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冲突-协调:云南山地城镇化的冷思考与热动力
  作者:李文荣 陈霞 冯彦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25 | 点击数:5992
 

  4、与产业体系相协调

  城镇化的实质是产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山地城镇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培育产业支撑体系。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的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得再漂亮也是个“空壳”。云南要坚持城镇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以产业发展繁荣城镇经济。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做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做强支柱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就业、服务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作用,提高物流、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一要引导产业上山。要从各地的区位、资源、经济基础等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导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的产业向山地集聚,并以此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要抓好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山地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山地城镇产业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当前要突出抓好山地工业园区建设,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利用荒山、荒坡和丘陵等宜建山地建设工业园区。园区可以吸引东南亚、南亚地区一些加工制造业等产业,甚至是一些比较高端的制造业过来,使企业可以直接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减少中间环节。

  三要培育特色产业。云南不能走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走过的发展工业化的老路,搞传统的制造业,应立足于本地丰富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要发展适合当地的项目,传统的旅游业和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需进一步升级发展。大中城市要在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宜建山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林业以及特色旅游业,满足市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需要。中小城镇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同时要通过招商引资、产业改造,着力壮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镇数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

  5、与人居环境相协调

  云南的优势是生态,是环境,是旅游、休闲、民俗等方面的资源。云南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推进生态宜居城镇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城镇建设各方面和城镇化的全过程,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以征服自然、牺牲环境、毁坏生态的方式,不以破坏生态生命景观系统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努力构建生态宜居山地城镇。

  一要避走传统老路。从逻辑上而言,建设和破坏从来都相伴的,如何建设好但又不破坏生态,这本身也是个难题。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大污染小治理、有污染不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路子要尽力避免。严格实行产业发展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行业进入山地工业园区,要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

  二要加强配套建设。加强城镇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围绕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强化滇中城市经济圈、城镇集群和山地城镇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提升互联互通能力。

  三要注重生态环保。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绿色发展战略,根据各地生态环境条件,科学设定山地城镇建设生态控制线,山地城镇建设不得占用生态用地,不得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防止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发生,使山地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统一。

  6、与民族文化相协调

  山地城镇应是特色之城。“建出特色”的核心是文化。充分发挥云南省民族文化浓郁的优势,在山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中彰显地域特色、民族特征。

  一要尊重自然文化。云南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在山地城镇化过程中,要尊重自然,保护文化。要依托各地特有的自然禀赋,着力保持山脉、河流、植被等自然系统,使城镇风貌、景观形态、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保护、挖掘和创造城镇独一无二的个性、品质与形态,彰显城镇个性和魅力。

  二要用好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是山地城镇的重要内涵。要重视和保护云南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铸就文化灵魂,提升城镇软实力。

  三要彰显民族文化。民族众多、传统厚重、风俗浓郁是云南最大的特色和优势。要注重保护、挖掘和吸取地方民族传统村落布局、建筑风格的优点,展现民族村落和民居独有的审美价值,彰显和创造人与自然、城镇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云南山地多、民族多、农村人口多,各地地理环境、自然禀赋、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云南山地城镇化,要科学规划,避免盲目随意;要同步解决“三农”问题,避免城乡脱节;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要注重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要以人为本,避免人为推动农民进城,努力实现“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4年7月11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王正华]拉祜族服饰文化概述
下一条: ·民族历史在歌声中存续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高鸽]传说与信仰:以嵩山地区的禹妃传说为例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
·[李瑜]云南普洱镇沅民间搭桥习俗的仪式与功能·[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