受“乱伦”谴责的问题。它基本廓清了伏羲女娲文化的脉络、源流:伏羲生于中原濮阳雷泽;洪水后在保护神的庇护下避灾,结婚、捏泥人等活动,就在新密(含嵩山神话体系)开辟创世时代;在淮阳建都,开发中原的农业,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至于陕、甘及巴蜀等地的伏羲、女娲时代的文化,基本上属于中原伏羲文化的辐射,时间也晚的多。
  新密市的远古伏羲时代的文化,正是“三皇之世”的典型地区。新密市不仅有补国城址遗存,而且伏羲还曾将女娲封国与汝水之阳。从整个中原远古“河洛文化”及其覆盖的嵩岳山系的文化来看也应是如此。三皇时代,在整个嵩山山系有许多重要业绩的主要是伏羲、女娲。而新密市的浮戏山之得名,自然是伏羲山”了。这便是新密名称的由来。因此,新密市的伏羲女娲文化在“河洛文化”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这是历史事实演变所造成的。


论民间权威的审美特征
陕西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赵德利

  所谓民间权威主要是指相对于上层社会和官方机构的主体所拥有的比其他人优越的地位、才能、权力和人格魅力及其对他人的影响力。
  民间权威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型权威。传统型权威是指依靠传统(习惯)的“合理性”和神圣性而实现其“统治”的权威。二是法理型权威。是指依据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所施加的影响而形成的权威。三是感召型权威。它指的是那些因自身所具有的超众的智慧、品质、才能而对民众产生了感召力和吸引力的权威。
根据民间权威的现实作用和文学形象的审美意义,民间权威的审美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历史集成性。民间权威是一种应对各种事变、承受历史重压的人。在他们身上,集中反映了当代各种势力斗争的复杂情态。每当事变关头,他们或以其智慧、经验、侠义、胆识、魅力、权力、威望控制扭转局面,调解矛盾;或因身处各种冲突的“焦点”而备受冲击,承受磨难。他们之所以具有非凡的胆识、卓见,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历史变异的契机,总结、继承、创用了前人的经验,并在这种历史变异中成功地发挥了自身积累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智慧,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会事变的有利条件,才成为驾驭历史事变的人。
  2. 现实感召力。民间权威的非凡才能与出众品质,对民众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民间权威的感召力并不以权力的强制为主导,民众在一种心悦诚服的心境中接受他们的安排和调节,而较少感到权力或说教的力量。
  3. 文化象征性。民间权威形象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个例,它具有艺术符号的象征功能,是在文本的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具有能指与所指、物象与意象丰富意蕴的象征符号。


对民俗资源的利用及有效文化信息传播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 赵宇共

  近年来民俗学界和文化界一直强调抢救性挖掘和保存正在消亡的传统民间习俗。但国家对这方面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真正能深入避远地区参与观察并记录传统民俗的学者为数很少。而有些传统民俗,仅靠学者主观上的愿望也是保留不住的。对传统民俗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也并未引起社会层面的重视。
  我们认为应自觉、主动地利用传统民俗资源,以有效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开发和发展。几年来我们利用传统民俗资源,成功地策划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西安时的入城迎宾仪式,策划了西安城墙的开启礼、换防礼等,促进了西安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出版了七十八万字的上古文化人类学小说《走婚》与《炎黄》,受到好评。我们除发表民俗学论文、田野报告外,每年还应邀多次在电视广播等媒体上做民俗文化讲座,传播传统的民俗文化信息。这样不仅提高了社会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重视,也争取到一定的资金,有助于更深一步进行民俗田野调查和民俗的理论研究。


盘古神话研究的新进展
——岭南盘古崇拜群的发现
广东深圳宝安电大 曾祥委

  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们对盘古神话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盘古神话在汉以前不见经传,它是不是外族文化的舶来品?盘古与盘匏是不是一回事?人们比较专注从神话的角度进行探讨,光凭不多的一些文献记载,很难解决这两个问题。笔者近年对岭南盘古崇拜群的考察发现,提供一个综合的视角,从宗教、神话、民俗和族群关系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有望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1、笔者在粤北的始兴、翁源、曲江、英德、乳源,粤东的惠阳、深圳粤中的花县、肇庆和毗连粤北的赣南发现了二十多个盘古庙,历史的记载和现实的考察都表明岭南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盘古崇拜群。笔者对民间的崇拜习俗进行考察,收集到大量盘古神话、神图和《盘古经》等实物。并在瑶、畲等相关少数民族中进行了田野作业,收获相当丰富。
  2、瑶族和畲族中都有盘古和盘匏崇拜;二者区分比较清楚, 特别是畲族,其祖图中,盘古与“狗头王”的区分明显。但是在实际崇拜中,存在着叠合和替代现象。
  3、目前的盘古庙,绝大多数发现在与瑶、畲有密切关系的客家人居住地区。其盘古有不同类型。
  4、客家盘古庙的盘古神,表现出演进的序列,一些个案表现为祖先神与开辟神的合体,一些个案仅有开辟神的身份。而一些个案还明显地变化的痕迹。
  5、一些客家地区的盘古是盘古、伏羲、女娲的合体,与瑶族的一些祖源神话吻合。这一类型的盘古,可佐证中原地区出土的神像图,将盘古的实物推进到公元一世纪。
  6、岭南地区的盘古崇拜,主要功能是祈丰保苗,也有祈福求安的作用,各地个案随演进程度不同而异,演进程度高者,更倾向后者。
   7、对盘古神话的宗教、神话、民俗和族群关系考察,为南方族群的文化演进提供清晰的证据。盘古崇拜的演进,折射了南方族群文化演进的历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