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开启口头文学数千年尘封记忆 建设民间文艺数字化“四库全书”
——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民协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作者:记者 张志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10 | 点击数:6415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简介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将中国民协成立60年来组织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采集、记录的所有民间文学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录,包括全国各地县(市、区、旗)和乡(镇、苏木、街道)的民间文艺普查记录的原始文字资料及其所附的第一手民间文化记忆与信息,总字数达8.4亿,是迄今为止我国口头文学资料最为集中的民间文学数据库。

  1957年,中国民协开展民歌调查运动,1984年起实施“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编纂工作,2002年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口头文学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获得了巨量的第一手口头文学资料。其中,“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由中国民协直接指挥和指导,印制和下发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总方案》(由周扬任三套集成总编委会主任,周扬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工作要求各县编制县卷资料,并同时上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构成了民间文学资料的庞大体系。现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存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的民间文学资料县卷本(少部分地方达到乡镇本,还有一部分为少数民族文字本),其中包括民间故事(含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童话等)184万篇,民间歌谣302万首(不含史诗、长诗、叙事诗),谚语748万条。

  以上民间文学资料有如下特点与价值:

  1.除极少部分曾公开出版外,绝大部分都是内部编印资料,一部分为铅印本,一部分为蜡版刻印油印本,还有少量手抄本或手抄复写本。

  2.这些资料都是原始纪录或整理本,绝大多数作品都是第一次被记录,总量巨大,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3.这些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资料基本上遵循统一的要求,坚持忠实记录,并附有讲述人情况(身份、年龄、性别等),记录人与记录情况(记录人身份,记录时间、地点等),符合记录民间文学的国际惯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4.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保存了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卷册最完整的全国民间文学资料,散存于各省的县级资料本将及时补充进来。由于民间文学普查工作和集成工程系中国民协和各省民协主持和实施,故中国民协系统代表国家拥有此项目资料本的知识产权、版权等。

  5.“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只出版了省卷本(即一省出版一卷,每卷约100万字),绝大多数县卷资料未被收入、未能公之于世。县卷资料作为民间文学的口头记录本,其资料是最具第一手性、最真实、最原始的,因而也最受国际学术界关注(欧美日等地学者多次呼吁公布或出版民间文学县卷资料本)。

  6.这些民间文学资料本是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历时60年采集而得,许多讲述人都已故去,会讲民间文学的人越来越少,这使得这些资料具有不可重复性,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和特别重要的地位。

  7.现在这些资料历经十数年,存放在地方机构的多有失散,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收藏的部分,因为保管条件受限,也正在出现字迹漫漶、文本损坏的现象,急需施以再抢救,否则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可估量的。

  我国现有的这些集中或分散的民间文学资料的完整性和巨量性举世罕见,对其进行再抢救,开展数字化存储和数字化出版的计划,由一般资料转变为共享的文化财富十分迫切和必要。

  1.鉴于传统纸质图书出版工程量大、出版周期长、成本费用高、不适于现代传播与共享、难以达到科学有效地保存,故而提出实施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将其纳入中国民协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作为其子项目之一。具体内容包括:

  ①按民间文学的科学分类编排、扫描、录入中国民协现存民间文学资料县卷本及其他现有资料,继续在全国征集留存在各地基层文化机构和个人手中的民间文学资料。具体分类主要有:

  a.神话,其中包括天地开辟神话、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自然神话、图腾神话、族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英雄神话、战争神话、动植物神话以及其它神话等;b.传说,其中包括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史事传说等;c.故事,其中包括幻想故事、动物故事、鬼狐精怪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等;d.歌谣,其中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风物歌、传说故事歌、儿歌童谣等;e.史诗,其中包括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等;f.长诗,其中包括抒情长诗、叙事长诗等;g.谚语,其中包括事理谚、修养谚、社交谚、时政谚、生活谚、风土谚、自然谚、农林谚、工商谚、文教谚等;h.谜语(包括灯谜);i.歇后语;j.曲艺小戏。

  ②按我国56个民族编排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库。每个民族的资料库包括该民族民间文学的各个类别,如神话、史诗、长诗、歌谣、传说、故事、笑话、谚语、俗语等。

  ③按图书索引、检索的方法设计科学、完善、方便、丰富的检索体系与功能,系统设计编排程序,使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普查资料全部实现分级分类分项分词等的强大编程和检索功能,方便运用和网上传播。

  ④适时将普查资料中的民间故事部分进行研究和进行主题分解分类,按国际通行的分类法,进行母题、主题类型编序和分类,使我国丰富的民间故事类型成为世界故事类型中丰富多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适时出版中英文《新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2.以电子版形式向海内外出版发行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图书,其内容同以上数据库相同。

  3.适时、适量地逐步出版纸质图书《中国口头文学遗产集成县卷本》,每县一种含若干册,每年推出10至20个县卷本,量力而行,逐渐完成。总计将达2500余种、5000余册。

  4.妥善、精心地保护保存好现有的民间文学搜集资料及县卷本,按珍贵文献档案资料和图书典籍的要求加以登记、保管,防止损坏损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保护保管。适时地将这批珍贵资料申报为国家级档案文献,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计划于2014年7月之前完成,将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建成一个既能方便使用又能永久保存的电子图书馆,使之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掌上民间文学大全”,一座“数字化的中国民间文化长城”。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中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1-01-0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被誉民间文学四库全书
下一条: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1949-2009)”开题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
·[郭静暄 赵永恒 马驰 张有明]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民族冰雪体育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王素珍]以作品为中心的民间文学体裁研究·[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刘锡诚]我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探索节庆活动数字化 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方式
·[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王杰文]本土语文学与民间文学 ·毕传龙:连接好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出入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