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方立松 惠富平]宋代水车诗歌价值研究
  作者:方立松 惠富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6 | 点击数:19757
 
“鸣鸠唤雨如唤晴,水车夜啼声彻明,乖龙嫩睡未渠醒,阿香推热呼不应,下田半湿高全坼,幼秧欲焦老差碧,书生所向便四壁,卖浆逢寒步逢棘,还家浪作饱饭谋,买田三岁两无秋,一门手指百二十,万斛量不尽穷愁,小儿察我惨不乐,旋沽村酒聊相酌,更哦子美醉时歌,焉知饿死捐沟壑,水车哑哑止复作。”[21]这首悯旱诗,使人对旱灾下的人们产生深深的同情,尽管如此,人们仍不放弃,“水车哑哑止复作”。水是庄稼的生命。当旱灾发生时,人们救禾首先想到的是车水,水车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于是以微弱的人力抗御自然界的淫威,这需要付出多大的辛劳啊!不过有时老天开眼,喜降甘霖。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22]严重的旱情使干枯的河道变成通途,忽然风生云起,久早逢雨的人们喜不自禁,欢呼起来。多日的辛劳终换来一场喜雨,“水车罢踏戽斗藏,家家买酒歌时康” [23]。
如描写排涝:除了灌溉与抗旱,在东南一带,水车还有排涝作用。由于水网密布,地势低洼,一旦降雨过多,排水不及,易生涝灾,特别是宋时圩田的过度开垦,破坏了水系,导致排水不畅,产生内涝,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车戽救被水淹没的庄稼,在多雨的江南梅雨季节里,车戽分秒必争,十分心焦。
 “……海上云来循地阴,波间漏日泻黄金,水车倦踏伤淫潦,无奈连天雨正深。” [24] “已看城郭半浮楂,水戽联翩接渚涯,天意若知民意切,停鞭且知阿香车。” [25]
水漫城郭,淫潦伤民,尽管水戽联翩、水车倦踏,无奈天不知民意,依然连天雨正浓。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水涝旱灾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而水车因排灌功能大,是人们抗旱排涝的有力工具,某种程度上成为人们救田的希望所在。毕竟生存的压力重于一切,“龙骨翻翻水倒流,藕花借与稻花秋。鱼兼熊掌不可得,宁负风光救口休[26]。所以,车戽活动与经济发展关系重大,与百姓生产生活利益攸关。对水车的抗旱与排涝,范成大用一首诗加以高度概括:“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垅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27]范成大这首诗第一句说的是排涝,第二句说的是灌溉抗旱,最后两句说明车灌活动之艰辛。范成大为南宋著名田园诗人,号石湖居士,苏州人,出身下层,经历了不少民间疾苦,关心民瘼。曾任处州知州,修筑通济堰,深知灌溉对农业的重要。晚年隐居家乡苏州,创作大量田园诗,对吴地农民生产生活、风俗民情进行了全面的反映,关注下层百姓,特别对吴地农民耕作之勤、车戽之苦有更深的体会。他深知排灌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农事。所以一个“长”字,可谓画龙点晴,道出农民车水之苦,体现了范成大“忧稼穑,悯老农。爱民情怀。
每逢天灾之年,百姓度日如年,这一特殊时期,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对此宋代水车诗予以深刻揭露:
《久早即事》:
 “畅鸟下饮百川空,民自祠龙祷社公,岂是长官浑忘却,水车声不到城中,轮租常占一村先,不望明时举力田,老畏里胥如畏虎,败人诗思扰人眠。”[28]该诗形容天旱得吸干百川,老百姓到龙王庙祷雨,而官吏浑然忘却了此事,只因水车声传不到城里。
 “前村后村水车声,伊伊轧轧终夜鸣,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龟兆出,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饥何,今年神祠祷不应,沽酒买牛空费多,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应闻下民语,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县吏鞭笞苦”[29]“惭愧田家趁好晴,鸦鸦两岸水车鸣,畦丁露宿腰镰健,憧妇泥行脚板轻。作苦仅能供伏腊,有年何处不昇平,只愁官里催租动,里正敲门沸似羹。”[30]
同样是饥荒之年,温饱不济,租税却照旧,一个是恐遭县吏鞭笞。一个是愁官府上门来催租,蛮横的里正敲门如同开水沸腾一般,愤怒的百姓质问老天:“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应闻下民语”。诗歌深刻反映了人祸猛于天灾,民不聊生的现实,暴露出宋代基层农村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和危机。
总之,宋代水车诗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深刻的,它通过对车水灌溉情景的描述,反映了宋代农民车灌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感受,有的述说了旱涝天灾下的车戽劳作的艰辛和农民生活的悲惨,有的表现久旱逢雨的喜悦心情,有的揭示了自然灾害重压下农村社会阶级关系的扭曲,给我们展示了宋代农民生产生活的一种原生态。
 
 
水车的兴盛不仅是因为有南方独天得厚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与南方稻作生活密不可分。车灌不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满足使用需求的农家活动,还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的基体,在我国南方,水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在与水车的朝夕相处中,形成了一些车灌心理与习俗。这些习俗依靠农民的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成为在稻作区较为普遍的存在方式,成为中国稻作文化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
下一条: ·[陆锡兴]唐宋时期的纸钱风俗
   相关链接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赵甜佃]动画《鹅鹅鹅》的诗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宋娟 王雨蒙]宋代笔记与宋代文人游宦四方的民俗书写
·[雷紫雯 章梅芳]民间化·民族性·时代感:近代以来景泰蓝的现代转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毛巧晖]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吴霜]两部竹笛协奏曲的民俗研究价值·[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
·[郭海红]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民俗学研究·[孙芳]由隐到显:博物馆实践中的民俗文物价值
·[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张玉]符号消费视野下的唐卡产业发展研究
·[张艺]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杨安琦 宋娟] 论宋代民俗文化传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