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一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
  作者:郑晓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10 | 点击数:23847
 
傣族和基诺族不同的情况很自然会使人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傣族文化可以有良性变迁,基诺族文化却出现了非良性变迁呢?
以我十多年来的观察和体悟,我认为,这里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民族自信,或曰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问题。
民族自信是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特质的肯定性评价的基础之上。这种自信表现在与异文化接触,发现了“我”与“非我”的不同时,能够对本民族文化和异民族文化都采取分析的态度,存己之优,择人之良[①g],从而使本民族文化吸取丰富的营养而健康发展。历史上的“盛唐气象”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当然,自信区别于夜郎自大式的自矜,这就无需多说了。可以说,傣族是具有充分的民族自信的,基诺族就有些欠缺。那么,何以出现这种不同呢?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自信是建立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之上的。形成自我评价的因素有许多,而十分重要的是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这一点上,傣族文化是很幸运的。傣族的文化特质受到传媒的广泛关注,如泼水节、傣族妇女的服饰、孔雀舞等,都受到肯定性评价并广为人知。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成为著名的旅游区,本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别人欣赏、参观的对象,这自然更加提高了傣族群众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相比之下,传媒对基诺族的经济发展、教育成效报导较多,而对其文化关注得较少,基诺族群众难得听到别人对自己文化的肯定性评价。基诺族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欠缺与此不无关系。这样,在社会开放度提高、接触外来文化时,他们、特别是年轻人就容易轻易地放弃本民族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对本民族文化健康的自信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理性自觉的表现。在当代,强调这种理性自觉十分重要。因为当前宏观社会发展迅速,不同文化的汇聚也普遍存在,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迁。于是,怎样使这种变迁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强调对于民族文化的理性自觉,这种理性自觉因了下面的现实而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后发、自上而下推动的特点。由于不是自发产生的,人的理性自觉在这一进程中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文化因子的去留存废,何者应当弘扬、何者宜于弱化,如何对外部文化进行选择性吸收,凡此种种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这种理性。为此,我主张我们需要通过包括传媒在内的各种手段培育兄弟民族的具有现代理性的民族意识(注意,不是狭隘的、偏激的、夜郎自大式的民族意识),这包括对本民族文化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必要的民族自信,以及健康的心态和开放的胸襟。这样,在多种文化汇聚的时候可以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分析的态度,存优择良,以图发展。我相信,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的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它决不需要以民族文化的丧失为代价。
 
注释:
①a除去对曼飞龙村寨的调查而外,1990年以来,笔者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代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从而获得了有关傣族社会的更多的资料。这期间又一次宝贵的机会是1993年参加农村社教工作队前往德宏傣族地区进行了4个多月的农村工作,这也是一次认识傣族、研究傣族的机会。我对曼飞龙村文化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傣族文化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①b见王铭铭《现代的自醒》,《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王铭铭在该文中具体介绍了持有不同意见的代表性人物的观点。
②b同上。
①c现在村里人对于赕(dàn,向神灵奉献祭品)佛的作用有如下理解:总的来说,是向佛表达自己的虔诚,具体来讲,可以:1.求得佛的护佑,消灾免难;2.赕给自己的先人;3.给自己死后用。所赕的物品因场合不同而不同。在较大的赕佛活动中,还有化妆品、日用品(香皂等)、收录机。问其用途,说是给自己来世用。由此看来,村民还是有来世观念的。
①d这47人中,演员13人(小学文化),政府部门干部7人(初中、高中文化),电台工作人员3人(高中文化2人、初中文化1人),银行职员2人(初中文化),教师3人(高中文化),入伍4人(初中文化),县、乡企工人15人(小学文化)。在47人之外,另有一名退休医生(小学文化)。这些人中,最早出去的有两类,一是被招去做歌舞演员,一是以复退军人的身分被安排工作,这两类人参加工作与受教育状况无直接的联系。以后的情况就不同了。后来参加工作的大都要通过招工招干这一渠道,其间,受教育程度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这一群体在曼飞龙村民中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让村民们看到了自己的努力——受教育与机会的联系。
①e据我所知,这种婚姻中的男方很多人无固定职业,不少人为农村户口,文化也低,婚后尽管夫妻关系还可以,但日子过得很苦。我在昆明常遇到嫁给内地人的傣族姑娘,常常是双方均无城镇户口,也无稳定收入,日子不好过,有时夫妻也不和。因此,这种婚姻是否能给傣族姑娘带来幸福是大可怀疑的。
②e相应地,男青年认为女青年若有外出打工的经历,就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心变了,不安心农村生活,甚至有“心花、心野”、“不想劳动只想玩”、“胆子大、不害羞”等负面评价。
①f关于文化的适应性及非适应性,请参阅(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①g参见杨国枢《中国人对现代化的反应:心理学的观点》,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本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5期,第126-14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怡鹏]红水河流域壮族蛙神崇拜的美学阐释
下一条: ·[陈柏峰]乡土逻辑植根于熟人社会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
·[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刘林娟]江南蚕神信仰研究
·[胡媛]跳岭头与吃岭头:社会变迁中的民俗演绎 ·[何庆华]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钟佳琪]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传承人视角下平阳卖技的记忆与存续
·[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蕾]地方社会变迁与民间音乐传承的嬗变
·[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
·[托马斯·道森等]阅读艺术,书写历史——南部非洲的社会变迁与岩画·[冯桂华]饮食里的生态、关系与社会变迁:对赣北地区“米粑”食俗的人类学考察
·“改革开放40年与地方社会变迁”青年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高忠严 柴书毓]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