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学会出版物 >>> 学会会刊
 
简 讯

 

钟敬文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民俗史》第三次工作会议纪要

  2003年7月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25会议室,召开了多卷本《中国民俗史》第三次工作研讨会。本项课题是已故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生前申请承担的国家社科项目,钟先生生前曾两度主持工作会议,确定了写作内容、写作原则、写作计划和项目人员的组成。钟敬文教授委托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刘魁立先生负责本项工作,萧放博士负责具体协调组织事宜。钟敬文先生不幸去世后,项目责任人以书面的形式征询各卷作者的意见,各卷作者一致表示要完成钟老的未竟事业。
  本次会议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阶段的会议由董晓萍教授主持,主旨是介绍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作为项目依托单位首先发言,讲述了钟老委托中心的刘魁立教授与萧放副教授负责课题工作的情况,表示继续支持本课题,尽量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文学院长张健教授作为行政负责人,首先对与会的校内外专家表示感谢,并介绍近期学校的工作形势,对于自己前段时间对本项目关心不够,特别向刘魁立教授表示歉意,希望本项目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以实现钟老的遗愿。主管科研工作的王一川教授表示,期待着《中国民俗史》早日面世,为文学院的科研工作提供重大成果。
  第二阶段的会议,由刘魁立教授主持,具体讨论本课题编撰工作。各卷作者汇报了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表示抓紧时间,完成本项工作。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介绍了本选题的要求,我们要出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争取得到好的社会评价,向国家图书奖的方向努力。并就有关问题与诸位作者交换了看法。最后刘魁立教授作了总结发言,课题仍按钟敬文先生生前确定指导思想、写作的原则与框架结构进行,参与写作的人员仍按钟老生前的决定分工不变,民间工艺与民间戏曲专题仍由专门作者负责,然后汇入各卷,各卷结稿时间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文稿质量由分卷主持人负责,并与各位作者签订了撰稿协议。
  本次到会的课题组成员有:刘魁立(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华觉明(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研究员)、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迅(北京大学教授)、刘祯(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游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乔还田(人民出版社编审)、张昭军(原人民出版社编辑、现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本课题的性质与意义:民俗史是对历史时期的民众生活的习惯方式与精神状态所作的具体描述。中国民俗史撰著的意义在于它是对我国长期为人忽视的中下层民众生活史与观念史的系统清理,它是对中国学术史的补足,也丰富着世界人类文化史。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情感,培养人们的爱国意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效用。这是重要的题目,国家社科基金已经立项资助,本成果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参与者齐心协力,以完成这一重要的文化工程。
  本课题的目标:在项目负责人与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撰写出一部符合中国民俗发展变化实际情形的、与我们国家地位和当今学术水平相适应的“中国民俗史”。2004年1月至10月全书统稿,2004年11月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力求达到人民出版社的重点图书出版要求。(民讯)


