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7-15 | 点击数:18945
 

后 记

  这本文集是从我近十年陆续写下来的文稿中选辑而成的,共有36篇。它们主要包括从2003年初到2005年3月我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期间,和此后直到2009年底参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期间写下的文稿。同时为了把我参加文化遗产抢救的连续性作业记录下来,我还选出了从2000年至2002年底,我在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筹备工作中写下的部分文字资料,放在本书正文后面作为附录供读者参阅。

  本书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对联合国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和解读,对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来发展的全面介绍;第二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大项目进行的呼吁,或提出的重要建议案;第三是对重要的典型个案保护项目进行分析认定、价值评估和文化内涵解析;第四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保护的操作规程、作业方法等做出的解说和辅导:包括保护工作的原则与做法、普查工作方法、项目申报和管理、传承人和传承机制的保护办法、申报文本各栏目填写要领等。第五是结合我的民俗学专业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民俗学专业研究的关系,因为民俗学界的同仁们对这两者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所有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从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到现在对这项工作的主要认知、体验和实践。

  至于本书的结构,由于不是在一个学术研究课题下建构论述体系,所以实在难以形成统一体例。事实上这些文稿的撰写都有不同的客观要求,选择表述文体和篇幅大小几乎都有不同的约定性。例如:1、新闻媒体邀约的短评短论稿有《今年春来早》、《烟花爆竹的文化震撼》、《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的突破性进展》。2、学术刊物邀约的学术论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来与发展》、《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中文化圈理论与方法的应用》;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论坛发表的文稿有《遵循文化多样性法则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考察认定的几点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界定与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管理》。还有分别在三届全国妈祖文化论坛上发表的关于妈祖祭典遗产项目的三篇论文,有关保护孟姜女传说的、保护木板年画的、保护塑像艺术的、保护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论文等都是。4、在国家级或省级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上的讲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管理及操作规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规程》、《撰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文本的要领》等。5、给政府主管部门提交的建议案;6、给相关领导干部进行历史文化讲座的录音记录稿。所有上述文稿都有不同特点,就必然造成了文体、风格、表述方式和篇幅大小的差异。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只能说对于大多数读者它只是一本“杂俎”型普通读物,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它是一本实用性辅助参考书,对于学术界同仁它还算不上是一本严格的学术论著。因此,我期待着来自多方的批评和指正。

  此刻,我愿告诉本书读者,迄今在我已经走进81年的人生旅程中,已经走过57年不平坦的学术道路,其中大约有近30年的时间是在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忙碌而艰难的工作中度过的,令人感慨万千。尤其是在最近这10年里,我努力跨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段,使我学到了过去从未学到的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做到了已往想做而又难以做到的振兴民俗文化事业的实际工作,从而也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和快乐,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进程中迈开更加有力的步伐。

  最后,我衷心感谢王文章先生对出版这部文集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同时也感谢张庆善先生、徐涟女士对出版这部书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并且对他们和非物质遗产保护战线上的同事们平时对我的关心、照顾和鼓舞,表示深深的谢意!

  2010年5月21日小满

(本网发布2010-07-29;2018-7-15提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杨秀】

上一条: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
下一条: ·乌丙安 主编:《中国民间神谱》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