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新年音乐会和大钟寺一零八响钟声,没有市面热卖的韩国鸡玩偶与鸡年贺岁金条,北京这个公历新年更像是对某次“五一”或“十一”黄金周的克隆。
人声鼎沸的商场、爆满的KTV和餐馆包厢、高朋满座的电影院、车水马龙的大型书市,无一不在昭示祥和的盛世之景,却又无一能彰显新年独树一帜的节日个性。
与此前的圣诞对比,这种反差则更为明显。圣诞老人头像和圣诞树曾提前一个月就遍布北京街头,电台和商场里也时时可闻悠扬的圣诞歌曲。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圣诞都拥有着极其鲜明、且易于传播的文化符号。
时至今日,依然可在一些中小餐厅看见那位神秘微笑的白髯老人。而在曾为圣诞通宵营业的商场,扬声器里除了有优美女音指引人们“限时抢购”外,再无如“Merry
Christmas”般绕梁三日的新年曲声。
缺乏文化符号并不是元旦独有的问题。中国传统节日中,中秋、元宵、端午和春节是尚有鲜明文化标识的仅存硕果。前三者在大都市里的文化形象几乎都仅与某种食品对应。比起一些“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和圣诞节,这种“食文化”形象则显得过于单薄,缺少一种适于传播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而春节则幸运些,下有鸡肋般的春节晚会,上有唐装、庙会、鞭炮、中国结、走亲串友、阖家团圆饭等多元形式的支撑。虽然北京等一些大城市近年时有“年味越来越淡”的呼声,但不可否认,春节触及到的是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深沉踏实的亲情,这本身就赋予了“食”或“消费”等平俗形式以独特含义。
城市既然有能力消化外来节日的文化,也应有能力挖掘自己本土文化的潜质,再构新的文化重心。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乏温馨的感情和浪漫的想象,现代都市人也不乏鉴赏心、爱国情和创造力。因而准确地说,并不是要“打造”某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形象,而是“找回”它们本身已蕴涵的文化符号并将之自然的表达出来。
加速到来的全球化并不是让传统失落的借口,相反,它是加深文化本土化的机遇。更有魅力的、隽永的文化符号,将在具有文化预见力的民族重新发现自我时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