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胡阳全]近十年国内傣族研究
  作者:胡阳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22 | 点击数:9408
 
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张公瑾《傣族历法中长度的四则运算》认为:傣族天文历法推算的基础是三个计算数据,并以这三个数为依据,通过四则运算,来对傣历年的长度进行研究。木基元《孟定傣族原始造纸的民族学考察》,通过对孟定傣族楮皮造纸技术及工艺流程与云南其他民族造纸等方面比较后认为:孟定忙团材傣族至今仍完整保存了一套原始的造纸方法。赵瑛《傣、泰干支文化渊源及其演变》认为:傣泰干文化源于汉文化,在吸收的过程中则发生了一些变异,即西双版纳傣族、泰北兰那泰人一直沿用汉族的干支纪时法,并借用了干支读音。傣、泰与汉族或傣泰之间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伍琼华《傣族医药与文化》,阐述了傣族医药文化中特别的医疗方法,配方和用药方法,并指出傣族医药感性知识与抽象理论的丰富多彩。(上文分别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1998年第2期、2001年第6期)。华林《试论傣族传统医药学的开发与利用》(《思想战线》1998年第10期)、也对傣族传统的医学和药学进行了介绍和论述。杨松海《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传统科技工艺个案调查》(高宗裕主编《民族文物探索》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一文,系统介绍了傣族原始制陶、土法造纸、传统的樟脑提取术以及牛力榨糖等民族传统科技工艺的流程。杨冰在同书《傣族原始制陶其及现实意义》一文中,也对傣族原始制陶,以及在当代傣族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进行了论述。夏光辅等著《云南科学技术史稿》(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也有专节对傣族的天文历法、建筑、医药和手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五、法律、人类学调查、教育和其他方面研究
 
关于法律方面研究。方慧、田瑞华《略论元、明、清时期的傣族法律》认为,傣族法律的特点有:成文法与习惯法并行;封建法律深受佛教的影响;成文法的结构是刑、民并重;封建法规中保存了较多的奴隶制残余;封建法规受内地和东南亚地区法律的影响。罗阳《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道德的维持机制》认为:傣族的民间谚语、宗教、法律、经济制度等,皆对传统道德有不同的维持功能。耿明《傣族历史上的原始宗教及其与法律的关系》认为:傣族原始宗教的崇拜、祭祀规范行为是法律规范的渊源之一;同时,宗教规范与法律规范是调整人们行为互为依存的两种行为规范。(分别载《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1999年第1期、第3期)。彭迪《傣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刍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认为,傣族婚姻家庭习惯法有两个内容:一是封建法中所包含的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规定。二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择偶、订婚、婚后“从妻居”、离婚以及对非婚生子的处罚等等。张锡盛等《云南德宏傣族的封建法律》认为,德宏傣族的封建法律主要有:所有权的规定,关于债务和婚姻家庭的行为准则,以及犯罪方面的规定等。伍雄武《论傣族古代法规和道德训条中的政治、伦理思想》认为:从公元1180年建立的景龙金殿国,到新中国建立的前后八百年,傣族社会处于长期稳定,这同傣族古代较为系统、成熟的法规、道德训条有密切的关系。张晓辉《傣族早期法律初探》,从传说中的早期社会规范、9世纪至14世纪的早期法律、茫莱法典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傣族的早期法律。(分别载《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1992年第1期、第5期)。
关于人类学调查研究。高发元主编《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傣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该书分10章,是对勐海勐遮乡傣族曼刚寨的全面人类学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法律、婚姻家庭、教育、宗教、科技、卫生、生态等诸方面。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一个西双版纳傣族的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认为:当代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曼飞村的文化变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民族文化的重构,二是民族文化中合理因子的现代提升。它向人们表明,传统并不纯然是现代性的对立物。谭乐山《曼占宰——一个傣族村寨的人类学调查报告》(《思想路线》1990年增刊)对傣族曼占宰村寨调查的内容有:经济方面包括人口、户数、土地、生产、收入与分配,家庭承包下的集体经济与家庭经济。社会组织方面包括:村社的管理、亲属、婚姻与家庭等。
此外,在有关傣族的研究论文中,不少学者还从不同角度对傣族的教育、民族风情、哲学思想、民居建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文原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6期,第90~93页,图表、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龙晓燕 王文光]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下一条: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
   相关链接
·[胡阳全]近二十年基诺族研究综述·[鄂崇荣]近十年来土族研究综述
·[田兆元]近二十年的历史民俗学研究(提纲)·[黄景春]30年来财神信仰及其研究状况概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