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郑州古村一人坚守千年技艺 已是第15代传人
  作者:摄客微刊   摄影/图:邱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09 | 点击数:5957
 

      位于河南郑州北的黄河岸边一个叫固城的古村子里,有一个赵姓家族在此世代以黑陶、丹炻为业,窑火已传承千年。今年50多岁的赵承祥是赵家丹炻艺术的第十五代传人,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丹炻技艺的传承与恢复,今年他一砖一砖自己动手建成了一座丹鼎窑,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始于唐、兴于宋的丹炻亦陶亦瓷,非陶非瓷,瓶身具金属光泽却又不同五金之象,和其他地方所烧制的陶瓷不同,赵承祥说丹炻源于黄河古陶,是用炼丹的原理烧制的土制结丹炻器,它是陶的升华,瓷的前身,汲取了陶与瓷的精华。今年,赵承祥自己动手建了一座丹鼎窑。

      赵承祥说丹炻技艺已传承千年,早些年固城村曾有不少匠人在赵家学艺,艺成之后各立灶火,形成了陶艺村落陶乡固城。但随着时间的变迁,绝大多数窑火渐次熄灭,如今仅剩下了赵承祥一家仍在坚守传承着这门技艺。2016年,固城丹炻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丹炻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但繁杂的制作工艺,高昂的烧制成本,却始终使丹炻难以“落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是赵承祥家中存放的黄河澄泥,要经过发酵后才能使用。

赵承祥制作时采用传统手拉坯。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百家号 2017-11-03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京城旧梦:菜市场也有故事
下一条: ·六旬老手艺人集市摆摊 理发刮面只收5元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刁统菊 骆晨茜]传统手工艺与当代传承
·[张君]隐性知识视角下黎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反思·[吴昉]变与不变:传统手工艺的媒材转化与融合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徐艺乙]柳宗悦的思想及其他
·[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钟福民]作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微观生态的手艺人家庭研究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方李莉]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生态中国之路·[朱以青 杨波]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