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
  作者:巫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5 | 点击数:18039
 
 
五、总结
 
众所周知,费孝通先生是人类学功能论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嫡传高足,相信有人会将他的学术理论跟功能论挂上钩。不过,通过梳理他的关于族群研究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费孝通先生的族群研究理论已经较少受制于人类学功能论的约束,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的理论贯彻了他一贯坚持的“志在富民”的理想,在理论上非常接近当代社会科学界所提倡的族群认同建构模式。费孝通先生的这种转变,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应用了人类学的整体观的结果,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人类学、社会学族群研究的理论贡献,可以概括为三条:(一)把族群研究纳入社区研究的视野,为研究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群体提供了灵活性。这种视野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避免将族群研究等同于少数民族研究。换句话说,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任何地方对某个社区的某个群体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也是一种族群研究。例如,在上海进行台湾人、香港人、韩国人的研究也是一种族群研究(但不是“民族研究”);(二)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强调被调查对象的主观认同因素,重视被研究者的族群内心情感,而不是用客观条条款款去套现族群分类;(三)指出“民族”概念是一个活的概念,民族的来源是多元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概念,实际上表明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认同建构过程。这就是当代人类学族群理论中所关注的族群形成过程的研究(陈志明2005;巫达2009)。
综上所述,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论述中处处蕴含着睿智闪光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在强调人类学理论本土化的今天,我们要怀着一份崇敬的心情接下费孝通先生这份珍贵的学术遗产。在严谨治学、爱国爱民方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方面,费孝通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Barth,Fredrik.1969.“Introduction”,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ed.Fredrik Barth,ed., pp.9-38.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
Hutchinson,John and Anthony Smith,eds.1996.“Introduction”,Ethnicity.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er,Max.1978.Economy and Socie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巴斯,弗里德里克,2006(1969),“族群与边界”,高崇译,载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第41-70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察内娃(Ttaneva),2006,“今日族群理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术通讯》第6期。
陈志明,2005,“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看中国人类学的族群研究”,载《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马戎、乔健、李沛良、李友梅编,第225-245页。中国高雄:丽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志明,2009,“从费孝通先生的著作思考人类学的若干问题”,载《费孝通先生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马戎、刘世定、邱泽奇、潘乃谷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费特曼,大卫,2007,《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51,“兄弟民族在贵州”(1951年6月16日),收入《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1951-1984)。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费孝通,1954,“关于黔西民族识别工作的参考意见”,收入《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1951-1984)。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6页。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费孝通,1996,“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收入《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下卷1985-2003)。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费孝通,2005,“民族调查”,中国社会学网, 2005年4月26日。网址:http://219.141.235.75/shxw/sociologist/fxtwj/t20050426_5788.htm
费孝通,2006,《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文集新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淑娉,2007,“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人类学的理论贡献”,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7 年第4 期。
李友梅,2005,《费孝通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沈关宝,2006,“从学以致用、文野之别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老师的文化功能论”,载《社会》第2期。
斯大林,1955,“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载《斯大林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巫达,2005,“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第132-138页。
巫达,2006a,“理性选择与族群内心情感:中国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 载《台湾人类学刊》第4期,第113-147页。
巫达,2006b,“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历史因素”,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第19-23页。
巫达,2009,“中文对ethnogenesis一词的理解与翻译”,载《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第95-97页。
巫达,2010,《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四川尔苏人的民族志研究》。北京: 民族出版社
徐大慰,2007,“巴特的族群理论述评”,载《贵州民族研究》第6期。
(本文载李友梅主编《文化主体性与历史的主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第95-10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史良昭]《赵氏孤儿》故事考辨与历史复原
下一条: ·[陈怀宇]赫尔德与中国近代美学
   相关链接
·[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
·[张亚辉 庄柳] 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张浩]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
·[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赵旭东]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梁爽]锡伯族的图像叙事与历史记忆·[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墨磊宁]“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魏琳琳]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
·[苏力]较真“差序格局”·[田兆元]创世神话图像景观的重塑
·[杨杰宏]音乐祭礼:族群艺术的身份再造与多重表述·[秦和平]“56个民族的来历”并非源于民族识别
·费孝通:我对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过程·[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临终关怀,还能做什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