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开创非遗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作者:记者 王学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17 | 点击数:2638
 

  2011年至2015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支持生态区建设了151个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2016年,通过中央财政安排2390万元,支持18个国家级生态区62个非遗传习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并安排2520万元在生态区增设287个非遗传习点;2017年,继续支持生态区开展整体性保护和普及教育工作。

  非遗记录工作也是非遗传承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在前期调查记录基础上,开展了非遗抢救性记录,并逐渐总结经验,拓展确立了非遗记录工程。

  为有效推动抢救性记录工作,自2013年开始,文化部在全国选取50个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试点,并着手组织起草制定相关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全面铺开提供了科学依据。2015年4月,文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启动300名年满70周岁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逐年分步实施,争取“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支持对839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得到记录和保存。

  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基础上,文化部将非遗记录工程列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目前,文化部正在研究制定非遗记录工程总体方案,确定非遗记录工程的记录内容、实施步骤、成果形式、绩效评估、可持续机制等。

  开拓现代化非遗传播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5年来,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各类国际性重大活动和会议中崭露头角,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各种类型的非遗展览、现场体验展台,时常作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打头阵”的文化活动而备受关注,精彩的非遗演出更是令前来参会的各国代表赞不绝口。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非遗也扮演重要角色。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太极、书法培训受热捧,中国传统年节、民俗活动得到广泛传播。

  在国内,每逢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营造了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据统计,5年来全国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2万场次,参与观众5.4亿人次。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连续10年举办6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已连续8年举办4届,丰富多彩的展示展演、学术研讨和技艺竞赛活动,展现了非遗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广泛开展的非遗进社区活动,提高了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参与感,增强了传承实践的动力。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舆论认为,在这样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传播活动中,很有可能走出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成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有力引领。

  近年来,文化部十分重视探索构建常态化、专业化的非遗传播体系。今年8月底,文化部非遗司联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举办了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促进非遗保护多层次、多渠道传播。日前,由文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火热举行。来自近百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媒体代表200余人,分赴贵州、福建、山西、湖北,通过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用多样化传播手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年10月16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黄仲山]应慎用“去粗取精”思维
下一条: ·[马盛德]在新起点上的非遗保护
   相关链接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姜晶晶]浅论非遗展馆(厅)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
·[高鹏程] 不离世间觉:非遗运动中的寺院角色·[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