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宋明]西南地区“东西向文化带”假说
——探索凉山彝族的迁徙路
  作者:宋明   摄影/图:宋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3 | 点击数:11044
 

  14年前发现的遗址,今年试掘

  近日,笔者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只见一片繁忙景象:几名文物工作者正在对10月中旬冕宁高坡湾湾调查和试掘出土的文物进行整理。他们有的在修复陶器,有的对文物进行绘图。馆里还贴了与此遗址相比较的云南和贵州的许多文物资料和文物图。州博物馆馆长刘弘非常兴奋地告诉笔者:“这次调查和试掘有重大的发现,我们首次发现古代文化在3000年前东西向穿越大凉山的线索,这有可能对彝族迁徙路线的形成找到考古学方面的证据。”

  在1996年6月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进行补点调查时,凉山州博物馆和冕宁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冕宁县城附近的复兴镇一个叫高坡湾湾的地方发现了古遗址。这个地方位于安宁河畔,当时被洪水冲出了很多陶片,工作人员看到遗址堆积较好,陶片很多,并有一些石器,又到州博物馆对文物进行复查,初步判定其为新石器到青铜器时代遗址。

  今年10月中旬,凉山州文物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对该遗址进行深入调查和试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和一些石器。

  首次提出西南文化“东西向”假说

  “在整个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东缘,自古就是南北文化走廊,以前发现大量文物和文献也证明这个走廊的存在。这次调查和试掘收获重大,根据出土的文物和采集的标本,我们首次提出文化‘东西向’。”刘弘认为,最能证明这个理论的是4类最有特点的器物组合,也是这次在凉山的新发现:鸭咀形流、折唇的碗、肩部有上翘乳钉的罐和细颈瓶。

  笔者看到,在新发现中有许多像鸭咀一样的罐子,有的完整,有的已初步修复、还有许多像缀有乳头样的陶片、还有一些颈细细的陶瓶,有点像今天的普通花瓶的颈、还有些扁平的碗。一般人可能看不出究竟,但在专家眼里,却能看出端倪。

  刘弘通过和周边古代遗址的比较发现:冕宁高坡湾湾的器物和滇东北昭通鲁甸野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非常接近,和黔西北鸡公山遗址出土文物也有密切联系。这3个点涉及云贵川,如果将其连成线,那么便形成一条东西向的线。

  “这3个点接近南北文化走廊,说明在我们西南地区除南北文化交流外,还有东西向的文化交流。南北走向的文化交流,由北向南的传播是确定的,但新发现的这条东西向的文化带,是由西向东还是由东向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刘弘说。

  “至于高坡的时代,参考野石山和鸡公山遗址,初步确定在距今约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早期,我们将做碳14测定,进一步确定准确的时间。”刘弘介绍说:“这是新的发现,东西向文化交流很重要,可以称为‘东西向文化跨越大凉山’。此前也有文物进行证明,比如西昌大洋堆遗址发现早期葫芦形大双耳陶器,在昭通同样有所发现。大耳罐是从北方来的,在这条东西线上也有分布。”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年11月26日

上一条: ·《中国民俗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下一条: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相关链接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
·[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
·[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
·[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
·[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
·[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陈永香 等:《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叶宏 李金发]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
·[李娜]方山彝族俚濮人的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曲木铁西 巴莫阿依]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