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
  作者:王加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3 | 点击数:7926
 

  传统时代,二十四节气是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虽然与节日有所不同,节气却也是民众日常生活中“非日常”的日子,且包含有丰富的仪式、娱乐、饮食等相关习俗,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作为节日来看待。因此,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要增强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与认同感,就要对其“节点性”与“非日常性”加以特别强调。但是,仅仅强调“节点性”还远远不够,还要强调节气的“神圣性”一面,即对每个节气所包含的仪式活动及其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加以强调,而这应该是二十四节气在当下如何保持良好传承与发展的核心所在。(24)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唤起民众对二十四节气的认同感。二十四节气的精神文化内涵,首先在于其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一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今天由于工业化的日益推进及对机器运作节奏的遵从,我们与自然日渐疏离,于是我们开始日益漠视甚至忽视“自然因素”对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日渐严重的雾霾问题本质上就是我们漠视自然的结果。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加入像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时间框架。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漠视自然已经太久了,而要了解自然,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时间尺度是必不可少的”(25)。其次,二十四节气的精神内涵,还在于其与民众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中所体现出的崇宗敬祖、维护亲情以及除凶祛恶、以求平安等重要意义。因此,从更高的层面来说,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国人的天人关系、伦理孝道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我们加强对二十四节气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就不仅仅只是在传承一种文化遗产,还在于让我们重新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同时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标志。(26)

  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而保护与传承的最佳途径则是让其“无孔不入”地介入现代民众的社会生活。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实现无孔不入地介入呢?要做到这一点,仅靠二十四节气的自然发展或者相关保护主体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新闻媒体、学校教育、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强力辅助与支持。首先,要加强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传承,这是开展实践传承的前提与基础。今天,越拉越多的年轻人,即使那些生活在乡村地区的年轻人,对二十四节气基本都是陌生的。在此境况下,要求他们在心理上认同并主动实践二十四节气习俗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青少年群体二十四节气知识的普及与推广,而这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加强相关知识与文化内涵的普及与教育。这其中,可将二十四节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制定校园生活的二十四节气,以使他们对二十四节气有直观理解与把握。如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传统是农民准备春耕的时节,而对广大在校中小学生来说,此时通常正值寒假,也正是需要为接下来的学期生活做好准备的时候。(27)其他诸如开设专题讲座、举办相关展览等,也是进行二十四节气知识传承的重要方式。其次,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加强人们对二十四节气习俗活动实践传承的引导。如每到一个节气,就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对该节气的起源发展、历史流变、文化内涵、仪式活动、饮食习俗、娱乐活动、养生实践等进行“铺天盖地”地广泛宣传,在增强民众对二十四节气节日内容和文化内涵充分了解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使民众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开始践行相关节气习俗活动,并使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若有可能,或可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将某些节气定为法定的庆祝日,就如同今天日本所做的那样。(28)另外,各行各业,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自己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践行二十四节气。如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就根据国网公司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二十四节气表”,并层层推广应用至部门、班组、个人,发挥了积极成效。(29)

  当然,在对二十四节气进行生活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有两个维度必须要充分注意。一是二十四节气的异质性差异,即虽然我们要加强对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的整体保护,但也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对民众的生活来说,并非每一个节气都是同质的,也即并非都是具有同样意义的。一些节气,如“四立”“二至”等,由于产生较早且与民众生活关系紧密,因此习俗活动、文化内涵等也就更为丰富,至于清明更是发展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一些节气,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相对而言文化内涵与习俗活动就不那么丰富(30),通常只是强调其于人的养生意义,如大暑进补、大寒进补等。因此,在具体的生活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就不能一味强求地对每个节气都“一视同仁”地进行保护,虽然从观念上来说每个节气都是值得重视的。二是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差异,即对不同地区而言,同一个节气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如冬至,虽然在广大地区都有很大影响力,但在江浙一带却尤其重要,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此日人们会祭祖、全家团圆,并包馄饨、蒸年糕等,其情景就如同除夕守岁。再比如谷雨节气,在山东荣成等沿海地区就备受重视。此时“百鱼上岸”,为祈求出海平安、渔获丰收,人们便在谷雨这天举行隆重而盛大的祭祀海神仪式,由此形成了深为当地民众重视的谷雨节,其隆重程度相比于春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31)因此,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展开进行,而要结合各地实际,针对不同的节气采取不同的措施。

  三、小结

  以上我们主要对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及其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做了简要论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传统中国社会的民众来说,二十四节气绝不是如我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那样,只单纯是一种历法体系或者说时间制度,而更是一种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具有实用性、节点性与生活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二十四节气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广泛流布且内涵日益丰富,与其深深融入传统民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具有直接关系。基于此,要想在当下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二十四节气,使其如传统时代那样充分介入现代民众的社会生活应该是一种最佳途径。与传统相比,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今天的社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二十四节气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亦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直接导致了其在传统时代的基础性功用,即作为农业生产时间指针的作用日益降低。但作为一种人为创造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并对待其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即我们可以对其做进一步的“再创造”,“淡化”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而强调其与民众社会生活的关系面向,充分发挥二十四节气在今天民众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饮食养生以及民族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用与价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要充分依靠新闻媒体、学校教育、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强力辅助与支持,如此才有可能使其“无孔不入”地介入现代民众的社会生活。另外,在具体进行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要充分关照二十四节气的内部差异及地域差异等问题,相应采取不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共探“社区参与”实现非遗“活化”
下一条: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一周年之大事回顾
   相关链接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
·[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
·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
·[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
·[杨秀]人间四月天之立夏·[龙晓添]秋向此时分:丰收的节气与节日
·[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
·[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余仁洪 主编:《中国立春文化与二十四节气研究文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