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传统苗族技艺面临失传
  作者:张浩   摄影/图:张浩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9 | 点击数:7759
 

 

  贵州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很多。2006年,贵州雷山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雷山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和丹寨苗族蜡染制作技艺,被共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到这三项技艺的资料后,我便决定前去探访那些坚守传统的传承人。

  杨光宾是贵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在雷山控拜村的一个银匠世家。杨光宾在砧板上敲敲打打了30多年,一方面从传统的银饰制作技巧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技艺,对熔炼、锻制、拉丝、焊接、鉴刻、编结、洗涤等三十多道工序都能把握到位。一只纽扣大小的吊坠,他通过锻打、拉丝、编结、焊接制作成双面镂空的铜鼓造型,极为精致;一块银锭经他的手反复锤打,可以变得细如发丝,再编制成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精湛的技艺可见一斑。

  “芦笙由竹管、笙斗、簧片三部分组成,分为长芦笙和短芦笙,芦笙的管长从几寸到一丈多。长管芦笙音色低沉,凄婉悠扬,用于婚丧喜事、祭祀及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的领奏、齐奏;短芦笙音高清脆,一般为多人集体吹奏。”在雷山一个吊脚楼内,我见到了莫厌学,他是排卡芦笙村人,自小随父辈做芦笙,已逾50年。莫家作坊里,莫老太金元香与儿媳妇加工竹管,小儿子莫小宝做笙斗,大儿子跑外销,莫师傅负责关键技术——簧片工艺、定音、调试。

  在他家里,国内外订购的电话响个不停,莫厌学只能边制作芦笙边与客户交流。一个上午,就有了21份订单,莫厌学一家老少8个人忙个不停。据莫家人说,他们每人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不过,由于村里许多人外出打工,莫厌学担心传承无人,“现在会吹芦笙的往往是五六十岁的人啦!”

  离开雷山,我又到了丹寨,这里的蜡染技艺闻名天下。苗族姑娘从几岁开始和母亲学习蜡染,十五六岁时就已练就一手娴熟的技艺。在众多的艺人中,杨二郎引起了我的注意。十年前,她在上山砍柴途中不慎失去了右臂,但为了给在昆明上大学的儿子挣学费,杨二郎坚持从事蜡染技艺。她家中的两个女儿,也都传承着家业。2009年,安徽客商宁曼丽来到这里,将杨二郎的作品带到了美国,让传统的苗族工艺走入了国际市场。

  近年来,固守大山的农家艺人们纷纷“出山”,第一次见识了火车、电脑、摩天楼,创意被激发,有了更丰富奇特的图案构思。文化交流让苗族的非遗传承人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他们的坚守如今看到了新的曙光。(张浩 撰文/摄影)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9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张彦坡:瓦砾中的上海记忆
下一条: ·马文化由“政治”到“审美”的流变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海平 李琳]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城步苗族庆鼓堂·[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
·[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
·[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
·[石寿贵 石维刚]浅谈苗族的赶秋节文化·[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肖远平 奉振]苗族民间故事善恶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