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侯深:“穿越河堤的小径”
——站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环境史研究
  作者:侯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17 | 点击数:2217
 

  诚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历史学在其研究范围与内容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扩延,多元的文化,多元的阶层,多元的族群都在历史学者那里得到一定的表述与关怀。特别是社会史的崛起令史学的风貌有一场极大的变革。它使得从前被史家忽略甚至鄙夷的社会百态成为史学的新主题。在美国,社会史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迄今已经成为史学的主流。在中国,虽然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等等似乎仍然占据主流话语权,但是社会史的影响业已渗透进史学的各个分支。对边缘化族群以及他们的历史、文化与冲突的关怀,确乎能为史学研究获得更多的读者,引起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然而,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为巨大、普遍的危机是环境危机,全球日益变暖,淡水逐渐消失,尘暴四起,空气污浊,近半数的动植物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这不是一家、一族、一个阶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所必须应对的危机,而是栖息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无法回避的灾难,大部分历史学者却在这样的危机前丧失了自己一向引以自豪的敏锐触觉。在整个世界已经进入生态学世纪的时候,还有很大一部分历史学者仍然在自己的研究中坚持人类的唯一与中心,无视在自然之中存在着一样广阔、深邃的历史,而它已经在上万年的过程中间与人类的历史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被我们称为人类事物的历史中间,自然从来不是一块幕布,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类命运的力量,并且深受人类影响、干预的存在。我们今日的环境危机,并非自然自身运行的结果,而是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失衡。因此,如果历史学者满足于圈内的孤芳自赏,以曲高和寡来自我安慰,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学科内部自说自话,或者至多与人文其它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吹捧;但是如果历史学者仍然以社会的良心自任,那么我们必须冲破传统人类事物的藩篱,走入一个远为广大的天地,重新定义所谓的人类事物,看到它同生态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解析这一层关系的历史,从而探讨今日世界危机的渊源与历史。由此,一门被称作“环境史”的新史学诞生了。

  斯诺在他的报告中建议,两种文化可以在强调世界贫国的需要上找到共同的立论基础,这一点,就社会科学的角度而言,已经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得到很好的表达,这几类学科也正是受到自然科学影响最为深刻的学科。而今,两种文化寻找到一个新的立论基础与交流平台——人与自然的关系。美国环境史大家唐纳德·沃斯特在《穿越河堤的小径》(收入沃斯特论文集《自然的财富:环境史与生态学畅想》,1993年纽约版)一文中写道:“……我们有机会与理由在两种文化中找到新的立论基础。这一机会以世界环境危机的形式出现,从(美国堪萨斯)那条曾经蜿蜒流淌的母牛溪延伸到亚马逊河、尼罗河、湄公河的岸边。科学家、历史学者、事实上,所有学科的各类学者,而且来自各种不同的国家,都需要走到一起,寻找途径,跨越那些分裂我们的各种专业的河堤,认知我们在自然中共同的生命。我们必须这样做,不仅仅为了我们作为学者与知识人自身的觉醒,同样为了地球与生存于此的所有生物的利益。”

  对于历史学者来说,要寻找这样的途径,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历史学既有的方法、理论、语言,甚至不能仅仅仰仗贯通文史哲的思维,我们需要研究生态学、地理学、气候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的成果、数据,学习那些奇怪的名词与表述方式,并且对之加以应用。现代环境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者率先发现并且警示人类的,迄今为止,他们仍然为人类了解自然界的各类现象与问题提供最为接近客观的解释。

  但是历史学者更不应当满足于单纯的学习,而应当为自然科学提供令他们发生兴趣并且学习的东西。同样,历史学者也不当奉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思想为圭臬,对之不加质疑与批评。两种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冲击-反应模式,而应当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笼统地以人文精神来涵盖人文学科或者历史学可以为自然科学所做的贡献太过含糊,殊为不足。从环境史的研究而言,沃斯特认为,历史学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补充自然科学对自然理解的不足甚至偏差。

  首先,自然科学教科书中的自然看似最为真实、自然,然而却有着极为不真实、不自然的一面。在这些书中,自然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被泯灭了。虽然自然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被历史化了,大部分的自然科学家看到的不再是牛顿时代机械不变、精准有序的自然定律,而是一个不断演化、在无序与有序之间徘徊的自然力量,但是自然本身却被刻意或者无意地孤立于文化之外,以期求得自然科学者们所言的“客观”。因此,历史学者有责任提醒自然科学者这种联系的存在以及加深,有责任让自然科学者意识到在世界上大部分的生态系统中人类都是在其中运作的一员,让文化走入自然科学研究的自然。

  其次,自然科学本身创造出的理论、名词、观点,包括自然科学本身都是一种文化,同宗教、艺术、文学等等是文化的一种类别。它们传递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与历史的信息,虽然每一代自然科学研究者都认为自己的研究较前人的研究更进一步,然而他们却无法脱离他们的时代与传统。历史学者可以使自然科学者阅读从前时代的科学思想以及人类文化的其它方面对之发生的影响,也可以使他们用更具历史感的眼光审视在科学不甚昌明的时代,人类所创造的古老智慧与本地知识,从而对自身的时代与思想进行内省与检验。

