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方立松 惠富平]宋代水车诗歌价值研究
  作者:方立松 惠富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6 | 点击数:19786
 
1.水车崇拜情结
龙是中华民族图腾崇拜的对象,龙图腾或龙崇拜不仅渗透到民俗精神生活,而且在物质生活世界也充满着各种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龙的神奇力量以名称的形式表现出来,龙骨车名称的由来,就是一种民俗观念的反映,中国人崇拜龙的观念在龙骨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保持对龙的固有崇拜,因它是祈雨对象,希望它保佑风调雨顺;另一方面,把这种崇拜世俗化和实用化,物化到龙骨车上,同样期望它具有与龙一样的能力,保佑人间的丰收。
把水车设计成龙的形象,喻为龙骨车。在他们看来,龙终究是见首不见尾的,遥不可及的,把水车看成龙的化身,是现实的,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丰收的理想寄托在龙骨车上,表现了中国人信仰的实用心理和龙骨车崇拜情结。
中国古代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力量往往很有限。而水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信心。对此宋诗中多有反映,“江边终日水车鸣,我自生平爱此声。风月一时都属客,杖藜聊复寄诗情”[31]“人定真能力胜天,一车翻水溉高田,汉阴机在终无力,长忆郊居值早年。”[32]水车给人们带来了人定胜天的信念,是抗旱的利器,所以,北宋诗人王令一首关于水车与龙的精彩对话,凸现了水车的高大形象。
《龙谢水车》:
 
水车问龙
来何必召云,去何必飞天?我名不为龙,何能雨尔田?
龙答水车
神龙谢子车,子能未足多。上润虽已然,下竭将奈何。
水车谢龙
水车谢神龙,下竭固无奈。旱则我为用,尔龙尚何谓。
龙谢水车
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尔虽用于人,我亦用于天。在物固不同,于用岂殊然。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假人不尔用,尔售田责否。吾虽身为龙,动亦天所主。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33]
 
这场对话虽然说的是水车与龙分工不同,水车是假于人,用于汲水上润,龙是听命于天,降雨为霖,但实讥讽龙空有本领,漠视民生,赞扬水车旱则为民所用,虽是人间凡物,但发挥了龙不能发挥的汲水雨田的作用。王令的作品多揭露社会的黑暗和民生的艰辛,字里行间透着郁塞不平之气,他把水车与龙对比,褒扬水车贬损龙,责怨上苍,说明宋时水车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已被充分认识。的确,在传统社会,雨水一直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须要素。可以说。雨水的适量与否关系着农业收成的丰歉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成败。古代中国人认为雨水的获得和旱涝之灾,都是神灵意志的产物,受神灵掌控。而水车作为汲水人田的中介器具,缓解了灾情,使更多饥渴的高地旱田得到了灌溉,因此人们在崇拜神灵的同时,因水车具有与神灵同样的功能。也被寄予一种期望。
2.女人车水。
一夫一妻制是小农经济家庭的主体,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结合是小农经济的结构形式,繁重的田野劳动也使妇女走上了田间。
 “……嗟我妇子脚不停,日走百里不离家,绿芒刺水秧初芽,雪浪翻陇何时花。”[34]
脚踏水车日走百里不离家,换来的是雪浪翻陇秧苗绿,该诗让人感到女子车水之辛劳。
“河流满满更满,檐溜垂垂又垂……儿孙汩汰护岸,翁媪扶携上车。[35]写的是一家妇幼老小在排水护岸。
“山田久欲拆,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欹眠露下轲,侧见星月吐。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36]
虽然戽水的劳动力主要是男人,但庄稼缺水时节,灌溉农事急,时间紧,女人们也会放下手中活,加入男人车水的行列,和男人一道分担车水之劳。当然女人上踏车,也有“踏车多笑语”气氛,给枯燥单调的车水带来一点活力。女人车水为车戽劳动场面增加了不少特色,这一点被许多文人敏感地观察到而写进诗里,成为最能拨动文人们怜香惜玉的一根情弦。首先在宋诗中得以反映,随后历代描写女人戽水的诗句连绵不绝,数不胜数,成为水车诗中的独特现象。总之,女人车水也是南方稻田劳作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
下一条: ·[陆锡兴]唐宋时期的纸钱风俗
   相关链接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赵甜佃]动画《鹅鹅鹅》的诗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宋娟 王雨蒙]宋代笔记与宋代文人游宦四方的民俗书写
·[雷紫雯 章梅芳]民间化·民族性·时代感:近代以来景泰蓝的现代转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毛巧晖]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吴霜]两部竹笛协奏曲的民俗研究价值·[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
·[郭海红]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民俗学研究·[孙芳]由隐到显:博物馆实践中的民俗文物价值
·[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张玉]符号消费视野下的唐卡产业发展研究
·[张艺]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杨安琦 宋娟] 论宋代民俗文化传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