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金民卿]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三个转向
  作者:金民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7 | 点击数:9125
 

 

  主流文化批评转向边缘文化批评

  与文化研究之政治批判指向的转变同时发生的是它在研究对象上的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文化研究越来越从主流文化批评走向边缘文化批评,从直接对资本主义本身的批评转向了对某些处于边缘领域的个别文化现象的批评,从宏观的总体性的社会文化批评转向了微观的具体的文化领域和文化现象的批评。

  以威廉姆斯、霍加特、汤普森为代表的早期英国文化研究,在对工人阶级文化进行赞扬的同时,对资产阶级主流文化也进行了立场鲜明的批判。70年代以后,英国文化研究逐步离开了主流文化研究,转向青年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其他非主流的边缘文化研究。亚文化研究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70年代工作时的重点之一,它主要研究战后英国国内出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尤其是工人阶级的青年亚文化,比如特迪青年、摩得族、光头党、嬉皮士等的亚文化现象。从70年代末开始,文化研究更加走向非主流化,女权主义、种族理论、性别问题等越来越成为讨论的焦点。

  随着福科知识考古学方法论的广泛运用和后现代主义“去中心”理念的扩展,文化研究的非主流化在80年代以来大加盛行。杰姆逊研究了全球化条件下弱势文化的现实境遇问题,对第三世界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后殖民主义文化分析则关注前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的文化心态和文化建构的困难。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理论家们大都离开现实而回退到文艺复兴时期或19世纪的文献中,对现实意识形态只是作象征性的批评。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者在对象上的这种变化,同他们的批评策略和批评方法的转变密切相关。他们在研究方法论上逐步脱离了早期文化研究,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密切关注现实、进行直接阶级斗争的方法论,而采用了符号学、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话语分析等方法论,并把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论用到文化研究当中,从边缘入手,以求通过对边缘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分析来对主流文化进行象征性的批评。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模式的转向揭示了研究者在文化立场与政治批判、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文化理解与研究视野等方面的转换过程,体现了当代文化研究深度交叉、总分结合的状态。但是,正是因为这种转变使得当代西方文化研究过度走向了分散性、符号性和边缘性,从而失去了文化研究本身应该具有的学术对象和研究立场,导致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研究的界限日益模糊,以至于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日益失去其学术领地,在20世纪80年代并入社会学系。在2002年6月17日,社会学系也无奈挂牌宣告“本系已被撤销,别无他事”。由此,中国的文化研究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至少应该成为“有领地的学术”和“有立场的学问”,这也许就是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模式转向给我们的启示。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9-4-1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悦笛]从“秋期释奠”看当代韩国的儒家“礼乐文化”
下一条: ·[张海洋]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段青丽]泰山周边玄帝文化研究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
·[李向振]日常时间:当代民俗学转向生活实践研究的重要维度·[高艳芳]新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势与转向
·[王加华 李燕]眼光向下: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宋明艳]日本学界傩文化研究文献辑录:学者群像与成果述评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何红艳]内蒙古剪纸艺术探究
·[张举文]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徐赣丽]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
·[杨利慧]神话主义研究与“朝向当下”的神话学·[马娇娇]执守与嬗变:当代关中地区皮影戏民俗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