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孙非寒]谈海州五大宫调保护
  作者:孙非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6 | 点击数:3245
 

      四、海州五大宫调的保护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称口头或无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其定义的界定,可将其细分为五个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五大宫调属于一种表演艺术,进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海州五大宫调的保护工作通过开展普查后的结果显示,我们从民间收集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并录制了新发现的曲目数十首且被刻制成光盘;在较短时间收集了民间唱本 40多册、曲目 300多首,采集了珍贵的盲人五大宫调唱本,完成录音近一百小时。目前,一部百万字、全面展示保护成果的 《海州五大宫调》已完稿付印。海州五大宫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连云港市财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纳入文化经费预算,并下拨专项保护经费;同时连云港市文化部门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机制,如采集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确立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传承单位,成立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保证了五大宫调保护工作的开展。不过,在五大宫调的保护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积极性,让全民参与到五大宫调的保护中。缺少了民众,传承无法继续。在这过程中,可以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五大宫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在连云港的广大农村,民众缺少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有些地方民众甚至不知道自己所表演的节目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五大宫调是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的、但是会濒临失传及灭亡的文化形态。它的产生与地方历史及现代化进程是息息相关的。它是弱势文化,是正在枯萎的民间曲艺中的奇葩。对五大宫调的关注,并非期望它能带给人们切实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唤醒我们对这种濒危文化的敬仰之心、敬畏之感,也可以是对历史的追溯与缅怀。一方面,我们可以搞民间艺术文化节,展示五大宫调的独特魅力,发动群众传播民间艺术文化。通过民间艺术文化节,积极宣传保护五大宫调的价值和意义,树立全民保护五大宫调的意识。从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软实力标志的层面上着眼,鼓励人们对五大宫调做更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对五大宫调的抢救与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保护五大宫调的自觉性,形成一种全地方的乃至全国都在关注、支持保护五大宫调的良好氛围。

      第二,记录不等于保护。保护五大宫调的途径不单是记谱、录音 、录像抑或是著书、走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多是在于生态文化下的情景保护。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当代,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的设备设施记录五大宫调的表演过程,但作为被录音采集记谱下来的光盘光碟,或者是被当作文化遗物的载体放在博物馆,或者是原封珍藏于民众的家里,或者是在课堂作为教材播放讲授学生,都不能起到传承保护的作用。我们应该提倡在现代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苏北地区,更多地关注五大宫调的传承自然性。马克思曾写道:一切凝固的都将烟消云散。所以记录下来不等于保护。而“我们一方面应注重民间艺术所赖以生存的生活形态的保护”,警觉各种各样——包括今天盛行的方式——“去生活化”的做法,让民间艺术按照应有的生态活在民间,活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和方式之中[4]。

      第三,做好传承人的培养。我们不单是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也不只是注重对五大宫调的研究,最为重要的是做好传承人的培养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它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文化空间而存在。对五大宫调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保存,更多的应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保护和传承人的培养。五大宫调国家级传承人赵绍康,1925年出生;刘长兰,1939年出生。二老广收门徒,同时广泛收集、整理海州五大宫调的各类曲牌、曲目,为海州五大宫调保留一批丰厚的遗产,同时也为传承做出巨大的贡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曾在前些年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描述了这一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逐渐消亡;一些传统工艺生产规模缩小,市场萎缩,处境艰难;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变化,一些民间艺术不再被人欣赏,有的传统习俗在慢慢消失;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不愿学习继承;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门庭冷落 ,而这些民间艺人大多年岁已高,如不及时传承,则会使这些“绝技”随着他们的去世而失传甚至灭绝(1) 。针对五大宫调的传承人年龄大了,学的人少了这样的情况,我们要采取鼓励性措施,鼓励民众学习五大宫调,确保五大宫调的传承。

      第四,做好连云 港地区 民俗旅游 展示项 目之 一的SWOT分析。S(strength)是优势,W(weakness)是劣势,O(opportunity)是机遇,T(threat)是危险。在许多地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项目,向游客展示。五大宫调作为地方戏曲,向游客展示的做法未尝不可,它展示的是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但在保护过程中,要切实做好旅游展示保护的理性分析,论证五大宫调参与商业化的可行性,多注意海州五大宫调商业化运营的弊端。因为一些城市和地区盲目地将保护变成一种生财之道,将挤进保护名录作为工作目标,这背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所以很多学者反对商业化商品化的保护。他们担心这样的状况发生:“将老艺人们组织在一起培训,将民间戏曲搬上严肃的历史大舞台、将祭祀或婚葬的仪式变成有趣的活动进行表演,这些所谓的商品化并不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更快消亡的道路”[4] 。但并不是不可以搬上舞台,只要做好尊重文化生产的自然性工作,做好展示前的合理保护分析。民俗旅游在全国,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先例,所以海州五大宫调的旅游商品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要贯彻落实好政府主导的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方针。加强地方文化保护工作,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证地区的优秀民间文化得到生存和发展,文化生态得到保护,也才能形成一个区域文化保护与政府扶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大好局面,才能推进社会和谐进步,文明健康发展。通过对保护过程问题的思考,相信我们在使海州五大宫调保护过程中,能想出更多更好的保护策略,使海州五大宫调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

      注释:

      (1) 参见李洪书、姚芝庆《连云港市经济史料》,1985年。

      参考文献:

      [1]朱秋华.大曲小曲及其他———海州五大宫调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6-48.

      [2]孟慧英 .西方民俗学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4.

      [3]陶立璠,樱井龙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4]郑巨欣.民俗艺术研究[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本文原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非遗传承人与动漫界上海对话
下一条: ·[赵千 王其领]“非遗”保护向何处去?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