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陈晓阳]“子孙的自画像”:祖先图像的视觉人类学解读
  作者:陈晓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10 | 点击数:14978
 

  结论 互动关系中的民间图像

  传统社会中对文字叙述的紧张以及曾经存在的文字狱,让民间社会谨慎于文字中潜在的危险,不过历史上因图获罪的情况并不多,因此祖先图像也成为民间群体意识更隐晦的自我表达工具,对于祖先的身份想象,图像比文字叙述具有更自由发挥的空间。因为在各种文化中,对图像经验缺乏的现象都更甚于文字经验,也可以说图盲更多于文盲,也正由于图像的多义性、复杂性和隐晦性才让子孙们对祖先的想象得以保全;同时被保留的还有一些历史时期地方性的集体抗争意识,比如清代南方地区的汉人祖先夫妇像身着明代朝服,是隐含“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不忘汉人身份的表达,民间社会藉由往生者脱离国家礼法的管束来表达心志,在这一层面上,亦可以见到祖先像作为不同群体进行集体表述的特殊媒介功能。通过重修始祖揭猛像的个案,来反观历史留存的各姓氏族谱中对始祖身份和祖先图像中普遍与历史不符甚至僭越的情况,似乎可以更宽容地理解为民间群体的生存智慧而不是简单地视为底层社会的非分之想。

  始祖揭猛经由子孙们的重新书写和形象表达,从若干位身穿各异服饰的老少人物,变为浓墨重彩身穿汉代电视剧戏装健壮威严的中年男子,亦逐渐成为了揭姓族人再次拥有的新传统。从艺术史角度来看祖先像,会看到人物肖像的绘画风格、技法流变和图式渊源;从图像学角度,则可以解读出祖先像图式中隐含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从历史学角度,也许祖先图像还可以作为新的历史证据;但是从视觉人类学角度来看,在祖先像的概念里,“祖先”显然是比“像”更重要的关键词,祖先与子孙的互动存在,让祖先像里描绘的对象不仅是作为个体的祖先形象,更是特定时代特定地方子孙群体的自画像。

 (本文原载于《民族艺术》2015年第3期,注释、图表等详细信息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张辉]文体即意义?
下一条: ·[武宁]保罗拉比诺和“当下人类学”进路
   相关链接
·[范译馨 王逍]闽东佳阳畲乡民族节日重构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邓启耀]符像的仪式场域及表述语境——民间法事祭祀用符像的视觉人类学考察·医学人类学:探究疾病与文化互动关系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导论》前言·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邓启耀 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和他性间探问》后记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
·[邓启耀 徐杰舜]视觉人类学与图像时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