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万建中 廖元新]忠实记录、立体描写与生活相:三个本土出产的学术概念
  作者:万建中 廖元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7 | 点击数:4523
 

       三

      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就曾和“表演”“语境”等概念擦身而过。在《记录民间文学的技术》一文中,对于表演、语境、民族志书写,就有极为精彩的论述。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只录一小段:

      “除了传达演唱者的履历外,还必须把他当作一个艺术家加以评论,描绘出他的风度:讲述的速度,姿势,手势,面部表情,他对自己的创作所抱的态度,在他自己的节目中,他最珍视哪一些,他用什么引子开头,用什么伴奏。[12] ”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并没有采用如今时髦的理论词汇,但对于民间文学真谛的把握却是极为准确的。可是我国的学者在选择理论范式时,往往出现“一边倒”的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全面倒向苏联,而到了20世纪末,则是一味仰视欧美。如此一来,曾经很有说服力的理论被学界弃之不用,但经过西方的学术包装之后,则又被当作全新的概念重新学习一遍。实际上,不仅对于前苏联的理论,我们已弃如敝屣,对于自己擅长的本领,我们也常常缺乏自信。20世纪初,董作宾将国学研究中的训诂、考据等方法与西方比较研究相结合,开创了我国歌谣研究的一个高峰。然而到了20世纪末,大约是嫌之不够时髦,或是搜集过于繁琐,已鲜有人重拾类似的学术指向了。

      世纪之交,在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的感召之下,“语境”一词成为民间文艺学圈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其实,早在这一概念传到中国之前,也就是1984年,钟敬文先生提出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用语——“生活相”,与“语境”同义。他强调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研究“现代社会中的活世态”,“拿一般民众的‘生活相’作为直接研究的资料”的对象。[13]就民间文学而言,“生活相”意指民间的文学生活、民间的文学生活方式。

      在更早的1979年,钟先生曾有过一段关于民间文艺的颇为深刻的言论:“如果我们在接触它的同时,不注意到那些有关的实际活动情况,那么,对它的内容以至形式,是不容易充分理解的。我国好些兄弟民族,现在还存在着赛歌的风俗(汉民族一般已经消失了这种风俗),这是群众性的艺术节日,它往往还和他们的婚姻选择和宗教行事等连结在一起。……要深入了解这些歌,参与和重视这种风俗活动是决不可少的。”[14]民间文学不是单纯的审美活动,与其他生活样式融为一体。不难看出,这与他后来提出的民间文学“生活相”概念一脉相承,或者说是这一概念的具体化。在这里,钟先生对民间文学的洞察已超越了记录文本,甚至也超越了表演语境,而回归到最为底端的生活形态。

      然而,“生活相”也终究未能成为日后审视民间文学的一种观念、立场及衍生为研究的一条路径。至今,仍没有专文对“生活相”展开论述,似乎“生活相”不是学术概念和理论,不是研究范式。只有等到表演理论输入之后,“语境”话语才一时风靡起来,这一话语却与“生活相”没有任何联系了。

      20世纪末,在学科危机感的促使下,为了摆脱学科式微的阴影,国内民间文学研究者开始努力探索新的研究模式。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理论方法陆续传入我国。也许就如刘晓春所言,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已完成了从“文本”到“语境中的民俗”的转变。[15]可是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是否就是摆脱死胡同的一条无限通途呢?也许丁晓辉的一串发问,值得我们深思:“这种转换是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还是从民俗到民俗的语境?具体到民间文学研究,这种转换是从文本到语境中的文本?还是从文本到文本的语境?按照目前的转换趋势,民间文学研究的中心是否实际上已经在走向语境?而文本研究是否已经被视作过时遭遇彻底的边缘化?”[16]

      除此之外,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研究本土人民、研究本土民间文学文本、研究本土民间文化生活的过程中,研究者有没有本土的理论和方法呢?不论是注重文本研究时期的历史地理学派、口头程式理论、故事形态学,还是注重语境研究时期的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这些理论方法无一不是从西方引入我国的。

      在各式理论丰富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同时,也出现了“理论消化不适”的问题。一方面,在尽情拥抱西方现代理论的同时,忽视了本土理论的魅力。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西方众多理论涌入民间文学领域之时,民间文学的本土意识却逐渐地淡漠。我国民间文学理论的建构本应从本土的民间文学实践中提炼出关键词和范畴,并且着重阐释这些本土滋生出来的关键词和范畴,诸如“忠实记录”“立体描写”和“生活相”之类。然而,直至今日,西方话语的霸权仍然畅行无阻,似乎没有西方的“语境”“表演”“程式”等概念,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活动就与语境、表演和程式无关;或者说唯有舶来品,这些词汇才是概念和范畴,使用起来才正当合理。中西结合应该是能够达成共识的途径,但中西结合不只是用西方理论方法分析中国民间文艺资料,也包括各自学术概念和范畴的相互融合。

      注释:

      [1]段宝林:《民间文学科学记录的新成果——兼谈一些新理论的创造与论争》,《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台静农:《致淮南民歌的读者》,《歌谣》周刊,第一卷第97期。

      [3]贾芝:《谈各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问题——1961年4月18日在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载《拓荒半壁江山:贾芝民族文学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

      [4]钟敬文:《忠实记录原则的重要性——<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论集>序》,《思想战线》,1987年第2期。

      [5]段宝林:《论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

      [6][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0页。

      [7]段宝林:《80年历史回顾与反思——纪念北大征集歌谣八十周年》,《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

      [8]段宝林:《加强民族民间文学的描写研究》,载段宝林《立体文学论——民间文学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16页。原文发表于《广西民间文学》1981年第5期。

      [9]段宝林:《论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

      [10]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306页。

      [11]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下)——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12][前苏联]В·Ю·克鲁宾斯卡娅、В·M·希捷里尼可夫:《记录民间文学的技术》,马昌仪译,《民间文学》,1958年第4期。

      [13]钟敬文:《民俗学入门·序》,[日]后藤兴善等著:《民俗学入门》,王汝澜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14]钟敬文:《把我国民间文艺学提高到新的水平》,载于《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15]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16]丁晓辉:《“语境”和“非遗”主导下的民间文学研究——以2009年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为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本文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唐卉]“史诗”词源考
下一条: ·[苏力]较真“差序格局”
   相关链接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江帆]从“地方”镜像 到“故事里的中国”:本土故事的现代张力及其意义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江帆]从“地方”镜像 到“故事里的中国”:本土故事的现代张力及其意义
·[陈杰]盘古神话的生成:本土化与地方化的结合·[曾瑜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在地化实践思考
·[毛巧晖]采风与搜集的交融与变奏:以新中国初期“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讨论为中心·[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张志刚]深描“中国本土信仰仪轨传统的文化底蕴”·[石峰]祭品的“经权”逻辑 :一个仪式解释的本土观点及其扩展讨论
·[王杰文]本土语文学与民间文学 ·[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
·[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林继富 李晶]本土与西方:胡适民俗学研究方法的抉择与应用
·[李向振]新时代实践民俗学理论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