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杨洪恩]重温历史——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扎巴抢救始末
  作者:杨洪恩   摄影/图:杨恩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1-21 | 点击数:19261
 

  三、抢救扎巴艺人带给我们的启示

  1、 抢救与保护并行

  抢救与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而保护又是抢救的终极目的。为此,抢救与保护是不可分隔与同等重要的。在以往的工作中,个别短视的人,只为眼前获利而一味地从民间艺人那里索取,置艺人的基本权益及抢救工作的可持续性于不顾,在保护、关怀艺人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也留下了不少遗憾。扎巴的事例值得学界学习、借鉴:对于民间文化传承人,他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及发展的重要链条中的关键,首先应该予以尊重并给予人文关怀,然后才是抢救。

  在扎巴生命的最后8年里,他处于年老多病,且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西藏大学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把扎巴说唱的格萨尔的主要部分抢救并保存下来,实属奇迹。这主要归功于他们始终把抢救格萨尔史诗与保护艺人紧紧相连。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史诗学科领域为人们树立了楷模。

  1981年3月,为了便于抢救扎巴的说唱,西藏师范学院决定把扎巴请到拉萨录音。当时在林芝地区,扎巴是与两个女儿一起生活的,为了让老人能够与家人在一起,得到更好的照顾,他们经过多方努力,最后把扎巴一家13 口人的户口全部迁到拉萨,在学校内还专门为他们一家盖了房子,安排了家人的工作,解决了扎巴的后顾之忧。扎巴的晚年身体衰弱,疾病多发,经常需要住院医治,无论是在林芝地区还是后来搬到拉萨居住,扎巴均得到了最好的医疗救治。工作人员就像亲人一样始终呵护在扎巴老人身边,给予了精心照料。这是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这种把优秀艺人请进城,在大学或学术单位进行抢救录音的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在当时紧迫的抢救形势之下,口头传承濒于消失,加之中国书面化的史诗文本较少,史诗传承主要是以口头形式得到延续,人们急于把史诗用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因为当时学界把史诗归入民间文学样式的界定,使人们较为重视口头形式的文本化,认为这是保存即将消亡的口头史诗的唯一途径。

  此后,学术界开始从民俗学的角度审视史诗,至20世纪90年代,帕里-洛德的学说(口头程式理论)被学者引进,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一活形态存在的更深层的意义。该理论是关于比较口头传统的学说,它发起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60年代,该理论倡导利用口头传统的活形态资料,吸收当代语言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成果,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为此,人们开始对19世纪以来的民俗学研究的许多观念进行反思,如“口头文学的创作与表演、作者与文本、传统与创新、口头文学的文本记录与现代民俗学田野工作的科学理念、民俗学文本与文化语境、关于口头文学的价值判断、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双向互动、口头传承、书写传统和电子传媒的传播学意义等。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是跨学科的。这种反思不仅揭示了以往的认识误区,更预示了新的学科走向。”⒀它的概念工具,从“歌”发展到“文本”,再到“演述”,逐层深化;它的术语系统——程式、典型场景和故事范型,迄今已成为民俗学领域最具有阐释力的学说之一;其对荷马史诗是“口述录记本”的推定,对“演述中的编创”的深刻的把握,对古典学和民俗学领域的演述和文本分析,带来了新的学理性思考;在技术路线上,该学派强调的文本与传统的关联、歌手个体与歌手群体的关系、田野观察与跨文类并置以及类比研究等等,都使该理论历久弥新,薪火相传⒁。这一理论的推介,无疑开阔了中国学者的视野,给中国史诗学界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一新的视角再来反观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抢救史诗走过的路,就会生发出许多反思。

  把艺人请进城市,对其进行集中抢救录音,初衷是为了尽快、更好地抢救。但由于艺人脱离了他们长期生存的文化环境,导致了艺人的说唱发生蜕变。对于老一辈说唱艺人,由于长期的说唱实践,格萨尔故事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成型并根深蒂固,进城以后,外界环境的改变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如扎巴、桑珠、才让旺堆等老艺人。对于年轻艺人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进城、集中录音,在获得艺人口述文本的同时,也丢弃了许多于文本背后的文化信息,而这些正是存在于史诗说唱事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扎巴而言,在录音抢救的同时,对于他本人出生环境、生长历程、游吟线路、对格萨尔的理解以及他本人说唱的特点、演唱中使用的曲调、表演场景等关注与研究还很欠缺。同时,脱离了史诗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演唱的文化空间,以及与听众的互动,使我们不能肯定已经记录下来的文本是否就是艺人发挥的最好的演唱文本?由此,给前期的抢救工作留下些许遗憾。巴莫曲布嫫在长期对凉山彝族史诗的田野调查中,不断摸索、体味,提出了在田野调查中,为了正确把握史诗传统田野研究的视角,再现史诗演述的场域的五个“在场”,即:史诗演述传统的在场、演述事件的在场、受众的在场、演述人的在场以及研究者的在场。这种严格的田野实践的理论思考,对我们今后的田野调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杨杰宏]南方民族史诗的类型问题探析
下一条: ·[朝戈金]“多长算是长”:论史诗的长度问题
   相关链接
·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
·[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
·[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
·[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范宗朔]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经典化和多元文化因素·[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民间文学的变迁·[罗文敏]组材: 集与散——《伊利亚特》与 《格萨尔》的情节结构
·[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