民俗学新的博士点建立

   中央民族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民俗学博士点已于2003年6月获国家教育部批准,计划2004年度招收博士研究生。此博士点是由该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民俗学教授邢莉组合中央民族大学的师资力量及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横向联合筹建的。这个博士点将继承中央民族大学老一辈的学术风范和学术传统,以研究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及口承文化为方向,与各兄弟院校广泛交流合作,为建立钟敬文先生提出的“中国的民俗学派”而尽力。
  同批获得民俗学博士点资格的还有中山大学。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网络学术会议召开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网络学术会议于7月10日至16日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召开。
  民间文化研究积淀着千百年民众文化的丰厚底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展开而兴起,在几经沉浮之后流传至今。遗憾的是,当今的学术阵地颇见萎缩,既无核心期刊作为喉舌,也无专业沙龙作为阵地,青年之声尤难聚鸣。鉴于此种状况,几位研究民间文化的青年学者共聚一堂,筹备开展一些有建设性的学术活动。最终决定每年择一民间文化之话题,向海内外公开征求论文,并于适当之时地召开学术会议;会议之后,入选论文结集出版,以《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为刊名(以书代刊),以当年话题为副题。为方便广大青年学者和民间文化爱好者进行学术交流,“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网络学术论坛(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于2002年9月22日正式创建,其组织者有吕 微(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民间文学室研究员)、李扬(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叶 涛(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刘晓春(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钟宗宪(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宗迪(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陈岗龙(北京大学东语系副教授)、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副教授)、施爱东(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等。“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为纯学术开放式同人组织,由从事民间文化研究之青年学人所共享。其宗旨为:学科规范、问题意识、深度研究、人文关怀。故人不分中外,事不辞今古,文不别汉洋,凡于民间文化研究怀诚挚爱好、有真知灼见者,均所欢迎。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论坛吸引了众多青年学者与学子的光顾,甚至引起了该领域德高望重的老学者和国外专业人士的关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期会议的题目定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旨在以学术史为资源进行反思,充分体现当下立场和问题意识,承办单位为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俗文学学会。“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期会议本拟于今年4月初在北京大学召开,但由于sars的侵扰,经多方商量协调,组委会决定于2003年7月10日——16日召开网络会议,会议地址为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yc/meetlist.php?meetid=7 。
  这次网络会议评议的论文都经过了严格筛选。在征稿过程中,组委会要求来稿直接由e-mail发送,论文必须与会议主题有关。组委会收到来稿后,即匿名送交有关专家评审,最后由该期论坛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共同决定是否录用。论文一俟录用,即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上公布,公开接受各方人士点评,入选论文作者有义务对所有评点意见给予答复。经过严格评审,有14篇专题论文入选。组委会遂定于7月10日——16日每天晚上8点到10点均各自讨论两篇文章,每篇文章讨论1小时。每次讨论,先由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发表简短的介绍和说明,然后由指定主持人综合已有的各项意见,并率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主持人还负有协调该场讨论之责。此后所有登陆会员即可自由跟贴、发贴。会议安排细目表如下(名单中前者为作者,后者为论文题目,括号内为主持人):
  7月10日 第一场 吕 微:现代神话学与经今、古文说(刘宗迪)
      第二场 陈连山:从“小说家言”到“神话之渊薮”(万建中)
  7月11日 第一场 陈建宪: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汤晓青)
      第二场 鹿忆鹿:百年来洪水神话研究回顾(杨利慧)
  7月12日 第一场 钟宗宪:“图腾”理论的运用与神话诠释——以感生神话与变形神话为例(王娟)
      第二场 萧 放:“风俗”论考(黄 涛)
  7月13日 第一场 施爱东:民间文学:向田野索要什么?(高丙中)
      第二场 刘晓春:民俗学问题(赵世瑜)
  7月14日 第一场 安德明:家乡——中国民俗学的一个出发点和支点(李 扬)
      第二场 陈泳超: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之研究(叶 涛)
  7月15日 第一场 巴 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陈岗龙)
      第二场 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误区与盲点(徐国源)
  7月16日 第一场 朝戈金:口头史诗的五个基本问题(尹虎彬) 闭幕

(淇园之竹)


“得奖”的丰收

  本会副理事长段宝林教授2001年已获得了五个奖:
  1、中国蔡元培学会首次评奖之“论文一等奖”(唯一一名),作品为《蔡元培和人类学》;
  2、中国文联、中国民协首次《山花奖》学术评奖之特别奖,作品为《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
  3、北京市文联首次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作品为《论龙的精神》;
  4、全国高校校刊“校园生活”征文评奖一等奖,作品为《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六十年代北大校园生活漫忆》;
  5、陕西日报“钟情西部”征文评奖一等奖,作品为《和合吉祥,祖国兴旺》。
  段宝林教授现已退休,但仍笔耕不缀。他说,他讲过十几门课如《民间歌谣研究》、《故事研究》、《民间长诗研究》、《民俗学》、《俗文学》、《乡土文学》、《民歌与新诗》、《文学创作论》等等,每门课的讲稿都可以整理出一本专著。目前,他正编选论文集《立体文学论——段宝林民俗文学论集》,同时撰写《澳门民俗》一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最有创造性的,他的创造性探索不断有新的成果,说明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是大有可为的。
                                          (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