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陈辽]新中国第一部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学学术史
  作者:陈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9 | 点击数:4618
 

  在左倾思想严重时期,文学史界有过“以论带史”的说法和做法,一部中国文学史被写成儒法斗争史或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斗争史。新时期到来后,这种说法和做法得到了纠正,但“以论带史”的影响还在。刘锡诚先生不是这样,他在《学术史》中实践的是“史中出论”。当他对学术史的叙写与论述到了相应时刻,他自然地适当地从“史”中提出“论”。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把1954年《民间文学》创刊时钟敬文的《发刊词》和1957年《民间文学》的《编后记》当作错误言论来批;到1958年发动新民歌运动以配合“三面红旗”——“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大政治运动;到组织创作新歌谣去配合国际上反帝反修斗争……。这时,刘锡诚先生“史中出论”,指出:我国“把民俗学批评为资产阶级的科学,把民俗学的学者斥为资产阶级学者”,把民间文学“等同于一般文学创作,把它当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显然是进入了误区”。在对新时期的史诗研究作了叙写和论述以后,刘锡诚先生又水到渠成地发表高论:“20世纪末的二十年间,中国的史诗研究从无到有”,“初步建立起了我国自己的史诗学理论框架和体系,初步形成了史诗研究的中国学派。更令人欣喜的是,史诗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已经赫然地登上了中国文学史的殿堂。”我国历史著作本来就有“史中出论”的优良传统,司马迁在《史记》中常常在叙写了某人某事的历史发展后发表他的言论。他写完《项羽本纪》,以“太史公”的名义写道:一方面称颂项羽的功绩“近古 以来未尝有也”;另一方面批评项羽:“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刘锡诚先生继承与弘扬了这种来自历史又高于历史的“论”的修史传统,我认为它既是《学术史》的特色,也是十分可取和应当提倡的。

  《学术史》特色之五,与国际民间文学学术接轨。国际民间文学学术发展到了今天,有三大概念已经成了国际民间文学界的共识:一、民间文学必须是原汁原味的,口述者是谁,何时口述,何人记录,必须严格符合历史真实,原汁原味。二、那些文人编写的所谓“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是伪民间文学,必须把它们剔除在民间文学之外。三、民间文学必须重视田野调查。《学术史》“以百年民间文学学术史上是否存在着流派和流派的消长为切入点,对学术史进行了深入的耙梳与研究”,从一开始就只搜集研究原汁原味的神话、童话、歌谣、传说、故事、民族学调查中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采录、民间叙事史、史诗等相关资料,认真、切实地加以论述。凡是文人编写的所谓“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一概不收。譬如,山西有个清徐县,说是该县《罗氏家谱》中第六代罗锦有“次子出外”字样,遂认为罗锦无名字的“出外”“次子“即为《三国演义》原作者罗贯中。但经学者考证,纂修《罗氏家谱》的罗礼,和罗锦“出外”的“次子”罗才某的关系是侄子和亲叔叔的关系。罗礼纂修《罗氏家谱》,时在1567年,约40岁左右。他的“出外”的二叔罗才某比他大25岁至27岁,出生于1500年上下,即明弘治十三年左右。庸愚子(蒋大器)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序“的时间,为弘治甲寅,即1494年,罗才某尚未出生。因此,可以肯定,《罗氏家谱》中的罗才某,根本与《三国演义》无关。山西清徐县的所有关于罗贯中的“民间故事”、“民间文学”,均出于文人之手,是假民间文学,《学术史》一概没有收录。但《学术史》无论是对歌谣研究会派对歌谣的采集,还是对新时期马学良的田野调查、参与观察,都作了翔实的记叙,都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马学良“所倡导的,恰恰是田野考察和参与研究的要义。他的学术思想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干部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所以,《学术史》的全部叙写与国际民间文学学术接轨,它已成为国际民间文学学术的组成部分。

  最后,《学术史》特色之六,是它学术性和通俗性兼备,成为一部可读、耐读的学术著作。一般的文学史、思潮史、思想史著作大多写得学术性有余,通俗性不足。不是同行、专业的普通读者,很难从头看到尾。《学术史》的行文,简洁、明白、凝炼、流畅,既是学术性的又是通俗性的。其间穿插着一些故事,如梁启超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程憬《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的遭遇;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创世神话研究,等等,都写得情文并茂,兴味盎然,叫人一口气读完。如此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备的著作,为学术著作走向一般读者开辟了一条通道。

  新中国第一部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学学术史,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实在难得。我为刘锡诚先生贺,更祝愿《学术史》不只在民间文学界,而且也在文学界、学术界、史学界产生久远的影响!

  (2015年10月9日脱稿)

  作者简介:陈辽,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艺理论批评家

 


  【说明】本文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6期。此文脱稿后,11月10日住进医院,10日发给我电子版,并与我通电话,委托我找个地方发表,我随即投稿给《论坛》,得两位主编的大力支持,立即发稿。谁知12月2日不幸逝世,成为几十年文墨生涯的绝唱和绝笔之作。作为老友,我得知噩耗,十分悲痛。

──刘锡诚
2015年12月17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简涛]天时、地利、人和──《民俗研究》创刊琐忆
下一条: ·[刘锡诚]猿之德静以缓,猴之德躁以嚣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
·“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巴黎举行·“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刘晓峰]时空一体化:中国古代时空观的核心特征·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