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萧放著,中华书局2002年3月出版。15·6万字。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内容摘要
本书是对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进行系统探讨的著作,它属于历史民俗学的范围。岁时节日作为民众时间观念的具体体现,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真正理解岁时节日的本质及其传承变异情形,本书分溯源与鸟瞰两部分对岁时节日民俗进行了较全面地论述。
溯源篇中利用历史文献、考古及民族志资料,对中国传统岁时观念的起源与岁时节日的早期形态进行了辨析,着重探讨了汉魏时期岁时节日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特征。认为汉魏以前的岁时观念除了有较强的自然属性以外,它还有着浓郁的原始宗教性质与王权政治性质;汉魏时期是中国民族文化融铸的重要时期,民众岁时观念虽然部分地传承了上古的岁时观念,但其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岁时信仰中的世俗性质增强,岁时中的政治性质逐渐转向了社会规范的性质。汉代中期以后岁时节日体系开始形成。汉魏岁时节日的文化特征有如下三点表现:第一,汉魏时期时令祭礼转向节日祭祀,岁时禁忌逐渐演变为岁时节庆;第二,岁时节日中家族伦理精神凸现;第三,节日纪念意义的初步形成与节日神话传说的兴起及历史化。结论是汉魏以后的岁时节日有着与上古岁时不尽一致的意义,它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调节。
鸟瞰篇对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作研究性的评述,在岁时节日民俗的事象背后寻找它们的文化理路,以说明中国岁时观念的本质特性。自春节开始,直到腊日结束,一个节日一篇文字,在具体的节俗论述中,将民间的信仰、传说、仪式、社交娱乐、饮食等习俗因素融为一体,从而使岁时节日的民俗意义得到更鲜明、更生动的体现。
全书计有20万字,图片若干幅。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目 录
溯源篇:
一、上古岁时观念初探………………………………………………………1
原始岁时观念的萌发……………………………………………………1
上古岁时观念的文化特性………………………………………………2
二、汉魏民众岁时观念与岁时节日体系……………………………………15
汉魏民众岁时观念的传承与变化………………………………………16
汉魏岁时节日体系的出现………………………………………………24
三、汉魏岁时节日的文化特征………………………………………………40
汉魏时期时令祭礼转向节日祭祀,岁时禁忌逐渐演变为民俗节庆…40
岁时节日中家族伦理精神凸现…………………………………………41
节日纪念意义的初步形成与节日神话传说的兴起及历史化…………43
结论……………………………………………………………………………47
鸟瞰篇
一、春节与传统社会的时间意识……………………………………………48
二、“闹元宵”——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52
三、追寻一个逝去的节日——社日民俗的文化阐释………………………57
四、祭墓与踏青——清明节与中国人的家族情怀…………………………64
五、“四月八,拜菩萨”——传统节俗与佛教文化………………………68
六、南北民俗的交融复合——端午习俗形态分析…………………………71
七、七夕节俗的文化变迁……………………………………………………76
八、亡灵信仰与中元节俗……………………………………………………79
九、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82
十、菊花酒·茱萸佩·长寿节——重阳节俗漫话…………………………87
十一、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91
十二、冬至大如年——冬至节俗的传统意义………………………………95
十二、醉司命——祀灶与民间信仰…………………………………………99
十三、腊鼓鸣 春草生——腊日民俗的时间意义…………………………103
余论:古今节日的比较与思考………………………………………………107
常新的生活与永续的时间
——浅析《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张冬梅
英国人类学家利奇说:“其实我们是通过创造社会生活的间隔来创造时间的”。民俗学者萧放在《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这部新著中为这句名言做的注脚是,“岁时就是中国人创造的时间分隔的独特方式,岁时观念体现了传统中国人对时间的特殊体验。”(见作者另一篇论文《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体验》)。这里所谓的“特殊体验”其实就是指在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人民所特有的对“时间”的感官与理性认识,以及其中暗含的与社会文化生活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同步”的变迁脉络。这部著作系统论述了从上古直至汉魏时期岁时观念的萌发与传承变化;论述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时间产生了怎样的不同体验;以及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人们的岁时节俗观念,从而使其呈现了何种形式面貌与文化特征。
本书共分为“溯源篇”和“鸟瞰篇”两个部分。“溯源篇”中主要进行历时研究,以纵向的时间顺序为坐标,探讨了汉魏以前岁时节俗观念的发展变化。作者以“岁时观念”一“管”,“窥”民众生活之“豹”,切入点深刻而富有创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其所勾勒的民众时间观念变迁的轮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做是社会文化思想变迁的轮廓。
根据作者的观点,基本上可以简单总结出如下的线索:
上古————————————————————————————————————汉魏
名目:时令 节庆
观念:顺应、服从天时 从人们需求角度出发
心态:严肃的宗教观念 节日祭祀、民俗节庆
效能:对上天的崇拜-祈求风调雨顺 对祖先的敬仰-保佑日常生活的顺利
社会意义:天子表率、社会成员参与 以家族为核心、家庭成员参与
这只是笔者为了说明方便,对原著进行大量简化的结果,挂一漏万,旨在简明扼要地归纳著作中于详尽论述中所蕴涵的主要思路。实际上,在上古向汉魏转变过程中,也经历了春秋战国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没有最终确立新的岁时观念,所以作者对此没有详尽论述。书中概括“上古岁时观念的文化特征”时,总结为这样三个核心纲要:“岁时的自然性质”、“岁时的原始宗教性质”、“岁时的政治性质”。而在概括“汉魏民众岁时观念的传承与变化”时,围绕着“岁时仍从属于自然时序”、“岁时信仰中的世俗性质增强”、“岁时的政治性质转向社会规范”三个论点进行详细阐发,这也是把握民众岁时观念发展变化的要点。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生产方式决定了日常生活与自然天时的密切关系。限于原始初民对外界的认识水平,人们对气候与农时的关系格外关注,并由此形成了最初的季节与时令,民众的生活节奏由自然的时序来决定。因为生存能力低下和生存环境的恶劣,造成了最初的时间感受和认知都有着浓重的宗教政治色彩,当然具体的时期和地域也部分地存在着各种差异。春秋战国以后,与历史的进步、社会形态的更迭相呼应,岁时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以天道自然崇拜为信仰核心的时间观念开始向祖灵崇拜的方向转变”(p34)。在继承了农业社会的生活传统和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岁时观念逐渐获得了新的人文特征,岁时体系从这时开始逐步完成。
