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邓莉丽:《宋代金银饰品与民俗文化》
  作者:邓莉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16 | 点击数:6381
 

  第四章 宋代金银饰品工艺与民间金银细金工艺

  4.1 宋代民间金银细金工艺类别及其对饰品样式、装饰风格的影响
  4.1.1 精简致用造物观的体现——饰品的成型工艺
  4.1.2 构思精巧、科学合理——饰品的组合工艺
  4.1.3 朴素与华美并重——饰品的装饰及修整工艺
  4.2 宋代民间金银细工发展的特征与方向
  4.2.1 空心、高浮雕凸花工艺的盛行及原因
  4.2.2 分工的细化及与其他材料、工艺相结合
  4.3 宋元明民间金银细金工艺的传承与演变
  4.3.1 元明民间金银细金业的发展概况
  4.3.2 宋代民间金银细金工艺在元明的延续与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金银饰品的生产经营与物质生产民俗

  5.1 手工业发展及管理制度对金银饰品制造业的影响
  5.1.1 手工业艺人身份地位的提高
  5.1.2 官营部门雇工的来源及雇值
  5.1.3 个体工匠身份及个体金银匠人的收入
  5.1.4 金银出产量及矿坑的管理
  5.2 私营金银饰品作坊的生产经营方式与商业贸易风俗
  5.2.1 “聚集式”“前店后作”及“行”“作”
  5.2.2 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5.2.3 铭文与金银店铺产品信誉维护及宣传风俗
  5.3 金银饰品技艺的传承方式与工匠民俗
  5.3.1 师徒传承
  5.3.2 家族传承
  5.3.3 行会中技艺的交流与传播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金银饰品使用、流传方式呈现的民俗特性

  6.1 金银饰品使用方式的情感表达与心理暗示性
  6.1.1 女性个人情感的领略与传达
  6.1.2 男女相思、爱恋之情的物质载体
  6.1.3 谢意的表达
  6.1.4 节日辟邪求吉的象征
  6.2 服饰礼仪风俗中金银饰品佩戴的阶层性
  6.2.1 不同阶层金银饰品的材质及样式规定
  6.2.2 最能体现阶层性特点的几种金银饰品
  6.3 金银饰品类别与样式传播的地域性与扩布性
  6.3.1 南北地区金银饰品出土数量、簪钗样式的差异及原因
  6.3.2 几种在南北地区均流行的饰品
  6.3.3 辽夏金与周边少数民族金银饰品佩戴风俗及其影响
  6.4 金银饰品类别与样式流传的稳定性与变异性:以宋元明女子发饰为例
  6.4.1 宋代女子发饰在元明的传承与演变
  6.4.2 宋元几种流行的簪钗在明代消失的原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宋元明金银饰品设计案例分析

  7.1 凤形簪钗设计
  7.1.1 唐宋元明凤形簪钗实物资料整理
  7.1.2 唐宋凤形簪钗设计比较分析
  7.1.3 元代凤形簪钗设计
  7.1.4 关于“凤衔珠”的寓意
  7.1.5 结语
  7.2 插梳设计
  7.2.1 唐宋元明插梳实物资料整理
  7.2.2 唐宋插梳设计比较分析
  7.2.3 结语
  7.3 银妆具设计
  7.3.1 宋代金银妆具类别及形制设计分析
  7.3.2 银妆具的尺寸设计分析
  7.3.3 银妆具的纹饰设计
  7.3.4 结语
  7.4 耳挖簪设计
  7.4.1 耳挖簪的溯源
  7.4.2 宋元明耳挖簪的形制演变
  7.4.3 耳挖簪与采耳习俗
  7.4.4 结语
  7.5 明代金银“三事儿”设计
  7.5.1 明代金银事件儿的设计美学
  7.5.2 明代金银“三事儿”的文化内涵
  7.5.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出自墓葬的宋代金银饰品考古发现一览表
  附录2:出自窖藏的宋代金银饰品考古发现一览表
  附录3:出自地宫的宋代金银饰品考古发现一览表
  附录4:宋代金饰品类别比例情况表
  附录5:宋代银饰品类别比例情况表
  附录6:宋代鎏金银饰品类别比例情况表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3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赵世瑜:《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下一条: ·熊明:《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相关链接
·[宋娟 王雨蒙]宋代笔记与宋代文人游宦四方的民俗书写·[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杨安琦 宋娟] 论宋代民俗文化传播
·[王华龙]宋代武成王庙中赵充国陪祀初探·[王雨蒙 秦天碧]《倦游杂录》中南方特殊的饮食习俗载录
·[刘凯绮]论《游宦纪闻》中的风土人情·[杨敬龙]宋代笔记中的东北地方方言与民俗文化举隅
·[程波涛]世态风物与人文关照交错下的艺术镜像·2018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虞云国]宋元时代的足球:由盛而衰的全民娱乐风尚·[陶立璠]宋代笔记小说对民俗学的贡献
·[贾蔓]城镇化进程中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董德英]两宋节日突发事件及应对机制
·[吴钩]宋:一个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王朝·[于天池]宋代文人说唱伎艺鼓子词
·[顾春军]江南社会生活对“话本小说”创作的影响·[李昌宪]从《水浒传》看宋代社会
·[吕凤棠]宋代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王正华]拉祜族服饰文化概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