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亟待破题
虽然近年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现状却依然严峻。“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正处于岌岌可危、濒临消亡的状态。二是保护机制滞后,亟待完善。三是片面开发、无序开发问题严重。”多年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庄志明认为,虽然政府与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工程投资不少,但仍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等待援助中慢慢凋零。“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文化部门普查,我省戏剧种类还有50多种,但到今天能够演出的剧种也就是20多种了。消亡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庄志明说,现在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太快了,不经意间,就有一个身怀绝技的老人过世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们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到城市里打工了,他和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脐带就断了。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与市场接轨的纽带,带不来大的经济效益。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传承这种技艺。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是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动力,而只有年轻人才能将传统工艺发扬光大,萌生经济效益。这本身就是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庄志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发展,就必须将文化做成一种产业,走市场化的路子。而前提是必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参与,而不能仅仅靠几个老艺术家去“折腾”。“而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也是‘非遗’发展的大忌,又会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掠夺性的开发。因此,如何在传承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是摆在所有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文化产业应该成为山西发展的一翼”
文化积淀是山西最大的资源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重组产业结构,将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与能源工业等量齐观的另一支柱产业,形成双翼齐飞的经济格局,对实现山西跨世纪战略目标至关重要。袁纯清书记曾指出:“文化产业应该成为山西发展的一翼,更应该成为转型发展的先头部队。”那么,如何实现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呢?
庄志明认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实现,政府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引导和推动产业发展。“这种政策支持,表现为引导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引导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单位机制,调整行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加速推动产业化进程;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更重要的还表现为必要的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此外,一个产业从兴起到形成,需要充足的资金来做后盾,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更是如此,必须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除政府政策扶持和加大投资力度外,庄志明认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实现产业化,文化遗产自身必须不断创新。“不能光靠政府支持,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项目传承好、发展好。特别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避免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在保存传统技艺精华的同时,要不断提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过去我们有些好的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好它的文化内涵,现在再回过头来重塑形象很难,有的项目甚至就此垮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也要发展,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找到与当代的结合点,必须根据今天人们的需要进行创新。只有这样,传统技艺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一代一代地传承发扬下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发展导报 2011年06月16日 12:24 【本文责编:思玮】
|