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晓春]乞巧拜仙 金针度人:宋以来广州地区的“七娘会”
  作者:刘晓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27 | 点击数:7035
 

  本文结合文献材料和田野调查资料,发现广州地区“七娘会”的核心习俗如乞巧拜仙、金针度人等历经千年,一直传承至今,但习俗的传承主体却由未婚女子逐渐演变为中老年妇女,究其原因,与习俗的中断导致代际传承断裂有较大关系。传统时期,广州地区的“七娘会”为民间自发,改革开放复兴之后,初期由民间自发,现逐渐演变成为政府、学者、媒体、民众等不同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节日,功能日趋多样复杂。基于“传承母体”的民俗传承,其人际关系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组成的“熟人社会”,而当今由不同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节日,却是“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奇异交织。由传统的“熟人”“陌生人”相互观赏品评,“看”与“被看”,“各美其美”,到当下的“熟人”“陌生人”共同参与,广州地区的“七娘会”不是特例,而是当下中国民俗文化传承的共同现象。当下的民俗传承从“传承母体”逐渐转变成为利益多元的“异托邦”,对于当下民俗传承的认识,亟须超越传统的“传承母体”幻象,从众声喧哗的多元诉求中寻求利益各方的“美美与共”。

 

  注释:

  [1]宋·刘克庄:《即事四首》,清·吴之振:《宋诗钞》卷九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屈大均:《广东新语》(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2页。

  [3](乾隆)《番禺县志》,卷十七,风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刻本。

  [4]清·范端昂:《粤中见闻》,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刻本。

  [5]清·陈坤:《岭南杂事诗钞笺证》,吴永章笺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09-311页。

  [6]王利器、王慎之、王子今辑:《历代竹枝词》(四),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0-3421页。

  [7]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7页,第382-383页。

  [8]《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8月12日。

  [9]《越华报》,1934年8月20日第1版。

  [10]《越华报》,1934年8月20日。

  [11]谢权治:《微型工艺“乞巧村”》,番禺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番禺文史资料》(第17辑),2004年12月。

  [12]口述人:周凤英,女,72岁,凌边村人;调查记录整理:刘晓春、程肖力,2015年8月17日,凌边村委。

  [13]口述人:曾秀妃,女,59岁,凌边村人;调查记录整理:刘晓春、程肖力,2015年8月17日,凌边村委。

  [14]石碁镇文化站编:《岐山拾趣》,自印本,1993年10版,第95页。

  [15]口述人:周凤英,女,72岁,凌边村人;调查记录整理:刘晓春、程肖力,2015年8月17日,凌边村委。

  [16]口述人:曾秀妃,女,59岁,凌边村人;调查记录整理:刘晓春、程肖力,2015年8月17日,凌边村委。

  [17]石碁镇文化站编:《岐山拾趣》,自印本,1993年10版月,第95-96页。

  [18]口述人:周凤英,女,72岁,凌边村人;调查记录整理:刘晓春、程肖力,2015年8月17日,凌边村委。

  [19]口述人:周凤英,女,72岁,凌边村人;调查记录整理:刘晓春、程肖力,2015年8月17日,凌边村委。

  [20]口述人:曾秀妃,女,59岁,凌边村人;调查记录整理:刘晓春、程肖力,2015年8月17日,凌边村委。

  [21]口述人:许锯泉,男,1968年生,潭山村人;访谈记录整理:刘晓春;2015年5月15日,潭山村委。

  [22]口述人:许锯泉,男,1968年生,潭山村人;访谈记录整理:刘晓春;2015年5月15日,潭山村委。

(本文发表于《粤海风》2016年第5期,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那木吉拉]突厥和蒙古等北方民族“先祖之窟”崇拜及其神话传说研究
下一条: ·[江帆]谁在叙事 为何叙事 如何叙事:“非遗”保护的田野立论与概念拓展
   相关链接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张勃:共建共享过七夕·2018七夕旅游指南——你身边的“非遗”专家Cue你
·[储冬爱]乞巧节的符号学阐释与文化创意·[宋红娟]歌谣与情感 ———从情感人类学看西和的乞巧歌
·[韩雷 刘宪]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朱双燕]2016年武义七夕节接仙女仪式的田野调查报告
·中国(鲁山)七夕节: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商家掘金七夕“浪漫经济”·[刘宗迪]遥看牵牛织女星
·[洗桐]古诗古画中的“七夕”·[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