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韦凤娟]魏晋南北朝“仙话”的文化解读
——关于超越生死大限的话语表述
  作者:韦凤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2 | 点击数:21140
 

  二 神仙的“人化”趋势

  神仙信仰的核心意义主要是透过神仙“不死”之特质来表达的。在神仙信仰的话语体系中,所谓“神仙”乃是能够超越死亡、实现生命永驻之“人”。随着“神仙”这一特质的逐渐显露,其队伍构成经历了从“神灵”到“神仙”、从“特选”精英到一般信众的历史过程。

  “神”,指拥有超自然力的神灵。最初的“神”多是山川自然之神,是上古初民自然崇拜的产物。在先秦人的意识中,这些神灵大多呈半人半兽形态,这在《山海经》中有比较集中的记述。它们当然与后来的“神仙”相去甚远[11]。但是随着神仙之说的流行,一些古老的神灵渐渐褪去怪异色彩而“人化”,成为神仙行列中的显赫人物。

  下面以西王母的演变为例。众所周知,《山海经·西山经》中的西王母乃是“豹尾虎齿”、半人半兽的凶神。但是汉代以降,西王母“豹尾虎齿”的模样仅偶见于西汉画像砖[12],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东汉以来,画像砖及铜镜上的西王母已然变为雍容华贵的妇人模样——这昭示着古老神灵“人化”而为“神仙”的趋势。更重要的是,西王母的“神格”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汉时,西王母崇拜很流行,据《汉书》的《哀帝纪》、《天文志》及《五行志》记载,哀帝建平四年曾掀起西王母信仰的狂潮,席卷半个中国,历时数月之久,百姓聚于里巷道路,“歌舞祠西王母”,纷纷传言佩西王母符书者“不死”,能消灾避凶;再证以当时铜镜铭文多有求祷西王母“长宜子孙”一类文字,这说明在民众意识中西王母已不是掌管“厉”及“五残”的凶神,而是赐福赐寿赐子的善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把西王母与“不死”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归藏》[13]记载“嫦娥奔月”神话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西汉《淮南子·览冥训》及东汉张衡《灵宪》均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看来至迟在西汉时人们就认为西王母握有“不死之药”。在汉墓的画像砖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类画面:西王母头戴玉胜,端坐中央,身旁有蟾蜍[14],还有捣不死之药的玉兔。比如四川成都近郊出土的汉墓方砖上正中刻有贵妇妆束、端坐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左侧为手持灵芝的玉兔,灵芝即是传说中的仙药;方砖下端刻有一个持笏跪拜者,他显然是前来祈求仙药的人[15]。汉墓此类画像砖所透露的重要信息是:西王母不仅是“拜请百福”的神灵,而且是能致“不死”的神仙。——强调其“不死”之特质,这就赋予了西王母全新的符号意义。

  大约成书于魏晋时期的《汉武故事》及其后有着早期道教色彩的《武帝内传》所述武帝与西王母七夕相会的故事,显然是采取了自《穆天子传》以来帝王与西王母相会的固有情节元素[16],将古老的故事在寻求不死之仙方仙药的神仙语境中重新演绎,把帝王会见西王母的目的明确定位为“请不死之药”,西王母的身份也明确定位为掌握不死仙方的神仙。

  在普遍的神仙信仰中,不仅像西王母这类神灵逐渐“人化”、“仙化”,还有一些传说人物如黄帝也被赋予“不死”特质而“仙化”,进入神仙行列,《史记·封禅书》就详细记载元鼎元年方士齐人公孙卿编造黄帝鼎湖登仙的故事,旧题刘向所作的《列仙传》中就说黄帝“能劾百神,朝而使之”,乃是颇有方术的众神之首。方士们为了增强神仙之说的可信度,还把不少历史人物“仙化”。比如老子。《庄子·养生主》曰“老聃死,秦佚吊之”,显然那时人们并不以为他是“不死”的神仙,而在东汉《列仙传》中老子就成了“道一生死,迹入灵奇”的神仙,史载桓帝“好神仙事”,特派人祭祀老子,老子已经成了享受帝王供奉的尊神。在魏晋神仙道教中,老子在“仙界”的地位被进一步提高,被奉为“教主”[17]。在《列仙传》的神仙名单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还有:吕尚、介子推、范蠡等;东晋葛洪《神仙传》更编造了墨子修仙的故事。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神仙话语的表述中,大大脱离历史的真实,被赋予“不死”特质,被塑造成长生不死的神仙。

