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万建中]20世纪中国故事学
——发现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3 | 点击数:7473
 

  当时也有人质疑童话对儿童的正面影响,认为在儿童还难以分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界限的时候,向他们灌输精怪魔鬼故事,以及能够张口说话的动物故事,可能导致孩子们异想天开,陷入漫无边际的幻想,进而心身受到戕害。[11]针对此言论,郑振铎和周作人都写了专文回应,指出超现实的幻想正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展开想象的翅膀。1920年,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一文中说:“儿童没有一个不是拜物教的,他相信草木能思想,猫狗能说话,正是当然的事;我们要纠正他,说草木是植物猫狗是动物,不会思想或说话,这事不但没有什么益处,反是有害的,因为这样使他们的生活受了伤了……”[12]稍后,严既澄发表了《神仙在儿童读物上之位置》一文,[13]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借助进化论的思想,进一步阐发了童话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周作人的《儿童的文学》一文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故事学论文之一,其影响一直持续到30年代。30年代初,围绕“选择儿童读物的标准”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有些学者将十年前的《儿童的文学》作为立论的依据。针对周作人所说的提供给儿童“相信草木能思想,猫狗能说话”的故事,“正是当然的事”的观点,一些学者进行了内容比较具体的对话。代表性的成果有吴研因的《致儿童文学社社员讨论儿童读物的一封信——应否用鸟言兽语的故事》、[14]尚仲衣的《再论儿童读物——附答吴研因先生》、[15]吴研因的《读尚仲衣君<再论儿童读物>乃知“鸟言兽语”确实不必打破》、[16]陈鹤琴的《“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15]等。讨论的范围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故事学的领域,而“鸟言兽语”则是地道的民间故事话语。

  由于童话与儿童教育直接关联,其所建构的是一个虚幻的超自然的世界,而非现实的自然的世界,是否应该让儿童在这虚幻的超自然的世界遨游,争论一直持续到30年代。1931年4月,上海召开了中华儿童教育社年会,儿童教育专家尚仲衣做了题为《选择儿童读物的标准》的发言,强调“教育者的责任在使儿童对于自然势力及社会现象,有真实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儿童在第一步与自然接触时,教育者除非另外有充分的理由,不应给儿童以违背自然的材料。”[17]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则持相反态度,认为:“儿童们的精神生活是都在这个同样的奇怪时代,他们深信这世界的周围有生命在跳跃,住居着的都是具有美丽的姿态而又很有力量的超人,可以说所有的儿童们都是诗人,……故事供给着想象,是游戏一部分的灵魂。”[7]5-6民间故事给儿童构建了一个神奇的想象的世界,大大强化了他们的想象力。

  在当时,还有另一场争论,就是谈及中国神话何以“仅存零星者”时,有学者归咎于中国人缺乏想象力,于是引发了争执。如果强迫儿童远离童话,可以肯定就是在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了。既然童话肩负着儿童教育的神圣使命,那么,一味向儿童灌输虚幻的遥远的童话故事似乎不合时宜。于是,有的学者试图改变传统童话的发展方向,给童话文体注入切近现实的新鲜血液,创立了“新兴童话”的概念。1933年,陈济成、陈伯吹在《儿童文学研究》一书中说:古老的童话,特别是民族的童话,它们在儿童文学中已被时间的巨轮淘汰了!自然,以神仙与幻想为骨干的童话,用来哺乳在暴风雨前夜的新时代儿童,实在太不相宜。不过,这仅是童话的内容问题,无碍乎童话整个生命。换一句话说:新兴童话,依然可以雄踞在儿童文学之宫的。但它的簇新的内容,已记取现代社会的一切现象与事物为背景:就是在形式上,也已焕然一新,不再如先前的“从前有一个国王”“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三个公主”了。[18]58

  在当时,这种体现为现实性教育功能的新兴童话并没有流行开来,只是停留于理念的层面,尚未真正付诸于实践。学者们认为,任何一种流行的文学文体都应该切合社会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一呼吁尽管没有真正形成新兴童话文体,但在30年后,却直接催生了“新故事”文体,“新故事”文体与一直处于摇篮中的新兴童话一脉相承。

