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项目贵阳讲习班班综述
  作者:刘大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31 | 点击数:9801
 

  杨义研究员结合个案研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他提出三个方法论问题:一、时空结构的再认识,在传统文学史研究的时间维度上加入空间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囊括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历史事实。二、重新解释中国文学的动力系统,在中心/中原动力基础上强调边缘的活力,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流动性、混杂性和野性的活力。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照西方体系,强调原创性,挖掘经典文献的深层意义。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他提出了三个技巧:一是追问重复,通过大量的文本对比,发现规律性的文学议题;二是破解精彩,阐述文本精华中的潜在意义;三是撬开瓶盖,寻找发现文本的缝隙,探明其暗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杨义研究员在演讲

  白烨研究员从自己主编的系列《中国文情报告》出发,介绍了当下文坛的三分格局: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传统文坛,市场运作为手段的市场化文坛,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坛,并指出文学普遍存在的娱乐化倾向,工业化的文学写作已经极大挤压了传统精英文学的生存空间,但是这正是一种“百花齐放”式的文学生态。他对传媒批评的戏剧化怀有忧虑,但同时对网络批评抱有期待。他还就当下热议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做了一一点评,就80年后文学的可生长性提出了乐观的看法。最后,他倡导每一个文学批评者都应该以谦虚的姿态面对各种新生的文学现象。

白烨研究员在演讲

  在培训班的间隙,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民族文学研究》杂志主编汤晓青及编辑刘大先,以及《文学评论》杂志编辑吴子林还利用晚上时间,与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贵州大学文学院的老师及研究生进行了座谈,与会者就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地域文学即书面文学的前沿性话题做了互动式的讨论。

  总体来看,本次研修班侧重于学术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辅导,充分考虑到了学科建设的长期目标及贵州地域性民族文学的特点和基本现状,从理论到实践地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中有关史诗、民俗学、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得到了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大学师生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次培训班对于地处边远省份的院校来说,不啻是认识论的革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1-08-29

上一条: ·[讲座]刘禾 王中忱:跨语际交流与文明论问题(社科院民文所7月4日上午)
下一条: ·第三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邀请函与课程表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
·[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
·[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