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009'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学者系列访谈
  作者:设计·中国 /文 综合报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4 | 点击数:37557
 

 

访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代表胡懿勳先生

 

  胡懿勋

 

  胡懿勳,出生于台湾桃园,祖籍南京市。专事中国美术史、艺术评论、艺术市场研究与实务工作二十余年,历任艺术顾问、资深策展人、科研项目负责人。曾任职于台北典藏艺术杂志、画廊等艺术顾问、前瞻公共关系事务所艺术专案部,1985年任职台北历史博物馆展览组、研究组担任文物鉴定、策展、研究、教育推广等工作,并负责“数字典藏计划”第一期数字化数据库建置。并于台湾淡江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辅仁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校担任艺术课程。2005年取得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参与编著及发表《中国古代绘画的知识考古》(美术考古学丛书)、《中国古代女性图像谱系》、《国科会设置人文学研究中心计画》、《金门古文物调查实录》、《中国古代陶俑研究展陶俑论文集》、《台湾文化百年论文集》、《抢救文物-九二一大地震灾区文物研究图录》、《抢救文物-九二一大地震灾区文物研究报告》等。

 

  记 者:胡先生,您好,十分感谢您远道而来参加我们的会议。由于工作原因您一直往返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对于两岸艺术市场的情况都比较了解,作为长期关注艺术市场的专家,您对当下传统手工艺品市场有哪些看法。

  胡懿勳:我认为,目前传统手工艺品市场的产品层次没有拉开,与艺术品相比,传统手工艺品缺少收藏价值的提升。艺术品投资的首要前提是保值及增值潜能。当下艺术拍卖市场中的牙骨雕、玉雕、木雕就是古代手工艺品,那么古代手工艺品可以按照艺术市场的操作模式来操作,当下的传统手工艺品应该也可以。我可以举一个成功的案例,江苏的惠山泥人,1995年左右,由东南大学艺术学系与台湾汉声杂志合作“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项目,此项目前后花费八年时间,将惠山泥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详细整理,由最资深的两位泥塑、彩绘艺人喻湘莲、王南仙进行示范,复制和创作了三百套件泥塑作品,作品几乎全数成为汉声杂志的收藏品。2003年11月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戏泥话偶——惠山泥人展”,展出了由喻湘莲、王南仙两位手艺人制作的作品300余件。目前,品相最完整、工艺最精彩、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惠山泥人均由台湾私人收藏者保存。

  部分传统手工艺品的收藏不像当代艺术品收藏需要大量资金,传统手工艺品比较贴近百姓生活,价位相对不高。一幅民间木版年画、一件刺绣绣品、一件竹编器具甚至乡间的小板凳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收藏品。几百块、几千块就可以收藏一件传统手工艺作品,普通工薪阶层也可以成为传统手工艺品藏家,只要这件手工艺品是你喜欢的,经过长期累积自然成为一个收藏的系统,便有可能导入艺术收藏的模式进行操作。

  记 者:传统手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前提是加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在保护基础上还要使传统工艺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以期有所发展,那么,您怎样看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胡懿勳:古代传统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古代传统工艺品,目前这部分古代工艺品主要分散于各地公私博物馆;另一个层面是古代传统工艺技术,主要存在于街坊巷弄、学校、老作坊。各地博物馆的收藏工作本身已是对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同时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为藏品建立数字典藏数据库。数据库建立的重要性在于为传统工艺品的升级、创新开发以及更好地发挥产值与产能价值奠定基础。对于工艺技术的保护一方面有赖于工作坊内部的师徒传承,另一方面由相关学者对古代工艺技术的研究与恢复工作也是保护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典藏数据库的建置完善之后,授权与加值模式必须同时跟进。2005台湾数字典藏授权暨成果展就集中展示了博物馆授权加值模式下的成功案例,国立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经过授权后做了多层面的创意开发,从几万块的玉雕仿品到几十块的挂件、吊坠等旅游纪念品,甚至故宫博物院旁边的饭店也推出 “翠玉白菜汤”。通过授权加值模式的运作,藏品的产能价值得以提高。

  记 者:请您结合台湾传统工艺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有效尝试,谈谈实现传统工艺市场化发展的具体途径有哪些?

  胡懿勳: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传统工艺的文化途径,通过文化效应带动传统手工艺发展,妈祖文化品牌的打造可谓效果显著。两岸的天津天后宫、大甲镇澜宫、福建湄洲天后宫等的合作,使得各项传统手工艺围绕着妈祖文化发挥着各自的特色,服饰、版画、乐器、金银雕刻等传统手工艺无不在各项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而从传统手工艺中转换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品种与形式,台湾地区就曾举办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妈祖时装秀,广受年轻人的喜欢。

  近年在台湾流行的一个小小的公仔像——好神公仔,一个暑假期间,就可以为当地超级市场带来2亿台币的销售收入。这也是符合台湾对于民间信仰文化的品牌策略奏效的实例。大陆有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有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各地传统工艺应有自己的品牌特点,比如山东是齐鲁文化之邦,那么山东就着重发展齐鲁文化,不管是大陆的、台湾的还是国外学者,想要看最地道、最精彩的齐鲁文化就要到山东来。山东要打造一个齐鲁文化品牌出来,这样能起到更好地带动作用。另外一条途径就是传统手工艺的循环加值,前面讲到的数字典藏数据库的授权便是加值的方式之一。同时,在升级、收藏的基础上也要做出创新开发。由环球技术学院聘任为讲师的竹编手艺人陈高明与德国时尚大师Konstantin Grcic共同开发了全球第一张竹制悬臂椅,命名为“Chair-43”,在法国展出后受到瞩目,这张以43条竹片编成的时尚椅要价5000欧元(合27万台币),虽然价格不菲,已接受定制20张。传统的竹编工艺结合适当的时尚创新也能取得很好的市场效应。

  记 者:市场化运作离不开政府的参与,那么您认为在传统手工艺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怎样的角色,起到什么作用?

  胡懿勳:在发展传统手工艺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介入,而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陆常常讲产、学、研结合,实际上学与研有重复的情况,在台湾讲产、官、学,一定要把官放在产与学之间,这也表明了政府的作用——媒合,政府是促进产业界与学术界沟通联系的有效途径。同时,政府应主动发挥对外宣传的作用。2009年9月在台湾举办了“2009台湾工艺精品展”,这个展览有多重作用,一方面它本身就是一个集中推介会,将各地的手工艺精品齐聚一堂,集中推介,通过展览起到媒介作用。同时,展会上还可进行现场销售,展品都有标价,参观者有喜欢的作品可以直接买回家,展览直接为市场服务。在市场化发展初期,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从政策方针、财政税收、资金支持方面多做实事。我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工作期间就曾具体负责馆藏藏品的数字典藏数据库建置工作,当时每年花费100万做数据库建置,连续做了5年,这部分费用是靠政府提供的。前期是政府投入,一旦数据库建置完成,后续的授权加值马上跟进,就可以产生实际效益,运作恰当就可成为良性循环,对传统手工艺市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整理人:明娜)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设计·中国 2009-09

上一条: ·韩万峰:记录羌族文化变迁的足迹
下一条: ·“中国记忆”保留文化基因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刁统菊 骆晨茜]传统手工艺与当代传承
·[张君]隐性知识视角下黎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反思·[吴昉]变与不变:传统手工艺的媒材转化与融合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徐艺乙]柳宗悦的思想及其他
·[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钟福民]作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微观生态的手艺人家庭研究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方李莉]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生态中国之路·郑州古村一人坚守千年技艺 已是第15代传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