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蔡榆]故纸堆的秘密──浙江发现一批典据、契约等清代文献
  作者:记者 蔡榆 文/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3 | 点击数:17480
 

     (二)    

     为了能进一步解读这批历史遗存字里行间所能蕴藏久远的信息,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富岙、培头、呈山底相关地域的历史沿革及人文风土。

     有人这样戏称,文成县是由瑞安、泰顺、青田三地的边角料组成。戏称归戏称,但有一个事实是肯定的,那就是民国35年即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由瑞安、青田、泰顺三县的边区析置一县,这就是文成县。今天文成县所辖的黄坦、西坑、南田三地,时属青田县。

     当南田走出了明朝开国元勋刘基时,在大家都拿“名人效应”大作文章的今天,就形成了“刘基,青田人”与“刘基,文成南田人”两种意见争执不下这一局面的历史根源。

     根据康熙《青田县志》,富墺(今称富岙)属于青田县八外都,位置在青田县西南,“距城一百六十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可见当年包括培头、甚至是呈山底,都是与青田繁华县治颇有距离的边缘地带。在乾隆年间编修的《续青田县志》有“八外都”境域图上,标有“富土夭庄”、“培头庄”的名称。

     几个版本的老县志关于这个地名写法很多种,有“富墺”、“富坳”、“富土夭”等,不过这些应该只是方言谐音与异体字的区别而已。我们也向有关人士请教这个地名的来源,回答称还曾有叫过“库坳”、“苦竹坳”的历史。坊间传称以前附近村子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入这个地方,原因就在于这个地方的贫穷与偏僻。甚至还有“女儿不嫁苦竹坳,一条山岭透天长”的类似说法。后来邻村一位张姓秀才,偏偏将女儿嫁到这里,并改名“富”岙。故事是民间口耳相传,仅供参考。

     如今的富岙乡,东经黄坦镇可到达文成县城,西与西坑畲族镇接壤,北连百丈漈镇、南田镇,南接云湖乡。辖区总面积为20.5平方公里,辖有培头、富康等9个行政村(包括民族村3个)。全乡总人口7200余人,其中畲族人口1870余人。其中富岙、培头、盖后、周岙底等4个村,属于低收入农户集中村。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有疑问,那“富岙”在历史上究竟是“富”还是“不富”呢?它富在何时?没落又在何时?如果说富岙从来就不是“富”岙,难道真是寄托着众人一种美好希冀?

     不过,56省道文成花园至西坑(起点为龙川乡花园村,经中堡、黄坦、富岙到达西坑镇)段改建工程日后通车的话,将使黄坦和西坑片区的交通条件得到根本的改善,富岙身处其中,当然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估计到了那时,富岙就真的成“富”岙了。那位改地名的秀才可真有先见之明。    

     (三)    

     据有关资料显示,培头村人口总数为1300余人,其中畲族人口逾800人,是文成畲族人口最集中的聚居村之一。呈山底则是培头村下辖的自然村,畲族人口300多人。这里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当地畲民至今还按畲乡传统习俗来操办大小事情,显示了畲族的深厚文化底蕴。此前的“三月三”,她曾以浓郁纯朴的畲乡风情接纳了不少远方宾朋。除了人文环境,这里还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原始的天然景致。

     而这一批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历史遗存的发现,可能又会让这个村名声大振。

     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这些久远年代的印记——除了或破损或者变色了的文本原件外,还有一些古文手抄本、田租记账本,甚至还有“红军歌”的抄本。有些字迹相当工整,有些显得粗糙。可见这些物件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再者,这些抄本没有落款时间,一下子也无从辨别年代月份。

     但那些字据、执照与告示等物件则很容易辨别出确切时间,依次有清乾隆、嘉庆、咸丰、道光、光绪及民国等几个历史时期。粗略统计一下,内容涉及房契、田产典当、科税执照、溺女陋习、建桥缘由、封山禁伐、流丐偷盗等涉及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据马相亭先生介绍,此前还曾有过一份典妻契,因为考虑到有关当事人先祖的隐私等事项,权衡利弊后给予另行处理。本专题也就不再涉及。

     关于这一批文本原件得以与大家见面,据说是在三四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即这是无意中的发现。但究竟是呈山底哪位先人有心保存下来,为何保存这些物件,已无从考证了。但从放置烟叶以防虫蛀这一细节来看,保存这些原件的人还是出于有意而为之的。

     据《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张传玺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称,契约主要有买卖、典当、租佃、借贷、雇佣、分书、立嗣、遗嘱等多种,它对研究我国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关系、土地制度、民事法律等诸多领域有着研究、参考的重要价值。在我国,还形成了一门叫《中国契约学》的专门学科,据说国外的日本等地学者,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开展对我国契约的研究。

     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发生过作用的契约原件,在长江以南广大农村尚存不少,但北方很稀少。明以前及明后期至清前期的契约原件保存较少,清道光以后至民国时期的则较多。

     对于呈山底的这些物件,我们能从这些契约的字里行间获得重要的历史密码吗?它究竟能多大程度反映出当年这一带或者是某一历史时期的真相呢?(《温州都市报》2009-4-15 8:27:15  待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温州都市报》2009年04月15日-22日

上一条: ·考察吉木家支彝文的探奇之旅
下一条: ·[赵丽明]女书是“闺中密语”吗?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
·[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沈莉]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神话的活态发展:以浙江嘉兴的蚕神神话为例
·[胡正裕 杨海娇]浙南文成“侨家乐”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关系试析·[陈趣联]疫情面前的浙江民俗
·[祝秀丽]浙江海盐古代秦始皇传说的流变·[陈科锦]浙江省慈溪市旧盐区海星村劳作模式变迁考察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龙圣]清代冕宁的村庙组织、村治实践与村落内生秩序
·[宣炳善]浙江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民俗体育的空间发展·[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
·[任雅萱]构建的系谱·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
·[李晓宁]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北京村落香会研究·[龙圣]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