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悠悠汉籍路 熠熠汉文圈
——大型古籍丛书《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出版
  作者:记者 潘衍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30 | 点击数:4501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在经历两年多的编纂出版过程后,终于正式与读者见面。

  第二辑共90册,按四库分类法编排,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14册、史部18册、子部20册、集部38册,全辑共收录域外汉籍共计289种。它的出版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是中国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重大出版工程之一,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编纂,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型古籍整理项目。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出版,旨在对域外汉籍进行一次完整的系统的调查和整理,遴选孤本和善本,编纂一套影印古籍丛书,借此准确把握汉文古籍在域外遗散、收藏、保存的基本状况,同时撰写域外汉籍目录与提要索引,为学界提供基本线索。编纂此文库的更深层的目的则是通过这项活动,一方面引起人们对域外汉籍的关注,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丰富民族文化内涵,陶铸民族文化精神,从而强化民族的尊严,提升国家的荣誉;另一方面,在东亚“汉文化”圈的大背景之下,关注历史上东亚各国之间相互交流和了解的进程,从而为今日国与国之间建立互信友好提供镜鉴。

  域外汉籍浩如烟海,存量极为庞大。就其来源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中国版汉籍,即中国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流传到海外的,由中国文人撰写、抄录、刊刻的汉籍;其二则是日本版、韩国版、越南版等域外刊刻、抄录的汉籍,也包括域外学人用汉字撰写的著述。

  第一类文献中常有中土佚书,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中,即有《新刻邺架新裁万宝全书》《新刻类辑故事通考傍训》等多种明刊日用类书,不见于国内馆藏,而它们为研究明代社会史、经济史、法制史、文化史提供了翔实可靠、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其研究价值近年来渐为学者所识。而这类佚书或稀见文献从侧面反映了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汉籍之路”,使中国的图书源源不断地流布到周边各国乃至世界各地。而中国本土的一部分古籍在遭受兵难、火厄等天灾人祸之后散佚殆尽,却在异国他乡留存了种苗,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献的幸运,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类文献过去并不受到重视,但现今却是不可忽视的新材料。比如,第二辑选取的若干种朝鲜诗话珍本,如《清脾录》《彝叙诗话》等。诗话文体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朝鲜-韩国半岛、日本列岛以及中南半岛地区,可见这一文体在汉文化圈受欢迎的程度。朝鲜诗话是中国诗话的衍生之物,是古代朝鲜人学习中国文化与中国诗话的优秀成果,他们对中国诗词亦有其独到的见解,对中国诗词理论又有进一步的发挥。同时这也是古代朝鲜诗人的诗学观念、审美情趣及其民族文化性格的展示。又如第二辑选编的数种朝鲜王朝所修中国史书,如《续史略翼笺》《续明史》等,可窥探其历史上尊周攘夷、遵明反清之心态,同时提供了一个佐证和补充中国传统文献所述史实的窗口。因此,这类文献的研究价值、文化价值高低,自不待言。

  这些文献均为国内首度出版。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不仅免去了国内学者去国访书的舟车劳顿之苦,而且为学界、文化界提供了新材料,有利于催生相关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编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是保存海外庋藏汉籍、延续汉籍生命周期的重要举措,从而使之化身千百,达到传承并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目的。这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本报记者 潘衍习)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年09月30日第11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华民国史》全三十六册出版 共约2000余万字
下一条: ·联合国发布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
   相关链接
·傅璇琮、程毅中谈五六十年代的古籍整理与出版·[杜再江]黔西北彝族钞本亟待抢救
·纸寿千年“良医”稀缺 山西古籍亟待修复·中国整理散藏海外少数民族文献存在三问题
·[张绪山]汉籍所载希腊渊源的“女人国”传说·古籍整理出版要以规划为坐标
·多彩云南 绚丽文化·古籍整理,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