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田兆元]民俗研究的谱系观念与研究实践
——以东海海岛信仰为例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07 | 点击数:5992
 
 
  但是相对海外学者来说,中国大陆学者对于海岛研究就相对不够重视了。民俗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中国学者很少将海岛作为田野研究基地的。大陆此前有两位专家的研究是值得提及的。
 
  一位是杰出的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他是中国地图学、地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奠基人,上个世纪前期是中央大学教授,上个世纪后期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七十年前胡焕庸先生的《台湾与琉球》(1945)一书,提出收复台湾与琉球的海洋战略眼光,及其国家危机的尖锐警示,今天已经应验。他以地理学家与人口学家的科学实证精神,详细描述台湾与琉球的地理空间、政区结构、人口、土产等信息,在抗战期间,殊为不易。胡焕庸站在国家民族立场,具高瞻远瞩的海洋意识,是海岛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先驱,是我们今天从事东海海岛研究的榜样。
 
  作为京华出版社在重庆的一份出版物,上面有胡焕庸先生的海岛地图绘制的广告信息,如《西太平洋地图》、《日本及朝鲜图》、《台湾地图》、《越南半岛地图》等。地图的绘制带给他宏观的视野,及其独特的空间观念。所以,《台湾与琉球》一书的空间谱系是十分突出的。想想那时胡焕庸先生身在西南之后方,对于东海海岛如此挂怀,在当时似乎是没有第二人的。这既是地图学家与众不同的眼光,也是学者家国情怀的表现。
 
  《台湾与琉球》是以历史和国家利益为逻辑线索来讨论的,是把台湾与琉球放在同一个文化系统和空间系统来讨论的,这是胡焕庸先生的卓越见识。这本小书的后面有一个小节作为结语,题目是:《台湾琉球之过去与未来》,其中这样写道:
 
  台湾位于福建之东,其与大陆之间,隔一台湾海峡,由我国东海进入南海,台湾海峡实为必经之道;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之中,又为由闽赴台之天然桥梁,琉球群岛位于日本群岛与台湾之间,蜿蜒分布,延长达八百海里,由我国之黄海东海,东出太平洋,必须经过琉球群岛。此为台湾澎湖琉球,对于我国在交通上与军事上之地位价值。
 
  我国为一大陆国家,过去在大陆上之发展,远较在海洋上之成就为多,远在秦汉之时,朝鲜越南先后收入版图,而琉球台湾之通于中国乃迟至隋唐以后。
 
  ……(较大篇幅叙述两地进入中国之历史过程)
 
  台湾琉球之必须收复,不仅因其过去原为我国之领土,不仅因其有六百万华夏同胞,急待解放,而尤重要者,在其对于我国之军事形势,我国位于太平洋之西岸,台湾琉球,一日不能收复,则我海上活动,一日不能越出黄海东海之外;台湾琉球,有如我国海上之外篱,南向而下南洋,必须经过台湾海峡,东向而出太平洋,必须经过琉球群岛;未有外户操之于人,而能立国于地球之上者!二十世纪,乃为大洋交通之时代,未来新中国之发展,万勿再踏过去重视大陆轻视海洋之覆辙,而应以海陆并重为我最高之国策,愿我国人,速起图之!②
 
  这些高屋建瓴的卓见,既让人们感佩,又让我们惭愧。他所预言的大洋交通时代到来了,他所告诫我们不要犯的错误我们却犯了,而我国海洋开拓发展之困境,都被他说中了。重视海洋实际上就是重视海岛,但是我们哪里把海岛当一回事呢?琉球被日本占领,我们似乎没有争取的想法了,这是不是合理的呢?这个我们暂且置之不论。就说我们国家的岛屿,前三大岛,第一是台湾,至今未有回归;第二大岛海南岛,迄今为止还是一个不怎么发达的岛,而第三大岛崇明岛,属于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上海所辖,那里经济发展水平之低,是很突出的问题。可见,中国社会对于海洋的经营实在是乏善可陈。
 
  这是不是与我们对于海岛研究的忽视有关呢?我看至少是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不重视海岛与海洋经略,当然就没有很好的海洋研究,没有很好的研究,也就自然不会促进对于海洋的开发与认知,于是形成恶性循环。上个世纪后期以来,对于海洋研究颇有成绩的是姜彬先生的《东海岛屿文化与习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一书。这是在姜彬带领下,从吴越文化、江南稻作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的拓展,该书是一次系统的对于东海地区岛屿的文化研究。作者关注较多的还是渔业生产民俗,也列有专章介绍东海海神、渔业神等信仰,及其生产生活中的民俗仪式等。作者秉承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的基本理念,认为在开发海洋的过程中,海岛大有用武之地。③因此,该书也是一次对于海洋文化资源的调查呈现。开拓了人们对于相对陌生的海洋的认知。
 
  姜彬先生领导的课题组还有一项成果,就是《吴越文化的越海东传与流布》(学林出版社2006年)一书。不同于《东海岛屿文化与习俗》一书的分类描述,该书是一部文化传播为主线的著作,强调吴越文化通过茶道、瓷器、稻作、传说、信仰诸多的符号,向东海往韩国、日本的传播。作为海岛谱系的文化要素谱系在该书中得到了体现。④此后的东海海岛文化研究,福建学者较为专注于两岸信仰关系的学术研究;浙江的学者虽然也关注两岸问题,如如意娘娘在两岸文化中的作用,但是更加关注相关节庆的开发,海岛非遗资源的应用,颇为用心于海岛信仰的自身的讨论;台湾的学者则偏于对于海岛自身文化的关注。曾经是东海研究的带头者的上海学术界随着姜彬先生的去世一时有所消沉。但是近年在东海与吴越信仰研究方面再次开拓,拟在海岛信仰谱系方面有所成就。而北部的海洋民俗研究,南部的海洋社会研究,也对东海地区的海岛研究产生良性的促进与竞争,将推动东海海岛信仰谱系的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罗柳宁]布努瑶雷公庙的文化内涵解读 ———七百弄布努瑶信仰文化研究之一
下一条: ·[王加华]赐福与降灾:民众生活中的狐仙传说与狐仙信仰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