  第三,虽然现代环境危机是由自然科学工作者发现并且进行研究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回答一个由他们提出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何今天这个星球处于如此的危机当中?自然科学者在这一问题的无力源于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存在于自然当中,而在人类之中,更确切地说,在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历史学者的技能与训练,对人类与自然之间交互作用的过去进行检索、分析与解释。也唯有对这个问题做出历史层面的解答,换言之,对我们的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历史作出严肃的检验之后,我们方有可能以一种更为全面深刻的方式回应今天日渐复杂的环境问题。

  这门被称作环境史的新史学在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环保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在美国率先兴起的。很快,几位大师级人物的出现使这门学科得到同行的瞩目,并且受到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如沃斯特自己的数本著作,《自然的经济体系》《尘暴》《帝国的河流》《热爱自然:约翰·缪尔的一生》等书非但在史学界与文学界中屡获大奖,也在生态学家、土壤学家、地理学家等自然科学者那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沃斯特本人也在1997年获得国际保护生物学协会(SocietyforConser⁃vationBiology)的杰出成就奖。而其他著名环境史学者的著作,如威廉姆·克罗农的《土地的变迁: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殖民者与生态》,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的《生态帝国主义:900至1900年欧洲的生物扩张》,南希·兰顿的《森林之梦、森林之魇:内陆西部原始森林的悖论》,亚当·罗姆的《乡村里的推土机:郊区蔓延与环保主义的兴起》等著作均走入了自然科学研究者的书架。而从另一方面看,自然科学出身的学者也转而进入环境史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这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杰瑞德·戴蒙德,这位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不仅仅在自然科学界,同时在历史学科掀起了一场风暴。他的两部著作《枪炮、细菌与钢铁》和《崩溃》成为人文学科诸多专业的必读书目。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极少数的中国历史学者开始接触这门即使在美国也尚且全新的学科,在90年代,零星地出现关于环境史的著作与文章,但是在历史学界,它仍然是一个被完全边缘化的议题。直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中国环境问题无法被经济发展的浪潮湮灭之际,环境史学科也开始受到学界真正的关注。一批观念新锐的世界史与中国史学者开始向中国学界翻译环境史方面的经典著作,同时纷纷撰文介绍、界定环境史的理论与方法。在其中,世界史学者以青岛大学的侯文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梅雪芹教授、北京大学的包茂红教授,世界史所的高国荣副研究员等人为代表,而中国史学者则有南开大学的王利华教授、人民大学的夏明方教授、复旦大学的王建革教授等人。世界史学者主要致力于译介与关于环境史学史、史学理论的研究,而中国史学者则试图将环境史的理念引入自己以往的研究领域,如农业史、灾荒史、卫生史的研究。可堪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在融合自然科学的成果与理论方面,尚且有漫长的道路,但是在中国史与世界史两条长期被坚固的河堤隔绝的思想之流间,环境史学者已经建立了通达彼此的津梁。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史学者,无论所持立场为人类中心抑或生态中心,对环境史研究需要与自然科学的对话这一前提俱无异议。

  就当前的研究状况而言,环境史虽然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史学的学术热点,但是它仍然有极大的成长空间。而今,环境史的理论框架已经在两代学者的努力之下,通过翻译与著述的形式,基本建构起来。但是,在环境史界定下的实证研究,仍然颇为匮乏,特别是将自然科学融入环境史的研究更加寥寥无几。然而,正如沃斯特在他2009北京之行的报告中所言:“环境史依赖对自然的物质现实有尽可能多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自然可能会为人类的意图或者无意中造成的后果所改变,但是它仍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引领我们进入这一现实的最好的窗户是由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虽然这一窗户时刻发生着变化,但是它总是那扇允许光明战胜黑暗的窗户。”因此,当前中国环境史发展最为迫切的需要在于,在环境史的视角、理论与方法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上下万年,纵横千里的历史,从而为历史学的研究树立新风尚。

(本文刊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12月14日第13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乌丙安:传统与现代应该“血肉相连”
下一条: ·杨梅:“中华民族”概念在民国教科书如何演变?
   相关链接
·[斯蒂芬·麦克萨尔]人文科学的非预期价值·[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奥撒格哈尔]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比瓦基]本土故事的重要性
·[塔尼拉·波妮]城邦核心的诗人·[阿达玛·萨马赛扣]人文性或者说如何满足人类对人文的渴求
·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成立·科技人文携手 传承创新同行
·朝戈金: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文学术·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IFFS)在比利时列日宣布成立·格塔丘·安吉达:人文科学的价值,正在于赋予世界以意义
·“人文性”把人与人连起来·世界人文大会上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
·朝戈金研究员连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机器人可以写诗,但永远不能取代荷马和普希金
·全球转变下的挑战与责任: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开幕·传统工艺研究成果发布会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功举办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第32届大会”在京开幕·朝戈金当选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