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郭建勋]口传、记忆与书写:对民间信仰流变过程的又一解释
——以四川泸定岚安乡的哑吧灯为例
  作者:郭建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17 | 点击数:6656
 

  这种变化,充分表明了民众尤其是传承人对于哑吧灯有意或无意的改造。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文化互相交融,不同时空下的人与文化互动调适,使哑吧灯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迁。作为口耳相传的民间信仰,每一次表演都是与以往不同的重新创作,演出者进行着新的艺术创造,他们利用从传统程式中抽取出的某个选择,来填充整个主题空间中每个转折当口的空位,在一次次的表演中,从文献到田野,都体现了哑吧灯文本的丰富性。田野中的哑吧灯,从角色名称,表演形式到内容也被现在的岚安人接受,并影响着当地人对哑吧灯的认知和记忆。哑吧灯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一种重新创造的过程,名为哑吧灯,而过去与现在的哑吧灯在内容、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它可能由传承人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一种“接近过去”的复原,也可能是由文化工作者、地方精英甚至是政府出面进行符合“当代意识”的一种再创作。(43)而岚安哑吧灯的种种变化,有地方精英的再创造,但更多的是由传承人的原因导致的。

  从哑吧灯的来历、表演过程与文献记载的歧异看,文献是一次表演的定本,而田野中的哑吧灯则处于动态变化中。在演出中,不同的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对其有所改造。比如对于哑吧灯的来历与表演过程的认识,同为参与表演的杨绍莲和高世栋,其说法就有些不同。杨绍莲对哑吧灯的认识偏于宗教对人教化作用,而高世栋的讲述,则注重于对整个表演过程的描述和把握,以及过去表演时的外部情况的介绍。这些都与他们生活的时代、性别、对哑吧灯的了解程度都有关系。杨绍莲所讲述的东西,基本上是听别人讲的,她对解放前表演的哑吧灯的印象已很模糊。而高世栋在解放前,亲眼目睹过哑吧灯的表演,并保留了一些哑吧灯的资料。

  但问题不能停在这里,背后深层的原因是,在时代发展、政治运动的影响下,本地文化的淡出与消失,一个群体对地方文化的集体失忆,导致了当地人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而想重新恢复“传统”的民间信仰,则就显得困难重重。从哑吧灯的个案分析来看,要想找到“传统”哑吧灯,从学理上和具体操作上,似乎都有相当的难度。

  因而我们在考察查民间信仰时,除了要关注信仰本身,同时还要关注主题变化和表演的场景构成,即表演的时间,地点,气候条件,演出道具,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经历,组织者的年龄、经历,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如何,这些都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同时,地方文化的历史也并未因社会和政治制度变迁而真正断裂过,民间信仰的变化是民众对联结过去与现在的、地方文化的再阐释过程。民众对民间信仰所进行的文化再创造,也是民众参与文化变迁的表现。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活在田野中的民间信仰,不可不对“过去”存在于人们记忆中或文本中的文化进行考察,从更为长久的历史中去理解和把握民间信仰的发展流变规律,了解民间信仰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联结过去与现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这也有利于我们对“现在”的民间信仰采取更为有效和稳定的措施,去关注、记录和扬弃它。

  注释:

  ①泸定县志编纂委员会《泸定县志》,成都: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44页。2005年3月27日下午,81岁的岚安磨子埂王兴禄也证实了此说。他还认为,藏语及岚安的寺庙,是由叫乌金仁波切的喇嘛传来的,怀疑他所见的经书与宁玛派有密切关系。

  ②南宋时已出现岩州安抚司。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岩州长官司撤销,并入冷边长官司。

  ③岚安大堡子一座光绪19年的罗姓古墓的碑文,其右写为“父化林营,母船头上(注:今泸定城北)生长人氏,宅居岚州臣老”。同样,也见于大堡子光绪年间一张姓墓前的碑文“祖籍陕西,移居岚州生长人氏”。而该地将军庙嘉庆七年的古钟上,也有岚州与岚乌、若宜并称。岚州仅指该地大堡子,后岚州(当地人称为昂州)代称岚安的情况。

  ④费孝通先生曾说:“我们以康定为中心向东和向南大体划出了一条走廊。把这条走廊中一向存在着的语言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一旦串联起来,有点像下围棋,一子相联,全盘皆活。这条走廊正处在彝藏之间,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的园地。”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载《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80页。

  ⑤《名胜古迹简介(续)》,载《泸定文史资料选辑》(一至七集合订本),前引书,第373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列传147》(第20册),中华书局,1975年,第6323页。相关考证见任乃强《泸定考察记》,前引书,第105页。

  ⑦清·张廷玉等《明史·列传第217·西域传三》(第28册):“今鱼通、九枝疆土及岩州、杂道二长官司,东邻碉门、黎、雅,西接长河西。自唐时吐蕃强盛,宁远、安靖、岩州汉民,往往为彼驱入鱼通、九枝,防守汉边。”中华书局,1974年,第8590页。

  ⑧任乃强、泽旺多吉《“朵甘思”考略》,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1期,第142页。

  ⑨明·宋濂等《元史·列传第十六》(第10册),中华书局,1976年,第3145页。

  ⑩明·宋濂等《元史·志第十二》(第5册),前引书,第1433页。

  (11)元代官名,元朝委付当地统治阶级人物治理,派出达鲁花赤监临,位于当地官员之上,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长官。设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司,也设达鲁花赤。

  (12)明·宋濂等《元史·本纪第六》(第1册),前引书,第116页。

  (13)泸定县志编纂委员会《泸定县志》,前引书,第33页。

  (14)清张廷玉等《明史·列传第217》(第28期),中华书局,1974年,第8591页。

  (15)任乃强《泸定考察记》,《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07页。

  (16)(17)泸定县志编纂委员会《泸定县志》,前引书,第33页,第44-45页。

  (18)泸定县岚安乡人民政府2004统计报表,五堡的名称,是按藏语的记音,亦见泸定县志编纂委员会,《泸定县志》,前引书,第44页。

  (19)孙宏开《川西民族走廊地区的语言》,载《西南民族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38页。

  (20)金绥之《泸定县岚安乡贵琼人宗教习俗》,前引文,1999年第2期。

  (21)2005年3月21日,岚安乡乌坭岗王陶氏家的调查。今年84岁的苍苍氏和81岁邻居王陶氏,现在能说本地话交流的人,堡子上就她们两人了。

  (22)岚安招赘,多为天全人。见《泸定县志》,前引书,第618页。在岚安的古墓上,也有来自陕西的汉族。同时,藏地也多有人来此地安家。

  (23)此钟至今仍在将军庙内,材料来源于2005年1月24日的田野调查资料。此资料也可见杨嘉铭《泸定岚安历史文化考察记》,载《民族论丛》第七辑第79页,1989年印刷。但与杨的统计数据有所不同。我以“上供银两的人数”作为基数,就名字来划分汉姓与非汉姓,在划分标准也可能有些不同。

  (24)他们利用手中的枪和袍哥组织,占有了旧时泸定的许多土地,他们利用收得的土租,又与雅安、眉山、乐山等地进行商贸。见2005年3月7日,地点:岚安大堡子余志忠家,访谈对象:余志忠。同样在岚安四呷坝,王姓的一古墓上,赫然有民国十四年“川边民政总务处长”题字“逍遥宫”。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邓启耀 熊迅]卫星和互联网情境下的神话学讨论
下一条: ·[张小军] 驯鬼年代:鬼与节的文化生态学思考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