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春节的变化正在发生,节俗的传承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重视具体的年节民俗事项,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年节礼物等等年俗营造了年节的气氛。我们对一些传统民俗项目不要简单地禁止,事实上,这些年年味的淡化与我们对某些传统民俗项目的禁止有着密切的关系。春节是民众一年一度情感、愿望的释放日,管理部门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大家进入超乎日常的“狂欢”状态,让旧年的郁闷、旧年的压抑,在送旧的鞭炮声中随风而逝;新年的期冀、新年的祝福循着迎春的鼓点落入人们的心田。作为年轻的国民,在面对传统的时候,最好多一份敬畏,用我们的身心贴近传统,去感受、体味春节民俗中的温馨,同时,我们也要对春节民俗进行意义的阐释,让春节在更多人的心中得到滋养。

──引自萧放《春节》 


 

·春节民俗:消逝与保护
·[乌丙安]唤醒记忆:重新装点年节文化空间
·民俗专家勾勒“春节日历”:初一到十五都有讲究
·老北京过年琐忆(组图)
·[廖奔]现代城市里的年味儿如何才能变浓?
·中国人的“年味”在传承中不断变化
·[笔谈]春节春节,怎样才能红红火火
·怎样过年才有“味道”?中大发起岭南春节习俗调查
·[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
·萧放教授:春节,中华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
·[高丙中]元旦与春节——作为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
·聊斋:说不完的春节道不完的年
·[陈仓]民生是民俗文化的根基
·[观点]“春节”为什么这么重要
·“春节:地方性与民族文化认同”学术研讨会
·[对话冯骥才]春节假日宜提前一天 民俗文化需悉心保护
·[刘宗迪]明年,我们还会过年吗?
·[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
·[乌丙安]唤醒记忆:重新装点五彩缤纷的年节
·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
共263条 列出第241到第26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第13/14页 转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