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国际经验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经验

[吴秀杰]多元化博物馆视野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
——德国民族学、民俗学博物馆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作者:吴秀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27 | 点击数:17520
 

  三、露天村落博物馆

  顾名思义,露天博物馆(Freilichtmuseum,直译应为自然光线博物馆)将展品从室内展柜中解放出来,将其放回原本的存在条件之中。不脱离实际存在背景的展示以及能够赋予展览以鲜活的生活气息,是露天博物馆独一无二的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露天博物馆在德国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德国有该类博物馆130家,其中80家为民俗学、乡土文化博物馆,它们主要展示地区性的民居建筑式样和风格,凸现前现代化时代的聚落格局,重构村落经济的运作形式、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活态地展现在参观者的面前。本文将这类博物馆称为村落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通常涵盖诸多交叉学科,如文物保护、房屋与建筑研究、民俗学、土地与农业史、考古学与环境学等,是跨学科研究的理想园地。同时,在休闲产业的市场上,露天博物馆也稳占一席之地,因为露天博物馆也是近地旅游、短期休假的理想去处,同时它们也可以为青少年和成年人提供某些传统工艺、职业技能的培训。2007年7月15日,德国十家大型的露天博物馆馆长以及巴伐利亚州非国立博物馆的专业代表人联合发起。在全德博物馆联合会下成立“露天博物馆”工作研讨小组,以彰显该类博物馆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并谋求更大程度上的合作与共同发展。本文仅以黑森州的一个著名的村落博物馆“黑森公园”为例,对该类博物馆的构成、运作和功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黑森公园”位于黑森州陶努斯(Taunus)地区的Neu-Anspach。陶努斯——一个有山、有古堡、有温泉的地方,位于莱茵河中段,原本就是一个旅游和疗养休闲的胜地。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公元Ⅱ世纪,为了保卫已经征服的莱茵河东岸地区,罗马人开始在这里修筑边防城墙和瞭望哨塔。在一些森林地带,这些建筑物的废墟仍依稀可见。“黑森公园”始建于1974年,占地65公顷(约合1000亩),共有7个建筑群组100多座建筑物。“黑森公园”不仅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黑森州的中部,在内容上也试图成为该州的核心露天博物馆。它的主旨在于“搜集、研究和展出乡村日常文化的物品,为的是让已经成为过去的现实生活免于被遗忘的命运”。在7个建筑组群当中,只有两个是以主题为核心——即 A组群“市场广场”和B组群“手工作坊”——来构建的,其余的5个建筑组群分别围绕地方性的特点来构建,展示的分别是黑森州南部、莱茵河一美茵河地区、黑森州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特色。当然,社会分层是重构日常生活的非常重要的角度,在这些建筑组群当中,参观者可以看到乡村社会最上层大庄园主的住宅,也可以看到最下层的流浪打工者的矮小破败的栖身之所。

  村落博物馆的建设和维护本身就为传统手工业提供了一条生路。“黑森公园”中的全部建筑、维修均以传统的方式由手工劳动完成,拥有传统手工艺的匠人如铁匠、锁匠、以房屋建筑为主的粗木匠、以打造家具为主的细木匠、粉刷匠、瓦匠都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用武之地。由于这些建筑工作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着,有意学习传统手工艺者可以得到学习的机会,而普通的参观者也有可能直观地接触传统手工技术实践,可以看到工匠们是如何处理古老的原材料以及如何使用老工具的。农业是乡村生活的根基。在“黑森公园”中,参观者不仅能看到古老的建筑,也可以看到以传统的耕作技术耕种的两片农田,农田里种植的也是过去的作物品种,建筑物之间的空地上是自由放养的鸡鸭,老品种的牛和羊也是这里要刻意保留的“特色产品”。农民的菜园子、蜂箱,路边供奉十字架的小屋(供乡间徒步旅行者暂避风雨和祈祷上帝之用),都意在使过去的乡村生活能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

  如何让这些“死去的物品”讲述那些曾经的生活现实,以及如何再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是让许多博物馆感到头疼的问题。在每年4月至10月的参观旺季期间,“黑森公园”会定期提供各种传统的日常活动和工艺流程的演示/表演活动。这些演示活动包括靛染、旋工、印刷、理发、给动物喂料、1928年家庭妇女的工作、历史上的农业耕作、木鞋制造、编筐、制作黏土砖、邮局服务、玩偶制作、房屋装修、家具制作、石匠、制陶、制车、修表、编绳、织布等。除此而外,“黑森公园”也组织举办各种不同内容的三十多个常规展览和十几个特殊展览。在展览期间参观者可以看到手工业传统的现场演示,如玻璃器皿的制造、啤酒酿造等。

  除了一般的参观者之外。村落博物馆尤其对中小学生有着非凡的吸引力。强调学习本土知识、学习来自身边和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以提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德国小学常识课(5aehekunde)的首要目的和要求。“黑森公园”有两名专门负责教育教学内容的工作人员,他们一方面为中小学生提供博物馆展览的讲解,同时也协助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的主题活动小组。使学生在阅读文字资料的同时也获得动手实践的机会。这些项目包括“处于自给自足和手工业专门化之间的乡村工作”、“乡村的纺织品”、“乡下孩子的生活”、“黏土建筑”、“房屋建筑”、“日常文化和童话世界”、“玩偶剧排演:农场里的动物”、“从前的人们如何生活”等。当然,博物馆也承担教师培训的工作。以最近的活动为例,教师培训包括如 下专题课:“如何将露天博物馆用于教学”、“传统的土木混合建筑方法”、“黏土建筑”、“乡村的纺织品生产、老手艺”、“乡村妇女的生活”、“玩偶剧道具制作”、“从前如何洗衣服”、“来到黑森州的被驱逐者”(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那些被现在的一些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等驱逐出来的原德国人)、“绘画与素描”、“从前孩子们怎样游戏”等。在服务于公众之余,博物馆也面向私人顾客,他们也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举办别开生面的婚礼或者孩子的生日派对。当然一切服务,包括为在校学生举办的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也都要收取费用。

  “黑森公园”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经营比较好的村落博物馆。它的主旨、活动和风格基本上代表了德国村落博物馆目前和近期内的发展走向:博物馆不再仅仅是保存文物的仓库,而是大众获取与交流文化信息的平台。这一新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形式则表现为各种长项展览和专题展览更新频繁,专业讲解和通俗学术报告增加,更多关注儿童、青少年的需求,重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文化传播方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山口修]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资源
下一条: ·专题║ 《社会科学报》:亚洲四国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链接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