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石硕]隐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楼
  作者:石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1 | 点击数:14118
 

  
  四、关于碉楼起源的两个本土文化背景
  
  对于碉楼是“为祭祀天神而建”并“具有神性”这两点,在藏彝走廊地区我们还可获得以下两个旁证:
  第一,古代藏彝走廊地区普遍存在一种“石”崇拜。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到东汉初年,藏彝走廊地区分布着一种广泛而又普遍的以石板或石块垒砌墓室的“石棺”墓葬,考古学上称“石棺葬”。藏彝走廊地区是我国石棺葬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石棺葬遍及了整个藏彝走廊。石棺墓地均分布于各河流台地上,墓地中石棺呈密集或重叠排列,或数十座、数百甚至数千座不等,同一墓地中石棺葬的年代跨度达数百年。藏彝走廊的古代先民为何如此长期和普遍地采用“石棺”这一葬式?史籍虽无明确记载,但有一点可肯定,对死者的处置及葬式选择乃是生者信仰与宗教观念的反映,即所谓“事死如生”。且一个族群如何对待死亡往往关涉其信仰与宗教观念之核心,所以石棺葬盛行可能反映一个事实——在藏彝走廊古人的宗教观念与信仰中应包含某种对“石”的独特理解与崇拜,即“石”在其宗教信仰中占有特殊位置。这还可由两点得到旁证。一、岷江上游羌族《羌戈大战》史诗中,描述当地土著“戈基人”的特点是“纵目”,并“生居石室,死葬石棺”。《华阳国志·蜀志》记蜀人先祖蚕丛氏“其纵目,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古文苑·蜀都赋》章樵注引《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生居石室,死葬石棺”可能正是对古代藏彝走廊地区流行“石”崇拜及石棺葬的一个生动说明。二、距今5000年的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众多石墙半地穴房屋、石墙、圆石台、石围圈、石铺路等石砌建筑遗迹,尤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发现两座圆石台和三处石围圈遗迹,均排除是房屋附属部分,也谈不上任何实际用途,遗址发掘者认为这些“圆石台、石围圈等可能和原始宗教信仰有关”。倘如此,则我们可断定“石”与“石砌建筑”远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同当地居民的信仰及精神生活发生了某种联系,这极可能是后来石棺葬普遍兴起之滥殇。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与石砌碉楼、碉房的分布之间呈现一种奇特的对应关系,即有石碉、碉房的地方大多同时发现石棺葬。此现象暗示石棺葬与石砌碉楼、碉房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这种石砌建筑传统在文化上显然应有一个共同的内核,即在当地先民的原始信仰及观念中可能存在着某种对“石”的独特认知与崇拜。假如我们将“垒石为室”的碉放在藏彝走廊的上述特定文化背景中来认识,那么石砌碉楼最初起源于信仰的可能性就明显大于其作为防御性实用建筑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石砌碉楼起源于信仰同该地区古代普遍流行的“石”崇拜之文化背景更为吻合。
  第二,藏彝走廊地区许多古老民间信仰中普遍存在以“高”为“神圣”的观念。
  求高是建造碉楼的一个出发点。而在藏彝走廊地区许多古老的民间信仰中我们均可看到高度与神性之间有密切关联。最典型的是神山信仰。神山信仰是青藏高原极古老的一种信仰,早在佛教传人前已广泛存在。藏彝走廊地带绝大多数山都是神山,只是等级不同罢了。有的是一户或几户人供奉的神山,有的是某一村寨供奉的神山,有的是一沟一谷或某一地理单元中若干村寨供奉的神山,有的则是一个更大区域或空间范围人们共同供奉的神山。神山的级别与其高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那些高耸云端、醒目且山巅终年积雪的山往往都是某一区域中较重要的神山。山所以成为人们膜拜对象,揭示了一个古老的事实——在当地原始宇宙观和信仰中“高”与“神圣”密切相关。产生这种关联的核心当缘于“天神”崇拜。
  在藏地古老苯教中“天神”是最重要的神,不仅祖先与“天神”联在一起,因山可上下,又将山与“天神”联系在一起,故祭山、祭天、祭祖常是三位一体。在此信仰体系遂产生出“高”与“神性”相关的宇宙观。若按扎巴地区的传说碉楼“是为祭祀天神而建”并具有明显神性来看,碉楼与神山崇拜在本质上完全相通:一、两者均以“高”为特点;二、两者均与“神性”相关。所以碉楼同样体现了“高”与“神性”的合一。
  在碉楼分布区,还有不少信仰与崇拜形式体现了“高”与“神性”的相关。如用石块垒砌成的嘛呢堆大多置于山口或神山顶上,虽然形状各异,但就实质而言它乃是在追求一种高度(只是高的程度不同罢了),且为石砌,这两点均与碉楼相通。又如当地石砌房屋格局一般多为三层,下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等杂物,中层为人活动场所,厨房(当地厨房均兼为客厅)和主要居室均在中层,上层为经堂所在。此外,房顶四角还放置白石或插有经幡,祭神焚香(当地俗称“熏烟烟”)的炉灶也置于房顶。这种在居住格局中将祭神及与信仰相关事物均置于房屋顶层的作法同样体现了“高”与“神圣”的紧密关联。《土观宗派源流》谈到藏地最早的苯教“笃苯”时云:“当时的笨教,只有下方作镇压鬼怪,上方作供祀天神,中间作兴旺人家的法事。”“笃苯”为雍仲苯教(“伽苯”)传人前藏区各地最早的原始宗教形态,可见“上方作供祀天神”即以“高”为“神圣”的观念产生极早,且今藏彝走廊地区的房屋格局仍沿袭了“上方作供祀天神”的传统。
  从碉楼所在地区许多古老民间信仰如神山崇拜、嘛呢堆及房屋居住格局均普遍包含以“高”为“神圣”的观念看,它们与碉楼之间实存在内在一致性,故以“高”为“神圣”的观念很可能是促成碉楼产生的重要媒介与文化土壤。如果从这样的文化背景来看,同将碉楼视为产生于战争防御的观点相比,碉楼“为祭祀天神而建”的说法似乎更具本土性和真实性,后者与当地许多古老民间信仰在观念与文化内涵上更为相通和吻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永祥]现代化对彝族土掌房的冲击
下一条: ·[张跃 刘娴贤]论怒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
   相关链接
·[林玲]神性与伦理:虞舜孝感动天故事的经典化·[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
·[王志胜]神性的石头——另一种土地神崇拜·[徐娅玲]韩国民俗符号中的“女神性”
·[李柯]共生、应时与认同:民俗谱系视阈中春节习俗的变与不变·岳永逸:只要世俗不能解决全部困境,神性就有存在的可能
·“人神比邻:北平城的神性空间”的北大博雅讲坛在北京举行·[杨洪恩]重温历史——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扎巴抢救始末
·[李静玮]从人性到神性·[刘旭涛]透过神性看人性
·[刘建国]罗平布依族民间文学的神性意识·吴真 著:《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降边嘉措]扎巴老人说唱本与木刻本《天界篇》之比较研究·[高伟]浅谈文物田野调查和民俗田野作业关系
·保护不能与开发并举:开平碉楼保护开发论坛·[吴秋林]仪式与傩戏的神性空间
·[刘铁梁]庙会类型与民俗宗教的实践模式·四川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开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