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万建中:存影像 建非遗展示中心
  作者:记者 王萍 王歧丰   摄影/图:记者 蔡代征 李木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5 | 点击数:7611
 

景泰蓝国家级传承人张同禄。晨报记者 姜浩波/摄

  现状调查

  非遗大师佳作 竟不如假文物受待见

  景泰蓝大师张同禄的花插、雕漆大师殷秀云的圆盘……去年底,东城区百工坊举行了一场拍卖会,拍品全都是工美大师的作品。结果出人意料140件大师作品几乎全部流拍,当场成交的26件作品基本上是底价成交。这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尴尬处境。

  与很多拍卖会的火爆相比,这场拍卖会可以说是门可罗雀,参加竞拍的只有几十个人。虽然拍卖师极力渲染作品的精妙,但是台下依然无人问津。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现代工美大师的作品,许多收藏爱好者甚至说:“宁可买到假文物,也不愿收藏真大师的作品。”原因是,由于现代工艺品市场培育得还不够完善,很多人看重的是文物,对现代手工艺大师作品的关注和理解都很欠缺,对于大师作品未来的升值空间无法把握。很多拍卖机构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对当代工艺品较少涉及。

  这样一场尴尬的拍卖会,其实是在百工坊的意料之中。从2003年开业以来,百工坊的经营就一直不尽如人意,有时候一天就几位顾客。虽然这两年有所好转,但只能做到基本收支平衡。而在业内,百工坊的工艺优势在全国都数一数二,30个大师工作室都在此落户。

  自打百工坊一开门,北京料器传承人邢兰香就在这里设立工作室。邢兰香说,百工坊对国家级大师不收租金,对北京级大师只收一半租金。虽说这几年的经营还过得去,但邢兰香十分发愁的是后续乏人。老人现在只有三四个徒弟。“20年来,带了几十个徒弟,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邢兰香说,“都觉得学这个太苦太累,而且挣钱不多。”

  记者了解到,与大师作品乏人问津命运相同,杠箱会、太平鼓等北京特色的文化遗产,也都面临老艺人去世后即宣告失传的濒危境地。

  新闻背景

  北京工美行业盛衰流变

  工艺美术行业一度在北京非常兴盛。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工艺美术企业都归在工美集团旗下。鼎盛时期,工艺美术企业多达38家,员工超过3万人,基本涵盖了北京所有大的工美行业品种。

  随后,工艺美术行业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失去了外贸承包出口“特权”,逐步被自营出口挤占市场,原本北京的“创汇大户”出现危机,大量企业无法维持,全行业亏损。员工下岗、遣散,企业倒闭,乃至很多厂址被拆除,成了房地产项目。

  当今,工艺美术行业已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年的努力,工美从业人才队伍逐渐恢复壮大,但依然存在学历较低、年龄较大、创新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绝技和绝艺,缺乏合格的技艺传人,难以实现从“匠人”到“艺术家”的跨越,亟待从机制、待遇等多方面加以解决。

  (晨报记者 王萍 王歧丰/文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 记者 李木易/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民网-北京晨报 2012-01-15 01:4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乌丙安:小年拉开春节全民庆祝大幕
下一条: ·民俗学家谈过年(视频)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