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陈启明]河洛饮食话水席
  作者:陈启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6 | 点击数:9374
 
水席自然少不了汤,汤在中国烹饪文化中一直有着举纲之要。文献记载最早的中国烹饪,是伊尹“以汤说汤”;周礼中的鼎食文化,司样是以汤烹美味;到了魏晋之时,玄学大盛,佛道之学更讲究饮食对人体的调养益补之理,他们的益养之道由寺观影响到社会,随着汤文化的秉承,又相陈以素食,对以后中国的烹饪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大凡名菜,在汤上最为讲究,事厨者无不怕汤。可水席的真正魅力正在于以汤取胜,由开始淡淡的味道,逐渐变浓;由咸味加进少许的酸味,再加进点麻辣,然后变为甜咸味。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每道菜的独特味道,并同前面的各道菜轻而易举地区别开来,始终处于一种新鲜有味的状态中,不至于产生厌烦之感。
直到今天,喝汤仍是洛阳市民经久不衰的传统,见面问候,也以喝汤与否为礼貌。喝汤,喝什么味的汤,这是很有讲究的。水席的汤,甜、咸、苦、辣、酸,五味俱全,以咸鲜为主,突出酸辣,还可细分为微酸微辣、大酸大辣、鲜香酸辣等,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达到除腻、增食、开胃之目的。实际上,除了水席中的汤汤水水以外,洛阳的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等,也都各具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传统洛阳水席的格式非常讲究,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名称讲究,上菜顺序也非常严格。
水席的“前八品”,也叫前八礼,分别象征武则天服、礼、韬、欲、艺、文、禅、政的八大善(膳)绩。八个冷盘分为四荤四素,拼成的花鸟图案,色彩鲜艳,构思别致。
 “四镇桌”是指四个主菜:一是牡丹燕菜。二是葱扒虎头鲤,鲤鱼以孟津黄河所产的长须鲤鱼为上品,装盘作张口昂首上扑状。三是云罩腐乳肉。四是海米升百彩,就是海米炖白菜,叫“百彩”为图吉利悦心。 “八大件”又分前五后三:“前五”为快三样、五柳鱼、鱼仁、鸡丁、爆鹤脯。“后三”为三道甜食,一般有八宝饭、甜拔丝、糖醋里脊。
“四扫尾”依次是鱼翅插花、金猴探海、开鱿争春、碧波绛丸。后来人们在这二十四道菜之后又加了一个酸辣鸡蛋汤,也称为“圆满如意汤”,以示全席结束。
洛阳水席的上菜程序反映了这种筵宴的一大特点,其总体要求是迅速明快,如行云流水,穿梭不息。热菜用不同型号的青花海碗盛放,上菜时,每三个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名曰“带子上朝”,主菜上一道,客人食后撤掉前盘再上后道菜,菜先菜后规矩不变,以汤辅菜,菜随汤进,从而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今洛阳水席的菜肴菜谱并不完全一致,既有以海参、鱼翅为主的高档酒席,也有以肉类、粉条、蔬菜为主的大众席面。“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水席见证了洛阳历史的风风雨雨,但它对传统烹饪文化内在精神的继承却始终未变,因此能历经千年而不衰。
水席中第一道大菜是象征着洛阳水席雅俗并存、风格独特的燕菜。它是以白萝卜为主料,经过多道精细加工,加入十几种配料,再放人蛋糕做成的牡丹花,精制而成,具有造型美观、酸辣香郁、鲜嫩清爽等特点,若不点破,一般人是很难吃出萝卜味的。《红楼梦》里有一回,说的是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吃茄鲞,茄子经去皮、切丁、油炸,配上鸡脯肉、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和各色干果子,再用鸡汤煨、香油收。七八道工序那么一烹,使没嚼出茄子味的刘姥姥直吐舌头:“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或许燕菜的工序没有这么复杂,但其味堪与茄鲞媲美。
说起洛阳燕菜,有一则众口相传的故事。据说武则天称帝时,各地祥瑞频现,洛阳东关下园长了一个几十斤重的大萝卜,民众认为是吉祥之兆,将它进献给女皇,武则天一见大悦,即嘱御厨烹制。宫廷厨师将萝卜切成细丝,再配以山珍海味的汤呈上,武则天用后大为赞赏,并以其具有燕窝风味而赐名“假燕窝”。由于它能适应多种原材料配置,既可用名贵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丝、鸡蛋等做配料,因而成为王公重臣和庶民百姓竞相仿制的宴席大菜。随着历史变迁和历代名厨的创新发展,燕菜日臻完善,因起始于洛阳,故称为“洛阳燕菜”。
 “洛阳燕菜”又叫“牡丹燕菜”,为什么呢?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游览,洛阳人用水席来款待。厨师们做好洛阳燕菜后,又用蛋糕精心雕刻了一朵牡丹花放在燕菜上,周总理看着盛开的“牡丹花”风趣地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从此,“洛阳燕菜”改名为“牡丹燕菜”。
水席在制作技巧上十分精细,讲究素菜荤做,粗粮细做。除了燕菜以外,水席中还有一道“洛阳海参”,其实就是淀粉做成的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味美异常,与老北京的风味小吃“炸灌肠”有异曲同工之妙,食之让人叫绝。
为了继承和发扬水席文化,洛阳市曾先后组织国家、省、市的烹饪专家和名厨高手汇集洛阳,对水席的开发进行研讨。百年老店“真不同”,在继承水席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对水席的品种进行改造,增加了海鲜、甲鱼、蛇羹等原料,使传统水席在档次上有了很大提高。2008年6月14曰。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不同”洛阳水席名列其中。以整套宴席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全国也是唯一的。如今水席在洛阳极为普遍,大街小巷的餐馆随处可见,比较著名的有“真不同”、“水席园”等。
洛阳水席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清真水席这一分支。清真水席是洛阳地区的回民在保持伊斯兰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经回民饭店的厨师挖掘整理,并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烹饪技术而推出的,尽管数量有增有减、有多有少,但它的主要制作原料没变,或全牛肉席或全羊肉席,或二者兼而有之,为洛阳水席增添了新的内容。
(原文刊于《文史知识》2010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马知遥]原生态艺术硬性表演异化
下一条: ·[张晓红]秋千与寒食、清明
   相关链接
·[程浩芯]传说入戏的文体互动方式·[刘永发 李庆]人文之汤:洛阳汤文化调查与探究
·[刘百灵]洛阳民间河神黄大王信仰调查·[刘百灵]洛阳城隍庙历史调查与浅析
·[刘百灵]洛阳明清时期乡村碑刻刍议·[汪宝荣 姚伟]《洛阳伽蓝记》中的民俗事象英译策略
·[汪宝荣 姚伟 金倩]《洛阳伽蓝记》中的民俗事象英译策略·[刘百灵]洛阳传统村落文化调查
·[刘百灵]洛阳民俗中的吉祥文化·[刘百灵]清代洛阳的戏楼建筑与演出风俗
·[刘百灵]洛阳传统婚俗与现代婚礼的文化思考·[卫文辉]洛阳地区黄大王信仰及其当代形态
·[刘福兴]洛阳牡丹为何甲天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