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徐新建]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
  作者:徐新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1 | 点击数:17438
 
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如果今日“壮歌”、“侗歌”与古“越人歌”的确类型相同的话,那么其究竟是证明“彼此同源”呢,还是证明它们不过是因环境与需求相近才出现的“文化共生”?20世纪40年代的一批歌谣研究者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歌谣作了考察研究。当时的族群分类和后来不同,有的泛称“苗夷”、“苗瑶”,有的称“特种部族”(“特族”),但都偏向于描述这些族群在歌谣方面的共性。题为《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的专著写道:“广西特种部族,苗、瑶、僮、夷,都是喜欢唱歌的。其中以盘瑶系瑶人的歌谣,更为发达。”有意思的是,该书也提到了刘向《说苑》中的“越人歌”,但倾向于假定其为“瑶人的歌”。在把瑶歌、侗歌和苗歌等进行简单比较的同时(比如说“瑶歌”有歌头,“侗歌”有尾音),著者指出“特族同胞”之所以产生歌谣方面的共性,是“为其简单的社会环境所形成的”④。这里强调的是环境的相似,而不是族群的同源。值得的注意的是,同一著作还对“特族”语音进行分析,发现其“歌”的读法有“Fen”、“Ka”和“Zong”三种。著者把它们译作“分”、“加”和“颂”,并与古代中原的“风”、“雅”、“颂”相提并论,认为“风”就是情歌,“雅”就是史歌,“颂”即巫诗。暂且不管这样的分析是否牵强,在认识表面散在的西南族群歌谣习俗方面,其起到的突出作用同样是以更为宽泛的联系为前提,不但涵盖壮侗语族,而且涵盖了苗瑶等西南地区的其他族群。除了珠江水系——即古代百越地区——为主的范围以外,20世纪上半叶以来,歌谣研究者们在西南各省深入考察的对象还包括了康藏地区和云贵高原的氐、羌等数量众多的族群,并注意到许多彼此相同的歌俗现象⑤。
这样一来,“同根同源”的假说似乎就将让位于环境、需求和创造相通的“文化共生”了。也就是说,为了更清楚的理解和阐释“侗歌”及其相同事像,需要对西南、中国乃至东亚和世界各地与“歌谣”相关的人类文化从根本上有所认识。为此,我们应当建立人类学的歌谣理论,或称“歌谣人类学”;以“侗歌”为例,研究它的:1)发生(包括“历史上”和“情景中”)、2)特性(包括呈现与类型)、3)发展(包括空间和世代的接受、传播)、4)功能(包括对个体的和对族群的)。
从“歌谣人类学”研究侗歌,存在“描写”和“分析”两重内容,需要在事实“本相”与外来“关注”之间取得平衡。这是不容易做到的。比如学者们经过努力可以概括出壮侗、苗瑶或西南乃至人类在歌谣方面的种种“共性”,其与村寨民众和歌手们的真实组合一般不大相干;可借助长期的宣传鼓动,这些理论主张也会反过来影响底层民众的群体认同。说到底,今日的“侗歌”便是这种认同的体现之一。正如笔者前文所述,侗族的族别和族称确定于20世纪“后五十年”的开始阶段。名称的确定和族群的“识别”,意味着外部族际边界——从身份到空间——的完成和内部成员相互认同、凝聚的开始。在这一点上,“侗族民歌”或“侗族文学”、“侗族音乐”的命名,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侗族学者中有人就把对侗歌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列为侗族“民族意识”存在和增强的标志之一。
 
二、“唱”的过程:“歌唱”与“文本”
 
为了从描述和分析两重角度研究“侗歌”,如果我们既想借助现有的“文学”、“音乐”和“民俗”等学科帮助同时又力图避免它们的各自局限的话,可以考虑的办法之一是把关注的基点牢牢置于其统摄全局的核心:唱。
在过去的侗歌研究中,通常的做法是文学记录歌词,音乐关心歌乐,民俗考察歌俗。各有侧重,各得其所。然而似乎都忘了强调一点:所有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唱”。歌词是唱出来的,歌乐存在于歌唱中;至于歌俗,更是通过“唱”才得以呈现。彼此的关系可说是多位一体,不可分割。“唱”是声音、语词和环境、习俗浑然合成的整体,是具体歌手们的现实行为,同时也是特定场景中的交互过程和文化传统里的世代承继。一旦离开了“唱”,则歌非歌、乐非乐,歌者消失,歌俗不见⑥。
由此看来,“歌谣学”的基础就是关注具体存在的唱。研究族群歌谣,就是研究族群之唱。古代汉语文献的分类指出“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强调的关键也还是“唱”。若以唱为主,歌便可视为唱的具体呈现和可供欣赏、接受的成果。于是由“唱歌”开始,引发出的有“听歌”、“对歌”以及“传歌”、“赛歌”等一系列相关事像。这些事像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唱”或“听”的具体参与,构成了一个存在于生活行为里的“音响空间”,或交往互动中的“声音世界”以及族群共享的“口传文化”。
(一)“唱”和“听”的共享互动
侗歌演唱过程中的基本关系是唱者和听者的现场互动。如遇对歌,这种“唱-听”关系会相互变换,即你唱我听,你听我唱。由于“唱”的起因来源于普遍的生活需要,“唱者”的身份便不存在专业、业余的区分;听者的意义也不是单纯的被动旁观,而是唱者“以歌倾吐”的对象和共同创造“口传文化”的同伴。正因如此,才会有“小黄人的一生,就是歌的一生”、“小黄侗寨常年四季歌声不断,个个能歌,人人会唱”这样的现象。原因何在?当地村民的回答是:我们的老祖公世代相传下来,“一天不唱歌,就感到不快乐”。此外:只有唱歌,寨子才会清吉;只有唱歌,五谷才会丰收,人们才会安乐。其他地方的情况是“歌唱庆祝,歌唱劳作;说媒时唱,祭祀时唱,接送客人时唱,甚至在丧葬礼仪中也唱”;依照人们的说法,“除了唱出来的歌,去世的亲人听不懂任何话语”[7]。三江的侗歌则唱道(《三江各族民歌》,三江侗族自治县歌谣集成资料(之三)):
 
有吃有穿唱歌先,
天大的事丢一边。
……
口不唱歌心不乐哟,
唱歌够了死到阴间无怨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田欢]生成过程中的民间英雄
下一条: ·[杜再江]苗族古诗《亚鲁王》的前世今生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征稿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