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户晓辉]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
  作者:户晓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7 | 点击数:9646
 

从网民到网络公民

  尽管这些网评持续时间较短,只能形成言论市场的雏形,但作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它们吸引了不少网民参与品评并继续表演。正是这个表演过程体现出网民对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参与规则的自觉维护和主动追求。他们知道,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要自由而公开地表达出来,并非信口开河和信口雌黄,也不是动辄问动机不问事实,更不是进行人身攻击或打口水战,而是需要大家遵循共同的思维逻辑和论辩程序。由此来看,这些有关“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并非仅仅是“猴年把网民当猴耍”的闹剧,更是考验并检验中国网民理性能力的网络民间文学表演。

  从前,中国民众大多只是“获得节庆时短暂的呐喊权与话语权,却不去在日常生活中争取它与改进它”,但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他们的发言习惯已有所改变,日常街谈巷议之外的网络公共领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公开发表看法的场所,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学会并且适应公开发言的形式规则。从私民到网民再到网络公民的转变过程,也是从私下议论到公开发言并且善于以理性方式发言的民主化过程,而“民主的部分成就就是它有能力通过公开讨论使人们对相互之间的困境产生兴趣,并更好地认识其他人的生活”。主的要义不在结果正义,而在程序正义,因为“一种良好的程序往往比为正义的内容设定的任何标准都更能保证正义”。程序正义的要义在于,“只要找到了相对公认的方法和程序,按此方法和程序得出的结果,我们就推定必然是正确的或公正的。这是人类社会解决许多难以了断的纠纷的有效方法。比如司法制度就是出于一种程序公正的理论而建立的,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纠纷出现后,由于事实和证据的各种原因,会得出一个大家一致认为公正的裁决结果。之所以认为司法是公正的,是因为找到了一套普遍认同的程序,按此程序进行,作出的裁判就被认为是公正的。”因此,民主的重要步骤是遵循公平、公开的参与程序,即便不能完全达到每个人希望的结果,但必须认可按照你所认可的程序得出的结果。换言之,只要是真正按照你所认可的程序和游戏规则得出的结果,只要这个程序经过严格监督而且没有作弊和造假环节,即便得出的结果与你的想法不同,你也应该承认和接受。因为民主意味着程序公正,它不能保证结果一定符合每个人的愿望,甚至任何办法都难以做到让每个人都如愿。正因如此,民主也意味着要允许一部分人合理合法地表达对结果的不满评价。这就是公平的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也是意味着平等契约关系的形式规则,必须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有关“上海女孩逃饭”的网络民间文学表演表明,网民们在自动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和判断力,那些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和谩骂言辞,只要不触犯法律,也应该允许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存在并且自由地表达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上,各种思想在这里交汇、撞击、融合,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的声音进行着博弈。在以往,具有理性批判能力的人往往只能将自己的见解藏匿于心底或告知于周围的人,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他们理性的声音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同时,非理性的声音可以得到网民的谴责和声讨,使人们在争吵和辩论中获得真理。同时,通过网络讨论的匿名性等特征可以使网民们更加畅所欲言,敢讲真话,更加激发和培养了人们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为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公共领域的构建创造了可能。”重要的不在于观点上的谁对谁错,而在于大家都作为平等的主体并且彼此视为主体(交互主体)为自己的言论负责,“这既是对网络空间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同样重要的是,不同的观点能够遵循同样的逻辑规则并且站在平等的话语地位被表达出来。只有这样,不同的话语和观点之间才能存在平等的对话和竞争,才能有助于辨识其中的真假和对错。

  可见,在有关“上海女孩逃饭”的网络民间文学表演中,中国网民不约而同的前提也同样是对公共领域的默认,网民们正是不约而同地站在这种理性目的论立场上,共同维护并构建网络公共领域,以日益成熟的理性姿态来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并且允许、鼓励和尊重其他网民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他们不仅在言行上越来越理性,也要求并需要自己和网民的理性。