  如果说,西王母这类神灵的“仙化”,乃是逐步在其原有的神格中加入“人”的因素,使其逐步向“神仙”即“不死”之人这一定位靠拢(故而东汉人还依照人间模式为西王母安排了配偶东王公[18];那么传说人物、历史人物的“仙化”则是加入神秘怪异的元素,使其偏离常识理性的轨道,成为“不死”之非凡人。这与有汉一代的文化氛围直接相关。方士所宣扬的神仙之说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依据,而阴阳五行之说乃是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许多儒者也广泛涉及方术。再者,西汉后期以降,谶纬术数氛围甚浓,王莽代汉立新和东汉王朝的建立都以谶纬来确证政权的合理性,对谶纬的态度不仅影响仕途,甚而累及性命[19]。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文化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儒者争学图谶,兼复附以妖言”(《后汉书·张衡列传》),竞谈神异不经,完全背离了“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传统。传说人物、历史人物被“仙化”,正是整个社会的理性精神被极大地消解的表征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古老神灵的“仙化”,还是传说人物、历史人物被纳入神仙行列,其实都是同一个历史趋势的呈现:神仙队伍的构成中“人”的成分逐渐增多,神仙乃不死之“人”这一层意义被日渐强调。

  秦汉以来,人们曾认为仙人是长翅膀的羽人,这一点从汉代画像石上可以得到确切的印证,故而人们称成仙为“羽化”。不管是如西王母那样半人半兽的古老神灵,还是长着羽翼的古仙人,都是非人的异类;即使黄帝、老子等传说人物或历史人物都是“特选”的精英人物——也就是说,直至汉代,在人们的观念中,神仙不是一般人可以成就的,求仙遇仙乃是极难得的机缘。东汉以降,这个观念悄然发生变化。

  这在《列仙传》和《神仙传》中有具体反映。这两部书中所记载的神仙许多是操一般职业甚或“贱业”的平民。比如《列仙传》中记载寇先钓鱼为生,啸父“少在西周市上补履”,瑕丘仲“买药于宁百余年”,祝鸡翁“养鸡百余年”,文宾“卖草履为业”,陶安公是技艺高超的铁匠。再如《神仙传》中的严青“家贫,常在山中烧炭”,李阿“常乞于成都市”,等等。这些平凡不过的常人,居然最终都成了神仙。这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原来被视为非人的异类或“特选”的精英人物所独踞的神仙境界,向一般的“人”开放了。

  为神仙观念这一重大变化提供理论依据的是葛洪的《抱朴子》。葛洪在《抱朴子》的《内篇》中反复论证的主要观点是:神仙实有,方术有效,神仙积学可致[20]。他说:“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有其道,无以为难也。”(《论仙》)任何人依其道而修炼,成为神仙不是什么难事。他一再强调,神仙并非“自然”禀赋,说“至于彭(祖)、老(子)犹是人耳,非异类而独寿长者,由于得道,非自然也”(《对俗》);还说老子学道之初也要拜师,连老子的老师也不是天生的神仙,都是学习修炼得道而致,可见成仙不是“异类”也不是“精英”的专权。换言之,所有人都有成仙的机会。他还提出“地仙说”,进一步凸显神仙“人化”、仙境“人间化”的色彩。总之,葛洪的神仙观念特别强调神仙是由“人”修炼成的,这无疑向常人开启了升登仙界的大门,从而完成了神仙信仰作为本土宗教的中心教义而必须向广大信众提供宗教救赎之途的演进。

  人人皆有可能领取到进入仙界的“入门券”——对这一观念的认同、接纳正是魏晋以降“仙话”在民间广为流行的宗教心理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义]《论语》还原初探
下一条: ·[苗怀明]戏曲文献学刍议
   相关链接
·[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郑土有:《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
·[干春松]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不是夫妻,那她的配偶到底是谁·[邓婉莹]“捣药”与“蚀月”
·[黄景春]神话、仙话与“五行"观念:火浣布的叙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