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向云驹]再论“文化空间”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哲学问题之二
  作者:向云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1 | 点击数:26649
 

  (四)人类学空间与时空互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件中,“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类别、形式、样态,曾被明确解释为是人类学意义的文化空间概念。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被特别指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特别指出:“文化场所(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以一时间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被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12]

  在以上人类学概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具有这样几个要素:⑴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场所;⑵文化活动的时段或时间;⑶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是存在之本。简而言之,就是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就是活动空间,也即文化空间。所以,这里的文化空间是场所、活动、时间三位一体的。活动当然是人的在场和文化的在场,“有人在场的文化空间才是人类学意义的文化空间,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13]

  但是这仅是就人类学概念意义下(能指)的文化空间状态。人类学本体意义上(所指)的文化空间是什么呢?

  首先是人类学传播学派的文化圈理论。

  直接导源于地理大发现的传播学派认为,文化现象的相似是通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影响、借鉴而发生的,并力图证明用不同文化的空间上的分布和转移能够说明文化的雷同和传布现象。传播学派强调传播是历史过程的主要内容,传播就是文化现象的空间转移。这是一种动态的人类学的文化空间观,试图从地理条件的角度,描绘出一幅人类的地面分布(空间)和文化发展(时间)的总图景。在时空互动中,传播派学者弗洛贝尼乌斯提出了文化圈概念。他在《非洲文化的起源》(1898)中提出非洲文化圈(空间)的划分,每个文化圈都有一系列主要来自物质文化领域的特征。其中的西非文化圈的主要文化特征是:两面坡房盖的直角房屋、用植物作弦的弓、编制的盾、用植物作弦的多弦的乐器、沙漏计时器式的鼓、假面具等。[14]传播派另一重要学者格雷布内尔也强调文化的区域性,认为文化圈是从空间角度注重文化特质的分布状态,他把具有相似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族划为一个文化圈。他还进一步认为一个文化圈内还存在不同文化物质及其出现的时间顺序并构成像地层样的文化层。由文化圈的空间与分布可以发现它们具有重叠现象,这就是具有时间顺序的文化层。而不重叠的文化圈之间也可以找到它们出现的时间顺序并找到关联与传播的道路。格雷布内尔在对大洋洲研究后认为,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存在八种以时间顺序排列的文化圈:⑴塔斯马尼亚文化(早期尼格罗文化);⑵布米兰格文化(新尼格罗文化、古澳大利亚文化);⑶图腾文化(西巴布亚文化);⑷两级文化(东巴布亚文化);⑸美拉尼西亚弧形文化;⑹原始波尼西亚文化;⑺新波利尼西亚文化;⑻印度尼西亚文化。每个文化圈都有5至20个文化构成因素。比如,其中的两级文化(东巴布亚文化)的各个文化组成部分是:⑴种植块茎植物的农业;⑵使用固定网的渔业;⑶木板制的小船;⑷两面坡房盖的小茅舍;⑸火锯;⑹螺旋式编制的篮子;⑺沉重的末端加大的棒槌;⑻木制或编制的宽大盾牌;⑼依女性计算世系的两个外婚制等级;⑽秘密的男性结社和化装舞蹈;⑾死者灵魂和颅骨崇拜;⑿月亮的神话;⒀吃人的神话;⒁薄板上的精灵形象;⒂圆形的装饰图案;⒃信号鼓;⒄排箫;⒅单弦乐器;⒆发音的小板。[15]

  人类学传播学派实际上关注到文化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文化的普遍性,二是文化的独特性。传播学派用文化圈及其分层、分中心来解释普遍性问题,用物质文化的差异性及其构成的文化圈来标注独特性。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问题提供了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以地理环境、文化变迁、文化空间确定人类的不同文化,直观呈现文化地图,划分不同的文化空间,展示文化多样性图景和差异性世界,这是传播学派的追求(如拉策尔著有《人类地理学》、《土地和生活——比较自然地理学》,弗洛贝尼乌斯在其名著《非洲文化的起源》中附有一套文化地图,至今为人称道),在今天也依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图景。今天的世界已在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中面目全非了,所以,把硕果仅存,或七零八落幸存的文化空间保护起来,文化圈的概念和认定、确定,它的历史时空价值、边界划分、起源与传播研究,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具有启示性。其中关于文化圈的物质文化要素的确定,不仅是文化空间应予直接运用,而且还要辅之以非物质文化要素,双管齐下就将促进对文化空间内部结构、组成要素和保护理念与方法的认识与建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大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意
下一条: ·[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