  作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也表明,中国网民能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以理性的主体相看、相待;他们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其他网民都能够表现出趋于理性化的态度,他们在学会独立判断并且在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这种目的论追求使网络公共领域成为中国人启蒙与自我启蒙的重要手段和预演场域。“所谓启蒙,即是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就个人而言,启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主体性原则;就全人类而言,启蒙是一种迈向绝对公正秩序的客观趋势。无论是哪种情况,启蒙都必须以公共性为中介……”至少,由于“中国的历朝历代,受到权力不时的阻碍,一直缺少独立的、理性的公众,能通过公共的批判形成公共舆论,因此,公共领域并没有实现。……在网民一次次的胜利背后,也代表着网络社会逐渐走出了传统文化的‘私’。”也就是说,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正在让越来越多的网民得到精神上的锻炼,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成长为理性主体和独立个体,让大家学会根据常识和逻辑对日常生活领域的问题做出独立思考。康德把一个人对其“理性的公开运用”(Deröffentliche Gebrauch seiner Vernunft)理解为作为学者在读者世界的全体公众面前(vor dem ganzen Publikum der Leserwelt)所作的那种运用。他认为,只有这种运用是自由的,才能在人们中间带来启蒙。换言之,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启蒙,“启蒙就是人脱离自己造成的未成年状态的出路。未成年状态就是不经另一个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知性。如果原因不在于缺乏知性,而在于不经另一个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这种未成年状态就是自己造成的”,因此,我们作为公众需要认识到自己“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因为“公众要启蒙自己,是更为可能的;只要允许公众自由,这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

  在如今的网络上,理性的公开运用当然不限于学者,也不限于公知和网络大V。每个网民都需要学会在网络公共领域敢于并善于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公共生活才能避免普遍的冷漠和沉默,我们的日常生活才可能获得正当的理由和条件而转变为好生活,因为一旦“置身于公共领域中,公民参与政治、关注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理性判断是非的能力都将得到提升,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得以培养和发展”“公共领域的精髓在于作为一个具有理性的批判性公共话语空间,它可以形成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要实现建构具有建设性的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同样需要这样一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监督公共权力,协助政府进行理性决策。”

  目前,互联网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也为中国传统的私民转变为现代的公民提供了(尽管是有限的)契机。全媒体时代和微时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将虚拟的公共领域与实体的公共领域结为一体。尤其在中国,当其他公共领域建设举步维艰之时,网络公共领域可能捷足先登并且成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先声和先导。

  在有关“上海女孩逃饭”的网络民间文学表演中,中国网民的理性能力不仅依稀可见,而且表现不俗。这些网络民间文学表演也让许多网民认识到,“讨论问题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认识,而不是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我们和别人讨论问题时,常常一开始就有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进行讨论的原因。然而,在一场有效的讨论中,我们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高认识——而不应该是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一心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以及和我们不同的观点。”正因如此,这些讨论和评说才成为网络民间文学的表演,它们的根本特征不在于观点的对错,而在于不同观点的平等表达和理性交流。只有敢于并善于在公共领域公开运用和历练自己的理性,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才能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得到安顿和保障,并且获得一种经过论证的理所当然性,更好地实现好生活的目的条件。

  本文对有关“上海女孩逃饭”的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分析也可以表明,理性的目的论看似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就(先验地蕴含)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实践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应该发现并突显这些理想的价值追求,让它们变得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是我们能够过上正常的、好的日常生活最急需的必要条件。如果仅仅满足于那些貌似科学的实证经验研究,如果仅仅固守传统的民俗观念,那就可能看似在日常生活的第一现场,反而对中国人日常生活面临的最紧迫问题隔靴搔痒、舍本逐末,甚至漠不关心。

  (本文刊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毛巧晖]社会秩序与政治关系的言说: 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
下一条: ·[罗丹 马翀炜]哈尼族迁徙史的灾害叙事研究
   相关链接
·[李向振]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郭倩倩]民俗学的理论范式转型
·[户晓辉]胡塞尔与民俗学的普遍性诉求 ·[王杰文]“实践”与“实践民俗学”
·[李向振]新时代实践民俗学理论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刘铁梁: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
·户晓辉:三谈实践民俗学·[李向振]重回叙事传统:当代民俗研究的生活实践转向
·[萧放 鞠熙]实践民俗学:从理论到乡村研究·[吕微]两种自由意志的实践民俗学
·[刘铁梁]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王杰文]“实践民俗学”的“实践论”批评
·“《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实践民俗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史
·户晓辉:《日常生活的苦难与希望:实践民俗学田野笔记》·[万建中]创立和实践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
·[户晓辉]实践民俗学视野下的“神话主义”·[宣炳善]从民俗事象研究到生活事件研究的方法转换
·[户晓辉]非遗时代民俗学的实践回归·户晓辉:《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