  “歌谣”是民间文学中最“雅”的文类了,而有些民间故事则不同,完全以粗俗的面目展现出来。这是否会削弱民间故事的教育意义呢?周作人对此作了精辟的回答:“有些道学家及教育家或者要对我‘蹙頞’,以为这些故事(按指徐文长的故事)都很粗俗,而且有地方又有点不雅。这个批评未必是不中肯綮,不过我的意思是在‘正经地’介绍老百姓的笑话,我不好替他们代为‘斧政’。他们的粗俗不雅至少还是壮健的,与早熟或老衰的那种病的佻荡不同——他们的是所谓拉勃来派的(Rabelaisian),这是我所以觉得还有价值的地方。”[19]民间故事即便粗俗,也是朴素的、本质的,与儿童的天真与单纯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二、民间故事被带入学术殿堂

  关于民间故事的学术价值,则有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来探讨的。许地山是如此阐述的:“庸俗的故事,即是野语,在文化的各时期都可以产生出来。它虽然是为娱乐而说,可是那率直的内容很有历史的价值存在。我们从它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思想和习惯。它是一段一段的人间社会史。研究民间故事的分布和类别,在社会人类学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因为那些故事的内容与体例,不但是受过环境的陶冶,并且带着浓厚的民族色彩。”[20]当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作为娱乐的民间故事,其社会功能绝不仅仅是娱乐的。

  “叙事”又称“叙述”,英文翻译为“narrative”一词。叙事问题是当代人文学科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的核心。因为所有的学科门类都需要叙事。叙事就是“讲故事”,是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系列事件,“包含一个具有稳定连续结构的情节,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为标志。”[21]那么,经过叙事处理或说故事化了的历史、宗教伦理、科学观念会产生什么变化呢?在故事的语境中,历史记载、宗教伦理和科学观念是如何变得容易接受,从而进入民众乃至儿童的生活视域?这应该是后现代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学者在讨论故事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故事本身的魅力激发了他们思维的超前意识。张圣瑜说:“故事对于历史记载可使之通俗化,于宗教伦理可使理想化,于科学观念可使浅易化。故历来宣传史事,宗教,科学知识于常人或儿童者,除原有自古流传外,复以故事体作品述之。有历史故事Story,神仙故事Fairy Tale,奇怪故事Wonder Tale,科学故事Scientific Story,天然故事Natury Story等,是皆出之富有兴趣之记述,以投儿童爱好兴趣之心理。其功效较之全以知识科学教授之为大。”[22]陈济成、陈伯吹在《儿童文学研究》一书中,亦将故事分为8种类型,[18]69-70与现在将故事分为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幻想故事、童话故事的分类体系完全不同。他们认为,故事似乎可以进入一切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领域,叙事无所不在。所有意识形态都可以实施情节化处理,“其功效较之全以知识科学教授之为大”。“讲故事的艺术越是排除了分析与解释,就越能够持久地留在听众的记忆里,故事就越能彻底地融入听众自己的经验中,就越想把它转述给别人。”[23]这便是民间故事的魅力和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西方建立在结构主义和现代语言学基础上的叙事学才传入中国,可张圣瑜、陈伯吹之流关于故事学的论述,揭示了故事所具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叙事特征,已经呈现鲜明的中国叙事学的端倪。谁也不会否认,民间故事具有认识价值。有些认识价值处于故事的表层,极易被领略,而有些则处于故事的深层结构之中,需要解读和分析。在20世纪,这方面的故事学论文似乎更具有学术深度,它们能够揭示出一般听者难以获取的认识意义。譬如,有学者这样写道:在一些民间故事中,出现一类奇怪的主题:女子杀父,或杀其他对她与情人的爱情构成威胁的异性长者。这里反映的完全是一种心理的象征,表明了原始人的一种独特的成年观念:女子在心目中用丈夫的形象取代父亲的形象,由恋父而恋夫,用一种精神的调节力量“杀”死父亲这一自己童年期的偶像,这是女子成年的心灵标志。原始人把这种情结看成是女子成年心理正常发育的结果。[24]且不说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但这一结论的得出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及历史学方法则是毫无疑问的。《脱衣主题与成年仪式》这类论文以视角之独特、分析之透辟、结论之新颖而吸引读者的眼球,也为同行所普遍称道。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
下一条: ·[陈祖英]中国现代民间传说研究回眸(1913―1937年)
   相关链接
·[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卫才华 叶蕾]20世纪太行山曲艺宣传队的组织管理与文艺实践
·[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何彬 马文]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袁瑾]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村文化政策的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