“鸟瞰篇”对全年重要传统节日进行了梳理与论述,具体如下(其中“~~”表示保存已经消逝的岁时风俗最多的时日;或者与日子不确定的节日最贴近或最流行的时间;除特殊说明外,所标示时间均为农历):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五;“社日”~~二月二;清明~~四月五日(公历);“浴佛会/拜菩萨”——四月初八;“端午”——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中元”——七月十五;“中秋”——八月十五;“重阳”——九月初九;“十月朔”——十月初一;“冬至”——节气,日期不固定;“祀社”——腊月初八;“腊日”——大年三十。
作者对每个节日的来历与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溯源,对节俗的外在表象特征(仪式等)和内在象征或纪念意义(禁忌等)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演变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和完整的描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每段分述结尾都简单介绍了当前人们度过该节日的情况,虽是寥寥数语,但其中表达了在时代巨变、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作者作为一个民俗学家,倡导延续民族传统、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立场。
这部著作是著者多年心血的结晶,成书之前,著者曾经有《地域民众生活的时间表述——<荆楚岁时记>学术意义探赜》(2000年6月)、《论传统社会平民礼俗的文化特征》(2001年5月)、《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2001年6月)、《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体验》等多篇相关题材的论文,分别发表于各类专业期刊上,全书论点深刻,尤其是大量典籍材料旁征博引,增加了原著观点的可靠性,也为读者更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鸟瞰篇”也是作者在《文史知识》专栏连载的结集编印。
不过纵观全书,“溯源篇”可视为一部精深严谨的学术著作,表现出了作者的专业功力和水平。而“鸟瞰篇”则偏于民俗节庆的普及性介绍文字,更多类似于不涉及深刻理论和思考的随笔。这两种为文风格本身都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部书的两个组成部分,未免有些割裂之感,从而造成了著作前后“落差”太大,所面向的读者定位比较模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众的时间观念与岁时节日风俗都在不断“改造”的基础上继承着已有的传统,原始的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在现代文明身上打下具有民族特色的烙印,我们也在今天的衣食住行中感受着祖先的思想轨迹和思维方式。在民俗学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显学”的时候,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态,针对常新的民众生活与翻新的民间传统,针对不断更新的在永续的时间中寻求循环、制造间隔的观念,进行一种客观、缜密而创新的思考,这也正是此书于学术价值之外引人深思的重要启示。
“追寻一个逝去的节日——社日民俗的文化阐释”这一章节篇尾说:“民间社日的兴起与衰变正反映出人民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创造及文化更新能力。”将这句话推而广之到所有民间节日的兴起与衰变也同样适用,正是由于人们不竭的文化创造与文化更新能力,不断地赋予传统的岁时节日以新的内容、新的意义。诚如作者的总结:“生活层面的文化可以与时俱进,但是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理念却很难改变。岁时节俗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人们在岁时节日中所表达的良好的生活愿望却贯彻始终,民俗节日因之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原载《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书品》2002年第4期上的书评
于 涛
时间是什么?对于习惯了每日里穿行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的人们来说,时间似乎已经简化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所带来的昼夜交替,表盘上秒针、分针的机械运动。似乎人们已经永远忘却了树枝已经催生出的嫩绿的新芽,娇艳的花朵已经绽开的笑颜。
这对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来说,时间的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了。可是,这种必然难道要以流失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为代价吗?正是沿着这一思索的路径,萧放博士推出了他的最新力作《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该书分为溯源篇和鸟瞰篇。溯源篇包括三个部分,把中国传统社会的时间表述——岁时,置于民俗形态中,揭示了岁时观念的产生,考察了中国民众在时间感受、时间认知、时间操作上的宗教、政治色彩,指出了家族伦理与历史伦理构成了岁时节日的两大要素,岁时文化传统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凝聚民众情感,传承历史,延续和再造社会活力的深远意义。
鸟瞰篇包括十四节,分别展现了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中的春节、元宵节、社日、清明节、浴佛会、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朔、冬至、祀灶和腊日的由来、演变及其文化内涵,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民众时间生活的画卷。
作为一本历史民俗学著作,《岁时》在注重学理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恰如作者看到春节里大红的对联贴起来、震耳的爆竹响起来、翻腾的龙舞舞起来的时候,激荡的心情化作由衷的呼声:“我们是中国人就该过自己的节。”(见该书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