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基地与中心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机构基地与中心

传统村落保护 期待嘉兴模式
  作者:记者 陈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18 | 点击数:5057
 
 
美丽乡村的N种模式
 
论坛学者分享的来自国内外乡村(社区)建设的经验,给嘉兴带来不少启示。
 
88岁的乌丙安是我国第二代最负声望的民俗学家。他以德国小镇哈默尔与中国千年瑶寨南岗作为比较样本进行了阐述——中国传统村落从安居乐业型向旅游观光型转化,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德国传统村落,则是从传统的安居乐业型发展为现代安居乐业型村落。中国很多村落,保护下来的民俗文化,主要不是为村民自身享用,而是为了供游客观赏,村民主体的生活样式,是为游人服务的。“德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取决于传统村落自身的文化与历史沿革……哈默尔民俗文化发展很深入,最特别之处是民俗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文化的高度协调发展,很值得借鉴。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不是给游客看的。”
 
韩国国学振兴院调查委员尹瑛玑、韩国安东河回村落保存会理事长柳汪根“组队”来到嘉兴。他们全方位解读了作为韩国儒风文化宝库的河回村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是如何保存其传统风俗、如何处理保护传统与开发旅游的矛盾:“对外人来说,河回村村民守护好了传统风俗,但村民们认为这些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要真正了解传统的民俗,就尊重他们的生活,保留他们的大自然环境与他们的生活方式。”
 
河回村的经验,在学者中引起巨大反响。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江帆在研讨会总结时说:“曾几何时,像河回村这样的村落,在中国境内大量存在。河回村的基本样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文化根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对比之下,我们的切身感受是,我们自己生活的村落‘毁真建假’。这样的比较,会让我们更清醒。”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王敏,30年来持续关注着民俗学与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上,她以日本大禹文化圈的活动为例,解析了民俗学与美丽乡村的链接点。大禹文化的根基在中国,却在日本开出了灿烂花朵。王敏认为,对“大禹现象”多维视角的透视,将使我们获取更多的正能量,形成有形有色的参考模式,继而推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性发展。日本公益财团法人日本东京财团上席研究员小松正之,则通过对日本农渔村的课题研究,阐述了产业衰退后,如何振兴、如何活用文化传统和历史。
 
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波,曾前往法国北部的CONCY和南部的EXPLAIN两个小镇,参加法国遗产委员会举行的遗产修复培训。法国的修复理念,对他触动颇深:“他们有非常好的修复理念,以千年的修复标准来衡量,拒绝机械,是手工的修复。”姜波认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有非常好的契机和制度,但民俗和传统,比照国外,存在很大差距。“包括我们的修复理念,一个小镇持续一两百年的修复,对我们来说不可思议;传统村落研究人员数量有限,学识单一;传统村落的规划保护,往往是由规划部门完成,缺乏对村落历史的研究和民俗学方面的调查。”但他也表示看到了传统村落保护向好的趋势,比如浙江松阳模式、莫干山模式。这两者都是以民宿为特色的保护模式,“希望传统村落保护能有个嘉兴模式”。
 
台湾财团法人新北市文化基金会执行长林全洲,则以水金九矿业遗址为例,介绍了台湾融入文化底蕴的民宿发展。“民宿的蓬勃发展,政府应该站在辅导角色。”他认为政府提供优质的竞争环境,引导公平竞争后,就应放手让业者自组团体,相互扶持。“乡村民宿从业者,如何掌握特色而存活下来,是关键因素。但不管如何,改变经营手段所不能忽略的,仍是与美好环境共存的理念。”
 
台湾宜兰的白米社区,也是被多次提及的个案。白米社区是个偏远的矿业遗址,文化、自然资源匮乏。“他们以集体的愿力与聚落层累的木屐传统,作为凝聚社区意志的民俗资本,发展当代木屐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台湾东华大学民间文学所博士杨金源以此为例,阐述了民俗展演与村落重建:“社区人群、民俗资本及生活空间,都获得了整合重生的契机,将陋村转换成了具有乡土认同感和当代疗育氛围的闲适乡间村落。”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董阳,在谈及台湾农村社区总体营造研究时,提及了包括“白米模式”在内的四种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中,通常都融入了极为浓厚的文化创意元素。”
 
无独有偶,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李彩萍以北京高碑店为例,谈到了村落民俗保护与文化产业的构建:“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生产经营型产业之处,在于它不存在资源短缺、市场饱和的问题。在充分尊重历史的条件下,文化遗产的资源特质是无限的。”她认为,维护其存在的环境及其文化的完整性,才能保住文化产业的生命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端午文化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生肖文化与农耕文明”:2016年中国·稷山第二届生肖文化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下一条: ·“民俗文化与美丽乡村”2016年嘉兴端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嘉兴隆重举行
   相关链接
·[沈昕 孙宇梦 葛惠芳]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存在现状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白莉 张晓玫 袁浩哲]传统村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
·[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胡雅丽 杨立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符腾]浅论传统村落的人文记忆传承与保护·[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载体保护开发路径研究
·[谭娟]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胡彬彬 王安安]叙事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新民俗
·[张建芳]贵州仡佬族传统村落沈家坝调查报告·[王喜根]“空心村”呼唤“文化商人”
·[王翠玲]劳动的晾晒与展演的“晒秋”:篁岭村生活节奏变迁的考察·[柴书毓 高忠严]山西阳城传统村落道德建设资源研究
·[邓启耀]民俗影像拍摄的现场语境·[乌丙安]中国社会转型中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分析
·江苏率先对传统村落立法保护·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
·[魏宏欢]村落空间与地方记忆的互建·[林晓平]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析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