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用什麽话来表达我的心情,古人说:“长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对于大家为我开这样一个庄严的集会,既感谢又惭愧。
我今天受到大家最大的光宠。自己虽然活了差不多一百岁,但天资平庸,家境又不好,社会境遇也不太好,好在我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远东思想的影响,多少懂得一点大道理:国家、民族、社会、学问······。尽管过去几十年中,多多少少在这些方面最了一点工作,但离社会所需要的以及我自己所应该做的,还有距离。但是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也就只能做到如此程度了。
像我这样一个没有什麽大成就的人,有这麽多的同志重视我,举办如此盛会,除了尽我余年多做一些工作以外,我没有什麽可以答谢大家的好意。
“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常常有人问我:你最喜爱的颜色是什麽?我回答说:是新绿。在今天这个会上提倡一下绿色文明,也是我的心愿,希望得到朋友们的赞同。今天我本应亲自来领略大家的盛情,但是因为身体不好,住在医院里,医生说最好暂时不要离开,只能够把我的思念转达给大家,并再次表达我对这次活动发起人和各位朋友们的深深的谢意。
2001年9 月29日
附:近作一首
拟百岁自省一律
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
曾抱壮心奔国难,犹余微尚恋诗篇。
宏思峻想终何补,素食粗衣分自甘。
学艺世功都未了,发挥只有后来贤。
辛巳年秋
这次活动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公益主题——提倡绿色文明。由文化界和科技界人士共倡绿色文明,在我国还是第一次。特别在祝贺百岁寿辰的会议上提出这样的倡议很富含义。至少体现了生命与环保的关系。钟老、季老一直从人文的角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季老认为:我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对生态环境的人文关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今天提倡绿色文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时代潮流,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钟老在答谢辞中说:在今天这个会上提倡一下绿色文明,是我的心愿,希望得到朋友们的赞同。这一倡议得到与会者的响应,大家纷纷签名。我们希望这个倡议首先在我们民俗学界得到推广,每个民俗学工作者都来为我国新风尚的形成作一份工作,尽一份努力!
(学会秘书处)
庆贺钟敬文先生百岁华诞
由启功老提议,北大中文系2002年元月3日在北京友谊医院会议室举行钟敬文先生百岁华诞庆贺会。师大校、系领导以及钟老生前好友20余人参加。大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愿先生早日康复。
中国民俗学会贺辞
各位领导:
各位专家、学者、师长、朋友:新年好!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在此聚会,庆贺我们大家所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百岁诞辰。让我们首先祝贺钟老身体健康,生日快乐!这两句话虽然在庆贺生日的场合频频被用到,但是用在百岁老人的生日活动中却是不多见的。有人说钟老是个奇迹。的确如此,百岁的钟老还在指导研究生的功课,还在思考着学科的建设、人才培养的大事。这是少见的。不管在那里,钟老总是心系学生,情系中国民俗学事业,就是在医院治疗期间也不列外。
谈到中国的民俗学不能不谈到钟敬文,而谈到钟老同样不能不谈到中国的民俗学。钟敬文的名字与中国的民俗学事业紧紧相连,中国的民俗学与钟敬文又紧密相关。大家称钟老是“中国民俗之父”,这个称呼对钟老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自北大歌谣运动兴起不久,年轻的钟敬文就有了积极的行动,1927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学会,他更是积极投身其中,1930
年到杭州又与同仁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这中间,不管是社会环境、学术气氛好的年代,还是受到压制、遭到迫害的岁月,钟先生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个与民众生活最为贴近的学科,没有放弃过他所热爱、钟情的领域。即使在那些表面看来他已经不搞、不能搞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年月里
,他的心中从来没有对它们放弃过。因而,只要一有时机,他即可以马上着手开展工作,或者说他一直在暗暗努力、积极等待这时机的到来。
1978年,这个时机终于来到了,以后钟老以70多岁高龄老人的身躯到处奔波、呼吁。1983年5月,中国民俗学会终于成立!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地方学会的工作。如果说27年、30年的中国民俗学只是一个一个点,那么到了80年末,中国民俗学会的机构已经是花开遍地,现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县有了民俗学会的组织。中间,钟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钟老所言,中国民俗学事业80年来,现在是成绩显著,发展最好的时期,尤其是年轻的学子已经上来了,这就是学科的前途,学科发展的希望!
上个月民俗学会与广东中山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有关“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暨庆贺钟老百岁华诞国际研讨会”。会议开得很成功。代表们一致认为:我们努力搞好中国的民俗学事业是对先生百岁华诞最好的献礼。钟老的健康也是我们学会的幸事。这也是我们全体会员的心声。
最后让我们再次祝福敬爱的钟老健康长寿!再长寿!
中国民俗学
2002年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