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祝鹏程]“神话段子”:互联网中的传统重构
  作者: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21 | 点击数:8094
 

  2.“重写型段子”的创编策略

  “重写型段子”在创作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创编者只零星地吸收了神话中的一些核心母题,通过对这些母题的戏谑化重写来制造笑料。

  ①提炼神话的核心母题

  在这类段子中,网民们不再对神话进行整体的关照,他们只提炼了神话中某些核心因素作为改编的素材。为了便于大众的阅读,被提炼的因素往往是众所周知的,是神话中最典型、最核心的母题。

  比如一个名为《中国简史》的段子以调侃的方式总结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末发生的事件,开篇部分说:

  盘古说:我开;女娲说:我补;共工说:我撞;神农说:我尝;精卫说:我填;夸父说:我追;后羿说:我射;嫦娥说:没射着![25]

  我们看到,创编者罗列了一系列的神话,但只提炼了神话的核心母题,并保留了母题的表层意义。如后羿神话只被选取了“射日”这一母题,而嫦娥神话则被简化为“奔月”这一母题。这些母题抽离了神话原有的叙述语境,打破了经典的叙事框架,甚至脱离了经典叙事的上下文,可以被自由拆分组合。同时,这些母题也被固化为了指向经典的文化符号,它部分地保留了神话原有的信息与意义,人们一看见“射”与“没射着”,就会想起后羿与嫦娥凄美而纠结的爱情,从而与经典形成了互文性的关系,构成了被戏谑的对象。在此基础上,网民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重写。

  ②对神话母题的重写

  重写是具有更大自由度的创作,在开放多元的网络空间中,再语境化的实践也更趋多样,创编者可以通过曲解、引申、跨文体的拼贴等方法,将这些母题重组到新的文本中,以此制造笑料。

  最常见的策略是对神话母题的原有意义进行曲解,创造出解构经典的笑料。被提炼出的母题部分地保留了经典神话的表层含义,创编者刻意歪曲这些信息与意义。如某个名为“精卫填海”的段子是这样说的:

  在拍《生死海岸》外景时,天上飞的精卫很顽皮,天天总用嘴不停的衔着木屑、碎石往海里扔。东海小龙女不高兴了:乱扔垃圾,你这不是污染环境嘛。于是和精卫吵了起来,但终究没吵出个输赢来。小龙女没办法,只好恨恨滴指着精卫说:“下次演抗日剧时,一定让你演汉奸”。后来,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6]

  这个笑话只保留了精卫神话中“填海”这个标志性的母题,并将其再植到当代社会的场景——影视剧拍摄现场进行演绎。在这里,神话与影视文化产生了浓厚的互文关系。创编者引入了在神话题材影视剧中常见的形象——小龙女,虚构了精卫与小龙女之间的争执,又借助暗示(抗日剧)和谐音(精卫=汪精卫),对精卫的形象进行了曲解,制造了笑料。

  另一种策略则是对原有的主题展开意义上的引申。通过全新的情节演绎,使神话具有新的现实所指,这种引申往往反映了创编者的生活感受与体验。比如,某个段子借用“夸父追日”的母题,表达了当代工作者的生活感受:

  有人问:“夸父,您历尽千辛终于追赶上了太阳,有什么秘诀吗?”夸父:“一定要在周一出发。”那人:“为啥?”夸父:“那天最长。”[27]

  这个段子对“夸父追日”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创编者只使用了“追日”的核心母题,这个母题保留了神话中的以下信息:追日的征途遥远、夸父必须在一天内追上太阳。在此基础上,网民对这个母题进行了引申。为了创造世俗化的情境,创编者引入了一个普通人作为提问者,整个段子不再是关于夸父的神奇叙事,而是神与人之间的世俗对话。同时,夸父的举动被移植到了当代职场社会,段子的重心不是为了表现“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为了反映职场的生态。最后,创编者还改变了神话的结局,让夸父追上了太阳,并揭示了夸父成功的秘密:因为他在周一追日——以追日的路途遥远来暗示周一的漫长,戏谑地表达了现代职员对工作的疲倦感。

  此外,常见的策略还有利用神话母题进行不同文体(以及题材、体裁)间的拼贴,从而制造出解构性的笑料。开放的互联网为不同文体间的对话提供了平台,跨文体的对话能够营造出众声喧哗、尊卑失序的效果。如一组名为《卫生巾神话演绎版》的段子以卫生巾广告的形式来重述神话,以下择要录之:

  女娲版:女娲手中的补天石蜕变成卫生巾,说:“XX牌卫生巾,天衣无缝。” 大禹版:大禹率领众民工开沟挖渠,疏导河流,镜头特写为大禹大汗淋漓的额头,然后缓慢放大,直到大禹说:“如果有XX牌卫生巾呢?” 嫦娥版:嫦娥奔月以后,后羿在地上看着月亮,从口袋里掏出一卫生巾,对着月亮悲伤地说:“为什么那天忘记了买XX牌卫生巾?”[28]

  这三个段子借用了三个经典的神话母题,通过跨文体的拼贴营造了多重的解构。首先是表现形式产生的解构:这些神话被置于广告中,广告是商业化的产物,当它与神话结合在一起时,必然产生形式上的反差;其次是由表现对象制造的解构:广告的对象是卫生巾——一种指向下体的消费品,这泯灭了神圣与鄙俗的界限;最后是表现手法造成的解构,创编者分别提取了“补天裂”、“治水”、“奔月”这三个或宏伟、或凄美的母题来表现卫生巾体贴舒适、吸水性强、广受女性喜爱的特点,这种类比在形象上是贴切的,但在形式上又是荒诞不经的,使整个广告产生了更加强烈的狂欢化效果。

  我们看到,“重写型段子”是自由度更大的创编。创编者提炼出了一系列经典神话的核心母题,通过意义的引申等策略来重写神话,从而创造出颠覆性的新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惠嘉]马林诺夫斯基信仰功能理论的内在矛盾
下一条: ·[陈益龙]乡土重建:中国乡村社会的秩序转型与文化矛盾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