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大地乡居:“新乡民”的众创式乡建
  作者:记者 鲁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20 | 点击数:6884
 

  “乡建”成为新经济引流平台

  在搭建自身引流平台的同时,大地乡居也与多个合作方分别开展了三大“联合乡创计划”,包括“大地农礼设计师农创季”、“村游学院&乡居课堂”合作培训、“大地乡居&多彩投”乡村众筹战略联盟,从而在乡建中引入乡村风物创意、乡村旅游教育和乡村互联网众筹等新经济业态。

  吴必虎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的乡居时代正在来临,中国会有更多的农村回归乡愁体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乡民”的新乡建试验和乡村旅游、乡村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乡村的价值重塑与全面复兴,不仅是智慧、创意、情怀和品位的回归,也需要资金注入。”李霞介绍,在大地乡居·张泉的试验中,除了大股东投资的300万元,还有200万元来自网络众筹。

  承接大地乡居·张泉众筹项目是专注空间众筹的多彩投。多彩投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森华告诉记者,张泉众筹项目4月30日上线,采取股权众筹方式,投资收益包括股权分红及分时度假权益。该项目5月底完成众筹,共有42位众筹投资人参与。据悉,这次众筹并不是双方合作的终点,在大地乡居后续落地项目中,也将能看到众筹融资的身影。

  平台化发展的大地乡居,也引来了“旧乡民”的参与。西张泉村村民郭大姐就是其中一员。曾在城市务工的她,因为张泉项目返流回到乡村,参与到乡村重建和运营的新工作中。

  平台化之外,大地乡居更想成为一家提供乡建选址、策划、设计、建设、装修、运营等全程咨询服务的企业,以极小的成本,将“普通的乡村”塑造为“有旅游感的乡村”,引入新客源与新资源。记者了解到,大地乡居引入条件包括空间上至少6套以上可供开发的院落,区位上在城郊一小时圈内,拥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旅游开发环境等。引入模式则包括全托型、合资型、直投型。除山东香坊、北京张泉项目,其位于新疆木垒、山东临沂、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的大地乡居项目也将于年内开业。

  “从100年前开始新乡村建设运动至今,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面临众多问题。如何让乡村真正‘活起来’、休闲化,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体,是大地乡居探索的核心。”李霞表示。

  构建乡村美学也要有商业考量

  “乡建”正在成为新蓝海经济的入口。在乡建实践中,既有很多充满文创视角、传统文化保护情怀的乡建人,也存在一些站在风口、浑水摸鱼的投机者。同时,由于中国乡村在形成和发展中形成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乡建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乡建这种乡村新经济载体究竟如何打造,也引起了业内关注。

  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徐永志看来,乡建关键在于要做到“深入、引入、融入”。深入方面要求乡建能够实现功能延伸、接地气。引入方面希望乡建能够引入信息流和资金。“此外,没有融入当地是许多乡建尝试失败的重要原因,‘新乡民’和当地没有‘血缘’‘地缘’‘亲缘’关系。”

  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赵立冬认为,乡建应该养天养地养人,不能是破坏式的乡建,而是有意义的、正能量的乡建,“新乡民”应该成为指引乡村生活方式的引路人。

  “乡建应该成为一个打通消费的入口,而不只是住宿品牌。”北京优旅课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关平认为,以民宿为入口,能够引入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资金、文创、资源平台等。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中心都可以成为入口,哪怕是几间房子。入口的理念正是乡建跳出情怀、撬动乡村发展的核心点。

  李关平长期关注乡村美学价值的构建。他认为,当下乡村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新乡民”,主要是因为乡村传承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乡愁、在传统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以现代休闲度假方式为载体,打通、带动乡村经济升级,需要的不仅仅是‘新乡民’,还需要能够导入各种经济业态的平台,撬动资源,带动乡村众创式的发展。”

  在李关平看来,乡村美学有“四美”:生态美、生产美、生活方式美、生命美。乡村首先是生态的,并且保存着传统生产方式,同时具有本地传统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方式的传承,此外,还应该有中国精神、生命记忆的元素,如戏台等,这样的乡村才能给人完整的美好感受。

  “如何营造乡村美学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村子还像几百年、几千年前一样一成不变,毕竟还需要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发展现代产业。”李关平表示,当下构建乡村美学价值,应分为4个层次。

  他介绍,第一个层次是以院落为核心,在传统院落的基础上,更多植入乡土元素,营造出品质。第二,以体验为核心,融入户外、餐饮、中医等体验活动。第三,让人在村庄停留下来,走出院落,与乡村里的人进行交流,和村落发生关系,实现本地化体验。第四,旅游最终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因此这种体验不仅要有故事性,也要有消费性。

  “乡村美学实践也要有商业考量。在将乡村资源通过体验的方式转化出来的基础上,乡建还可以跳出村子的范围,与周边村落联动。从院落到村庄到村落,通过这样一种空间关系的递进,以美学体验或乡村体验为核心,达到产业带动、平台资源导入、文创产业导入,形成众创空间。”李关平表示,由此,美学主线贯穿营造全过程,并与乡村众创实现互为入口、互为链接、互为支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08-13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发展之路
下一条: ·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相关链接
·[白莉 张晓玫 袁浩哲]传统村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孙庆忠]并轨:扎根乡村的田野工作与促进变革的行动研究
·[梅联华]美丽乡村建设·[高梦芬]主体在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另一种模式
·[张浩]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李向振 张博]国家视野下的百年乡村建设历程
·[朱霞]民间公共资源的传统利用与乡村建设·万建中:传统乡规民约丰富文明乡风建设的底蕴
·[许静]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展示:马厩村墙体画·[陈志勤]村落环境治理的传统机制缺失——来自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孙庆忠]田野工作的信念与真情·[汪德生]浅谈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乡创:重新发现村落的在地文化·[徐月强 李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创造美好生活
·[陈益龙]乡土重建:中国乡村社会的秩序转型与文化矛盾·[李永杰]乡风礼俗:不该失去的乡村文明
·[王社教]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潘家恩]双面的浪漫与多维的乡愁·乡村复兴:既要“颜值”也要气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