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体例研讨会暨“大禹神话与口头传说”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作者:马竹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22 | 点击数:6733
 
 
 
围绕《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学术体例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贺学君以中国民间叙事诗的概念划分为中心,强调分类体例的确定应立足于中国本土民间文学的特性,在编纂过程中要推行具有可学习性的民间文学书写模式,针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建议以注音、注释的方式收录民族语言版本。杭州师范大学顾希佳针对中国民间叙事诗的概念,提出以韩国民间文学中巫歌的概念作参照,在编纂内容的时间划定问题上,强调纳入民国时期的民间文学作品。山东大学刘宗迪建议学界应以大系编纂为契机,克服民间文学收集整理中的实证主义倾向,超越狭隘的学院派视野,尊重民间文学的文学性和采风传统,将大系定位于民间文学的传播和传承,并建议编纂体例打破单纯的地区分卷方式,确立以文类作为第一层架构、以地域作为第二层架构的编纂体系。华东师范大学王晓葵提出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受众分类,面向学者强调其原生态的记录价值,面向大众则可注重其文学性,并建议以编纂索引、分布地图、中国民间文学辞典的方式体现新时代民间文学的学术价值。上海大学黄景春针对如何协调民间文学本真性与可传播性的问题,建议在省卷本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出版面向全国读者的精选本,重视对三套集成之前已出版的民间文学作品的收录。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建议在书写上体现中国本土话语形式,同时应关注民间文学的多元形态,尤其是民间文学在信息化时代伴生的新内涵。华中师范大学孙正国提议以博物馆的形式活态地呈现出民间文学的多个面相,建议高校民间文学专业博硕士与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到编纂工作中去。湘潭大学漆凌云、黑龙江大学杨栋建议编纂资料索引和分篇解题。地方文史工作者王全宝、王庆安基于自身丰富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经验,建议从民间文学作品流传地文化生态的整体视角处理所搜集到的资料,在编纂中体现民间故事的魅力。
 
“大禹神话与口头传说”学术研讨会由刘德龙主持。顾希佳以大禹传说在《中国民间故事继承·浙江卷》中的文本呈现为例,指出传说始终存在口头与文本反复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文本与口头的互相转换正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特征。中央民族大学林继富指出在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家园重建中大禹作为文化符号被记忆,其背后折射出经受苦难的羌族对家园的渴望。田兆元以大禹神话在当代的叙事形式,探讨了民俗学与神话学研究的新路径。黄景春强调大禹神话的创世神话特性及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系统构成的意义。刘宗迪通过对《山海经》的文本细读,指出《山海经》所记述的宇宙秩序背后,隐藏着一个以大禹布土造地为中心的创世神话系统。孙正国以当代江汉平原流传的大禹治水传说为例,分析其背后隐含的水利兴国与纠乱治世的国家文化叙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谭佳由“禹赐玄圭”神话切入,通过梳理新时期以来出土玉珪与先秦文献对“圭”的叙事,提出在中国神话历史与圣人传统的历史叙事中,“物”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思想史意义。漆凌云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国家意识、地域文化、商业需要、文化传承等因素为当前研究大禹传说提供了新的视域。《长江大学学报》编辑强琛表示要以《长江大学学报》神话学专栏为园地,为推动大禹传说研究助力。杨栋探讨了清华简《厚父》中的禹及夏代传说。华东理工大学刘捷提出大禹传说在地域传播的扩大过程蕴含着华夏之别、内外之辨的分界观念。张宝辉、王全宝、李胜华等来自地方的民间文学搜集者、研究者则分别介绍了大禹传说在山东地方上的流传概况。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在2017年2月23日起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宣布正式启动编纂工作,具体任务是完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作,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原创文献,为中华民族文化保留珍贵鲜活的记忆。本次研讨会正是围绕民间文学类型分类、民间文学编纂体例、编纂工作实践经验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推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在上世纪80年代“三套集成”的工作成果上再进一步,加强学术体例的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普及性,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建言献策。
 
“大禹传说与口头传说”学术研讨会则以中国古代神话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禹传说为中心,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口头传说的内涵、特性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师生在近期进行的田野考察中发现,山东省内存在大量与大禹治水传说相关的名胜遗迹和民间传说,他们将结合民间文学大系工程,对当地乃至全国的大禹神话与传说展开更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山东省民俗学会秘书处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山东省民俗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下一条: ·2017年度《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立项公示
   相关链接
·[黄涛]从百姓口头采集俚言,用民俗生活阐释语义:《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的编纂思路与学术理念·《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史诗”专家组成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谜语、谚语、民间俗语”专家组成立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歌谣”专家组成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小戏”专家组成立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神话、传说、故事”专家组成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文学理论”专家组成立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长诗”专家组成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说唱”专家组成立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全面启动·学者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出版工程建言献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