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在传统节日中重塑历史文化记忆
——深化节日研究 化解传承危机
  作者:记者 张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20 | 点击数:7640
 

  在采访过程中,李松一再强调,《中国节日志》的编写离不开多科学学者的参与,他说,《中国节日志》既需要对古代中国岁时节日文献的整理挖掘,需要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的参与;同时也应重视传统节日在当代活态表现,对当前节日民俗现状的进行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的考察。在他看来,多学科切入中国节日研究,能够通过不同学科范式的研究比较,为各个学科自身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在萧放看来,采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重视第一手节日田野资料的搜集,将节日记录和研究放在时代背景和现实语境中,才能考察其传承变迁轨迹,在民众的整体“生活世界”中研究节日文化和节日生活。

  应积极关注传统节俗的现代性转换

  在受访学者看来,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如何让传统节日面对新时代的民众需求而旧命维新、生生不已,不断地为当今社会有机体注入新的活力成为节日研究者探索的重要命题。

  李松表示,现代化过程中集体主义的消解和不断强化的个人化倾向,部分削减了节日过程中的公共性,集体性社会活动的减少和个人自由假日时间观念不断强化,在文化要义上混淆了节日与假日休闲的区别。

  在李松看来,节日,特别是年节,有着比假日休闲意涵更为深刻的公共性,充分认知节日文化这一内涵和基本要素,是我们认识节日文化传统的关键,当前对于节日公共秩序的神圣性建构应该是节日文化的基础,而不是解构。

  张士闪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传统节日的神圣感需要尊重,同时应积极关注传统节俗的现代性转换。他认为,许多节日因为缺少与现代生活的一种转化性介入,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界。传统节日如果不能通过节俗活动形式的现代转型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之需,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其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

  “以前的节日研究多注重节日一般习俗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而对节日整体构成如艺术表演、游戏娱乐、民间语言等方面,以及节日中的个人心理状态关注不够。”萧放表示,未来的节日研究应加大对节日传承活动、民间艺术表演、民间节日游戏娱乐及传承人与接受群体和社会语境研究的力度。只有整体综合的、动态的研究,才能促进节日的整体传承保护与节日文化的持续全面发展。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频繁流动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特点,在受访学者看来,新型城市节庆与外来移民节日都将是未来节日研究应当关注的领域。萧放认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居住在同一个地域空间和文化空间中,节日生活如何保持原有特色?相互之间如何和谐结合?如何适应新的生活需求?如何成为民众自己享用的生活节点?这些都是未来节日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09月18日 09: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晓峰]上巳节与日本的女儿节
下一条: ·[张勃]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休假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